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启动重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工程。在能源装备、农产品深加工、汽车零部件、中药现代化等重点产业,整合产学研多方优势资源,立足产业发展、竞争力提升与技术创新需求,以利税大户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企业为龙头,联结同产业企业和科研单位,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鼓励组建跨行业、跨企业的产业技术联盟,打造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积极支持联盟在组织模式、运行机制、引领行业发展、承担重大技术创新任务、落实国家自主知识创新政策等方面先试先行。在科研资金、政策、项目、人才和技术引进等创新要素方面,优先予以支持,确保重点发展。完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绩效评价机制、弹性管理机制,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产业科技创新的拉动能力,实现优势产业向支柱产业跨越。组织实施联合攻关和战略合作项目。依托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对全市具有重大意义的科技攻关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以及申报承担的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组织联合攻关开发,强化政府科技资金的引导作用,以项目为载体,推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之间实质合作。建立开放发展机制和成果扩散机制。依托科技交流与合作,发展、推荐、吸收新的成员加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或产学研合作实体,推进人才、资金等要素流动和重大科技仪器共享,推动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向整个产业扩散。科技、工信、教育等部门加强引导协调,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以人才智力、技术和实验装备为要素,企业以资金、设备和产品为要素,通过联营、参股和协商合作等多种有效形式,整合优化现有资源,组建产学研技术联盟,实现产学研的深度合作。
3.加快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围绕统筹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以推广新品种、普及新技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重点,努力打造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型现代农业。围绕全市百万亩水田开发建设,切实抓好吉林省西部盐碱稻区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滴灌节水技术及配套机具的研究,超高产水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以及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的研究;围绕提升农业综合产出能力,抓好优质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选育、早熟陆地棉品种引进及栽培技术、甘草的育苗及栽培技术及有效成份提取的研究,大田一年两熟的品种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围绕加快发展畜牧业,切实抓好建设绿色无公害牧业新技术体系的研究与示范;围绕荒漠化治理,切实抓好利用脱硫废渣生物技术改良盐碱地、耐盐碱乡土树种、草地裸碱斑生态修复、吉林省西部沙碱地苜蓿人工草场和利用甘草种植防风固沙推广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技术研究。“十二五”期末,新培育农业科技型企业20家,全市主要动植物良种和配套技术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以上。重点抓好农村星火学校、专家大院、科技示范园区等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建设。
4.重视民生科技发展。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改善生活环境为目标,加大绿色生产技术、新型环保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等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围绕气象、环保、公共医疗、重大疫病防控、交通运输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领域,建立和健全灾害监测预报和应急反应技术系统。鼓励和支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信息咨询等新兴产业,提高服务业的科技含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