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大三项扶持。一是加大项目扶持。重点编制200万亩节水灌溉、200万亩玉米水稻保护性耕作、20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100万亩“三北五期”防护林体系建设等事关粮食生产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并争取在国家或省立项。二是加大财政扶持。财政扶贫资金、产粮大县奖励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要尽可能多地用于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实行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种粮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加大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三是加大金融扶持。逐步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鼓励各商业银行到农村开办金融业务,拓宽农业生产融资渠道。对金融机构发放的粮食和农业信贷,按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4.注重三项创新。一是注重农业投入机制创新。积极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民办公助、先建后补”试点,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和支持农民自己投资,开展小型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注重土地管理方式创新。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使耕地向种粮大户和种粮能手集中。三是注重农业经营理念创新。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供销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专业服务公司、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开展农资配送、技术咨询和指导、机械化服务、专业植保、产品销售等服务,推动粮食生产经营产业化发展。
(三)加快推进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
1.突出龙头企业建设。重点推进水稻、绿豆、葵花、蓖麻、辣椒、燕麦、奶(肉)牛、肉羊、鸭鹅、鱼等10个农业特色产业,引进建设一批大型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切实解决益海嘉里、龙丹乳业、东佳谷物、盛吉生物等企业加工原料不足、加工资金短缺问题,确保大型企业如期达产达效。要积极研究探索同类企业整合问题,依托大型企业、知名品牌组建企业集团或行业协会,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2.强化重点项目拉动。编制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收益大、带动功能强的精深加工项目,吸引大集团、大企业来白投资建厂;立足推进现有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谋划一批技改扩能、科技攻关、降耗减排等转型升级项目;围绕提高原料基地综合生产能力,争取一批农田水利、农机配套、品种繁育等基础设施项目。全年启动建设3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10个。
3.提升基地产出效能。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品”、“数乡一品”的发展模式,采取龙头企业拉动、项目资金扶持、科技信息服务等措施,建设一批相对稳定、跨行政区域的专业种养带。建设“一村一品”专业乡镇5个、专业村30个。全市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要达到450万亩。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