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健全长效监管机制。一是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加强食品污染物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建设,强化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监测,整理和排查容易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高危食品、重点食品,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项目抽检,提高检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特别要针对生鲜乳收购、活畜贩运、屠宰等重点环节和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等薄弱部位,加大巡查和抽检力度,提高抽检频次,扩大抽检范围,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二是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各环节的监管责任,互相配合,搞好衔接,做到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形成严密的监管网络。在监管中发现新的可疑非法添加物或易滥用的添加剂,要立即上报市食安办。三是推进诚信体系建设。要加强食品生产经营行业管理,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和信用奖惩机制。2011年底前,各监管部门要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等行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行业自律责任,积极组织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和内部监督,加强行业监督和培训,及时发现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报告监管部门,未能及时发现并报告的要通报批评。四是加强社会监督管理。要强化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实行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举报奖励制度。经查实被举报者存在违法事实并被立案查处的,要视情况给予举报者一定奖励。要强化基层监督,结合各地实际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员、协管员管理办法,充分发挥食品安全信息员、协管员的作用。要强化媒体监督,积极支持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认真追查媒体披露问题,公开查处食品安全案件;要打击虚假新闻,对造成社会恐慌的假新闻制造者,要严肃追究责任。五是加强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各类违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的危害,宣传专项整治行动取得的进展和成效,曝光专项整治中查处的典型案例和违法企业。要扩大宣传范围,加大对农户、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经营单位和餐饮服务单位以及从业人员的宣教力度,做到家喻户晓、应知尽知。特别要针对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进行集中宣教培训,开展案例警示教育,使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自觉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附件:1. 连云港市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案件查处情况报表
2.连云港市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新发现违法添加物报表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