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积极开发学校、社区、家庭教育资源,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机制,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优良环境。以建设平安、健康、文明、和谐校园为重点,加强“三防”建设、生命教育和安全演练,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严格落实和开全开足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各类课程,推进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保证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探索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推行小班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基础能力建设,促进资源整合,形成区域性教师学习和资源中心。依托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信息平台,建立省、市、县、校四级联动、功能互补、由点到面、覆盖城乡的教研服务制度,完善以学习型组织建设为核心的以校为本、基于网络、联校联片、区域互动、资源共享和开放的教研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建立和完善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监测、公告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减轻过重课业负担,依法严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违规行为和相关责任人。确保县(市、区)内无“重点校”、“重点班”、乱补课、乱收费、以升学率对学校进行排名以及跨地区招生等违规行为。
(六)完善督导评估制度。省教育督导部门要制定县域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基本均衡发展评估标准和督导评估办法,对各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进行督导评估。经省教育督导部门评估达到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基本均衡发展标准的县(市、区),由省政府认定后报教育部审核认定。教育部对通过审核认定的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市、区)予以授牌。审核认定结果作为考核公示、表彰奖励的主要依据。各市地教育督导部门要建立对县(市、区)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监测评估制度,加强过程性督导,对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间均衡程度进行监测和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重大问题,公布评估结果。
(七)进一步落实政府职责。各级政府要深入贯彻《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一把手”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摆上重要工作日程,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教育、发改、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编制等部门要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确保组织到位、责任到位、规划到位、保障到位。按照教育部要求,2011年,省政府将与教育部签订备忘录,与各市(地)政府(行署)签订责任书;各市(地)政府(行署)也要与所辖县(市、区)政府签订责任书,明确各级政府的工作责任和任务,确定各级政府分阶段、分年度完成县域城乡一体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各级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激励机制,宣传各地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