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加快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依托国家专利、商标、版权等数据库资源,进一步完善全省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共享,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及时、准确、便捷的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指导和鼓励重点产业、重点园区和重点企事业单位建设符合自身需要的知识产权信息数据库,形成大规模、高质量、专业化的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库群。引导企事业单位建立知识产权信息分析系统,在研发、出口、诉讼、技术引进等过程中对知识产权信息进行深层次利用。
(65)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加快发展知识产权代理、咨询、评估、转化、交易和法律服务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规范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市场,引导和帮助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建立行业联盟,在行业内开展有序竞争和行业自律。建立诚信信息管理、信用评价和失信惩戒等诚信管理制度。规范知识产权评估工作,提高评估公信度。
(66)构建知识产权展示交易体系。建设省、市两级知识产权综合性交易平台。依托各类技术市场、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等大型洽谈会、展会和文化活动,进行知识产权项目和产品的展示、推介和交易活动,建立信息充分、交易活跃、秩序良好的知识产权交易机制。鼓励通过交易机构进行知识产权转移和转化。积极发展知识产权网上展示交易。
(67)加强知识产权预警。加强对国内外相关知识产权信息动态分析与对策研究,及时发布重点产业领域知识产权预警信息,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技术领域和出口产品的知识产权预警工作,加强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政策法规的研究,及时掌握国际知识产权政策的变化和调整,化解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六)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
(68)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合理流动。健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知识产权人才库,提高知识产权人才信息化管理水平。结合发明问题解决(TRIZ)理论推广应用工作,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创新人才流动模式和机制,促进知识产权人才的合理流动。
(69)建设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加快知识产权师资队伍建设,在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开设知识产权公共选修课,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开办知识产权学科或专业,力争在我省设立知识产权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培养更多各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
(70)优化知识产权人才激励制度。制定知识产权人才激励制度,对在知识产权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完善知识产权人才的职称评定工作,引导和鼓励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人才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
(七)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71)加强知识产权知识宣传普及,提高全民知识产权意识。建立政府主导、媒体支撑、社会广泛参与的知识产权宣传工作体系,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加大知识产权知识普及宣传力度。深入基层单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宣传和文化交流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