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继续做好试点地区年度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对试点地区的质量监测内容、质量监测报告、测试工作制度等进一步梳理、修订完善。
2015年,进行系统总结,形成项目报告,为逐步建立教育质量监测的长效机制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二、保障条件
(一)强化组织统筹。成立由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和银川市、石嘴山市相关部门组成的工作小组。自治区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项目的组织与协调,负责与教育部督导办的联系与沟通。自治区教育厅负责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的业务对接,承担具体的组织实施。银川市、石嘴山市相关部门负责质量监测相关数据采集、汇总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二)建立专业化队伍。成立宁夏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专家指导委员会,建立质量监测专家库,承担教育教学评估理论与技术研究,承办改革试点项目具体实施的各项工作。
宁夏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
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为确保宁夏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取得切实成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试点地区和改革目标
(一)试点地区。
自治区职业教育园区。
(二)改革目标。
到2012年,职业教育园区13所学校全部完成入驻,通过资源整合,重点建成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四大实验实训中心。到2015年,围绕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生物技术、能源化工、设施农业等优势产业,重点建设50个区级骨干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40%,使25%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通过专业技能和文化课考试升入高等职业院校继续学习。自治区职业教育园区形成产教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基本形成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动态更新的专业、课程和教材体系,使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服务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产业建设、服务城乡统筹、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深入推进。
(三)试点时间。
2011年1月-3月,制定试点实施方案,安排部署试点工作。
2012年12月底前,向自治区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试点情况总结,自治区汇总后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3年10月,总结经验,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改革事项
(一)探索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新机制。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导,行业、企业及社会各方分担的机制,按照“统一管理、资源共享、机制灵活、方法创新”的原则整合资源,改革办学模式,开展园区建设。
(二)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以课堂教学与实训水平的“双达标”为抓手,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三)改革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四)探索中职、高职教育“立交桥”,打通职业教育各层次交流通道。
(五)全面推进自治区职业教育园区后勤社会化改革。
三、改革措施
(一)整合资源。
1.整合学校。宁夏机电工程学校、宁夏化工技校整建制并入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组建新的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银川市第一、第二、第三职业中学进行整合,组建银川市职业教育中心。
2.整合基础设施。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一流的现代服务实训中心(提供食品加工技术、清真烹饪工艺与营养、市场营销、物流管理、汽车商务等专业的学生实习实训)、装备制造实训中心(提供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等专业的学生实习实训)、电子信息实训中心(提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的学生实习实训)、能源化工实训中心(提供化工设备维修技术、生物化工工艺、应用化工技术等专业的学生实习实训)和职业教育创业园。凡入驻自治区职业教育园区的院校不再重复建设同类实训设施,实现基础设施资源共享。
3.整合专业和教师。入驻职教园区的院校逐步调整办学层次与专业方向,实现错位发展。各院校在共享实训基地资源的同时,要充分开放本校教师资源,实行学分互认、教师互聘、讲座互通的运行机制,同类专业课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在原隶属关系不变的前提下,统筹安排使用。
4.整合设备。按照资源共享、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发挥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入驻职教园区院校现有的同类实训设备产权不变,集中使用,统一安排,做到设备使用最大化。
(二)丰富内涵。职教园区各学校要结合我区经济发展的实际,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校内外课程和实训资源,培育自己的专业特色,促进学校办学特色化,提升职业学校内涵建设水平。
(三)创新机制。通过建立符合实际的职业教育创业园运行机制,按照孵化创业企业、培育创业人才、打造创新产业的原则,重点开办以现代服务业、电子信息业为主的创业项目。制定优惠政策,按照开放办园,封闭管理的运行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优胜劣汰,引导和规范企业运作。
(四)后勤社会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结合职教园区实际,以公寓、食堂、超市为突破口,出台标准化食堂、公寓、超市评估验收标准与指标体系,广泛吸纳民间资金,逐步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控的后勤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