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养老(助残)精神关怀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四、工作任务

  (一)建立老年身心关爱服务行业管理体制

  吸收和培育一批热心老年人身心关爱服务事业的专业组织、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士,成立“北京市老年身心健康关爱协会”。对全市老年心理、法律、保健咨询等精神关怀服务行业实行专业化管理,进行专业培训、服务资格认定,统筹配置服务资源,协调项目合作;进行动态信息管理、需求调研;组织工作交流、问题研究;建立专业人才库,组织专家编写老年知识教材向老年人(残疾人)发放。

  协会登记注册为社团法人,定点单位纳入协会会员单位管理,鼓励有关专家和专业人士加入协会作为个人会员。

  (二)健全“96156精神关怀服务热线”平台

  联合一批从事心理健康和精神关怀服务的专业组织,凝聚一批热心养老(助残)精神关怀服务的专业人才,依托96156 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全市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的精神关怀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发展热线服务,开展社区精神关怀大课堂主题宣传教育和专题义务咨询活动,打造北京市养老(助残)精神关怀服务品牌。

  签约符合条件的专业组织作为北京市养老(助残)精神关怀服务定点单位,公示服务,统一标识,规范管理。研究出台《北京市养老(助残)精神关怀服务定点单位管理办法》。打通精神关怀服务信息通道,坚持热线咨询服务情况周报制度,建立精神关怀服务活动月报制度,健全信息发布机制。

  (三)建立市、区(县)、街(乡镇)和居(村)四级身心关爱服务体系

  1.依托北京市养老(助残)精神关怀热线服务信息平台,按照《北京市养老(助残)精神关怀服务定点单位管理办法》发展、管理和组织定点单位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身心健康关爱服务,开展个案咨询服务,实行价格优惠。“北京市养老(助残)96156精神关怀服务热线”实行专业人员现场值机,提供免费咨询服务;在社区大课堂公益项目中增设精神关怀专项,协调组织全市性老年精神关怀活动,为基层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在《北京社区报》开设养老(助残)精神关怀专栏;建立精神关怀专门网站,开通专家博客。

  2.依托以区县、开发区社区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定点单位,举办“养老(助残)精神关怀大课堂”,邀请心理咨询师、律师、社会工作师、养生和文体等专家授课,定期组织开展养老(助残)精神关怀方面的主题宣传、教育、文化、健身活动,丰富老年精神生活,增强社会和家庭关心老年人(残疾人)心理健康的责任意识。积极开发多样化的身心关爱服务产品,满足老年人(残疾人)多元化的精神生活需求。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