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认真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方案。各县(区)要根据本地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按照《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
江苏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等法规规定,在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和隐患排查的基础上,认真编制(修编)本行政区域内“十二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于2011年底前完成规划送审稿并按程序及时报批。灌南、灌云县要针对地下水过量开采造成的地面沉降编制专项防治规划。各县(区)要认真编制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并批准实施。对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中列出的隐患点、危险点要进行重点监控,层层落实防灾责任,落实防治措施,确保防范到位。
(三)积极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各级气象部门要严格按照《江苏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技术方案》(苏气发〔2009〕117号)和《国土资源部
中国气象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市(地、州)、县(市、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01号)的有关要求,及时启动我市主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并向公众发布预报预警信息。
(四)加强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对调查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要认真落实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责任制,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把监测、巡查、预防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具体人。“两卡”发放到位,明确预报预警方式、躲灾避险撤离路线和自救互救方法,重点地区应组织应急避险撤离演练,提高群众的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各县(区)国土资源部门,按照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等有关文件要求,认真做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查漏补缺工作。2011年10月底前,有地质灾害防治任务的县(区)要全部达到“十有县”建设标准。
(五)加强汛前险情巡查和汛期防灾工作检查。汛期前,各地要对已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巡查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落实地质灾害监测预防责任。市将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的防治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并对重点县(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检查。认真落实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灾情速报、汛期值班等制度,接到险情或灾情报告后,要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快速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各级建设、水利、交通等有关部门应与同级国土资源部门相互通报地质灾害隐患点、灾情及防治等情况,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