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目标和措施
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适时对行政区划进行合理调整。
(2)责任单位
市民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各区市政府。
3.规划建设青岛西海岸海洋经济新区。
(1)试点要求
优化城区布局结构,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功能,规划建设好青岛西海岸海洋经济新区。
(2)工作目标和措施
2011-2012年,开展西海岸海洋经济新区规划研究,起草规划。
2013年,编制完成西海岸海洋经济新区规划。
(3)责任单位
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市民政局、青岛保税港区管委,黄岛区、胶南市、胶州市政府。
4.规划建设一批滨海特色城镇,开展滨海旅游小城市、旅游小镇标准化建设。
(1)试点要求
规划建设滨海特色城镇,突出滨海城镇的特色功能定位与风貌,引导相关产业集聚发展。
(2)工作目标和措施
2011年,对全市滨海特色城镇进行调研,组织编制《城市色彩控制规划研究》。
2012-2013年,开展滨海旅游小城市、旅游小镇标准化建设,继续深化董家口港城、东部温泉旅游新城、胶州湾北部新城的规划内容,突出滨海组团特色城镇的功能定位与风貌特色,引导相关产业集聚发展;按照生态新城的理念,开展启动片区及重点区域的控规编制。
2014-2015年,一批滨海特色城镇初具规模。
(3)责任单位
市规划局、市旅游局、市城乡建设委、董家口港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各区市政府。
5.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和胶东调水续建配套前期工作,根据南水北调工程进展情况,适时开工建设。
(1)工作目标和措施
2011年,协调项目法人完成新河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2年,完成新河水库可研报告批复,根据南水北调进展情况,适时开工建设。
2013年,争取完成新河水库主体工程。
(2)责任单位
市水利局,李沧区、黄岛区、城阳区、即墨市、平度市、莱西市政府。
6.加快推进青烟威荣城际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1)试点要求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在交通设施立项、审批方面的支持,青烟威荣城际铁路等交通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2)工作目标和措施
2011年,开展青烟威荣城际铁路李沧、城阳、即墨、莱西线段征地拆迁工作。
2012年,完成青烟威荣城际铁路线段征地拆迁工作任务,全面展开架梁作业、轨道铺设等工程施工。
2013年,争取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基本完成整体施工。
(3)责任单位
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委,有关区市政府。
7.创新海洋综合管理模式,加强海洋综合执法。
(1)试点要求
积极争取国家、省对海洋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的支持。到2013年,海洋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取得较大进展。到2015年,海洋综合管理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海陆统筹、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2)工作目标和措施
2011年,完善海监队伍,加强海域管理、海洋环保、海岛保护执法工作,普查率达100%。
2012年,海洋执法装备落实到位,形成科学、规范、系统的执法体系。执法水平和执法效能全面提高,制度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健全,执法能力进一步提升。
2013年,海洋执法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队伍建设迈向规范化、准军事化,落实海上、陆域“两位一体”的执法检查模式,对辖区海岸线全面布控到位。
2014-2015年,通过科学的执法模式,有效遏止违法用海行为。
(3)责任单位
市海洋与渔业局、市环保局。
8.加强海洋灾害监测预警和海上应急服务体系建设。
(1)试点要求
完善海洋灾害监测网络,加强海洋灾害实时跟踪监测,建立海洋灾害预警预报体系和信息传输网络,有效开展海洋灾害的监测预警。完善海洋灾害应急体系,提高海洋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2)工作目标和措施
2011年,争取国家海洋局在青启动建立岸基海洋观测站,完善海洋灾害预警体系,开展海洋预警报信息发布平台和海洋预警报手机短信平台建设,启动并开展风暴潮警戒水位核准工作;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反应机制,切实增强海浪、海冰、赤潮、绿潮(浒苔)及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
2012-2013年,完成风暴潮警戒水位核定工作,开展并完成青岛市海洋灾害风险区划工作和胶州湾风暴潮漫滩预报模式开发工作,完成1个岸基海洋观测站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海洋灾害应急体系。
2014-2015年,海洋灾害应急体系得到健全,海浪、海冰、赤潮、绿潮(浒苔)及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趋于完善,测报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建立起符合青岛实际的海洋防灾减灾应急体系。
(3)责任单位
市海洋与渔业局。
9.加强海洋气象综合观测预报系统建设。
(1)试点要求
加强青岛近海海域气象探测系统和海洋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完善海洋气象探测系统,提高海洋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完善台风、寒潮、海上大风、海雾等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服务系统,增强海洋气象预报服务能力,满足我市蓝色经济海洋气象服务需求。
提高港口作业、海洋渔业、航运物流、海洋工程、低空飞行以及海上重大活动与应急等专项海洋气象服务保障能力,积极开展和实施重大项目建设和城市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
(2)工作目标和措施
到2012年,在青岛近海岛屿新建、更新8个自动气象观测站,建设2个船舶自动气象观测站、1个气象浮标站、1座卫星通信中心站,建成高性能计算集群及数值预报系统。建设青岛胶州湾高速公路气象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开发专门针对港口作业和船舶引航的港口气象服务预报预警系统。为青岛新国际机场等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
2013年,建设我市海上重大活动和应急突发事件气象服务系统,建立相应的服务流程。建设海洋气象探测设备保障和海上应急气象服务船。调查、分析、评估青岛近海及海岛风能等清洁资源,建立青岛近海气候资源数据库。
2014-2015年,积极开展海洋渔业、航运物流和海洋工程等专项气象服务,建设海洋气象专业服务产品制作发布平台,建立海洋服务用户专用高速网络系统和“3G”移动通讯系统。开展滨海城市群建设对局地气候环境的影响分析、模拟和定量评估。建设低空气象探测服务系统。
(3)责任单位
市气象局。
(七)推进金融业先行发展,提高蓝色经济区建设融资保障能力
1.支持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壮大,条件成熟时可根据需要对现有金融机构进行改造,做出特色。按市场化原则整合金融资源,探索组建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大型金融集团。
(1)工作目标和措施
2011年,争取完成青岛银行增资扩股、青岛农村商业银行获批筹建和海协信托重组工作。推动中信万通证券公司完善管理机制,加快在河南省的机构布点。
2012年,引导青岛银行加大业务创新。指导青岛农村商业银行制定战略发展规划和激励约束机制,着手探索跨区域发展。支持海协信托在规范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拓宽业务领域,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功能。引导中信万通证券公司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初步完成在鲁豫两地的机构设置。
2013年,支持青岛银行在稳健经营的基础上跨区域发展。推进青岛农村商业银行现代化农村金融企业制度建设。引导海协信托完善经营机制,创新服务产品和方式,打造区域性信托行业品牌。推动中信万通证券公司扩大经营规模,提升个性化服务能力。
2014-2015年,引导青岛银行实施经营管理模式转型升级,加快上市步伐,早日跻身全国先进城商行行列。推进青岛农村商业银行强化支农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引导海协信托公司逐步发展成为服务我市市民投资理财和经济金融发展的重要机构。支持中信万通证券公司发挥经纪业务品牌效应,打造区域性优质券商。探索组建服务蓝色经济能力突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综合金融集团,积极开拓涉海信贷、保险、证券、期货、信托、租赁、投资等各类金融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