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实施东部大转型和西部大开发为契机,高标准打造城市发展新格局。
强化“以格局定高下、以功能看强弱、以生态显魅力、以文化论输赢”的理念,以情侣路-珠海大道为主轴,打造东部滨海花园城市、西部滨江田园城市、南部海岛生态城市的风貌特色,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建设唐家、桂山、三灶、平沙等城镇组团,加快形成‘三区一城、若干组团’的城市发展格局,构筑组团式紧凑型城市形态。
1.打造城市发展主轴。强化沿海拓展轴,打造由唐家湾、中心城区、南湾城区到横琴新区的情侣路东部发展主轴和连接鹤洲新区、西部中心城区、港区新城的珠海大道西部发展主轴,串联东西部产业发展核心,引导东部城区转型,实现城市发展重心西移,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步伐。重点推进情侣路北延西拓工程,凸显东部城区功能主轴、交通主轴、形象主轴特色,将情侣路建设成为北至珠海与中山交界、西至珠海大道与磨刀门交汇、总长55公里的都市纽带。以情侣路改造为契机,沿线打造科技创意、文化艺术、商贸旅游、商务行政海岸等四个特色鲜明的主题海岸。科技创意海岸依托高新区、大学园区,打造唐家湾中央智力区。文化艺术海岸以歌剧院等文化设施建设为核心,建设珠海文化艺术中心区。商贸旅游海岸依托拱北口岸、城际轨道交通枢纽、港珠澳大桥、九洲港、直升机场和海滨泳场等,打造联接港澳的拱北商贸中心区、旅游综合服务区。口岸商务海岸依托环澳都市带建设,打造承接港澳服务业转移的区域性金融商务节点。加快推进西部主轴珠海大道改造工程,做好沿线区域规划建设,打造西部中心城区、空港新城、平沙新城、海港新城等城市组团。
专栏6:情侣路四大主题海岸(略)
2.优化提升东部城区。东部地区要突出山、海、城有机统一的城市特色,打造山海相拥、陆岛相望的滨海花园城市风貌。积极推进北穗南澳对接,精心建设环澳门城市带,推进珠澳都会区建设。香洲区要以拱北口岸地区商业中心改造、世邦商贸物流中心等项目为契机,引进一批国际高端品牌酒店、顶级消费品品牌店和高端休闲娱乐项目,着力打造珠江口西岸旅游购物胜地、辐射珠中江及澳门地区的区域性家居建材集散中心、面向港澳的采购配送中心和综合服务基地。高新区要加快生活生产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前环总部经济区及广珠城际轨道唐家湾站商贸专区,高标准推进后环中心区的开发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和魅力加实力的展示区。积极探索存量建设用地二次开发利用,推动城市和产业转型升级,落实“退二补公进三”措施,加快推进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三旧”改造,提高建成区尤其是香洲核心城区的集约化开发水平。保税区和珠澳跨境工业区要加快与港口、口岸的功能融合,推进园区转型,积极建设国际采购、国际分销和配送三大中心,打造国内重要的保税商务基地。
3.加快西部中心城区开发。西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水网纵横、沙田连片的水乡特色,塑造“水在城中、城在水上”的滨江田园风貌。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西部中心城区,建设珠中江核心城市功能区和西江流域门户城市功能区。按照“成熟一片、开发一片、连片滚动”的原则稳步推进斗门综合区、北部产业区、白藤湖综合区、田园生活区、核心区、金湾综合区、南部产业区、西湖休闲生活区八大功能片区开发建设,最终把西部中心城区打造成为珠江口西岸重要制造业基地、珠中江城市群的高质量生活中心和产业服务中心。先期开发西部中心城区的周边区域,启动16.4平方公里新青、白蕉、白藤片区等斗门起步区的建设,然后逐步向中心区域靠拢,启动西湖新城起步区工程。金湾区打造“金海湾、航空城、医药谷、新能岛”。推进宜居城乡创建工程,努力在全市建设一批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群众充满幸福感的宜居城镇和村庄。
4.加快推进横琴新区建设。实施《横琴总体发展规划》,高起点、创造性规划建设横琴新区,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推动横琴开发“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化、五年成规模”,重点建设教学区、商务区、口岸服务区、综合服务区、休闲度假区、金融核心区、高新技术产业区,使横琴成为珠港澳优质生活圈示范区域。全力配合建成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基本建成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首期工程、横琴岛市政基础设施首期工程、多联供燃气能源站、横琴新家园等项目。推进口岸服务区的横琴总部大厦、横琴国贸大厦、华融大厦、梧桐树大厦、洲际航运中心等项目建设。将十字门中央商务区打造成主城区的核心区,重点规划建设国际会议中心和展览中心、国际标准五星级酒店、超五星级酒店及国际标准甲级写字楼等会展商务组团项目、通用飞机研发基地等中航通飞总部组团项目、面向澳门临近水岸的大型市民中心广场、地标性建筑和娱乐文化设施等公共服务中心组团项目。把横琴新区打造为珠海现代时尚的新城区、粤港澳别具一格的新都会,初步形成“一国两制”框架下带动珠三角、服务港澳、率先发展的粤港澳紧密合作示范区。
5.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突出珠海作为优化开发区的比较优势,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分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改变居民区与工业区交相混杂的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财政、投资、国土、环保、产业等区域发展政策,完善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扶持激励机制,逐步形成主体功能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各区域间分工合理的有序发展格局。加强自然保护区、山体、海域、岛群、湿地、红树林、沿海岸线、森林公园保护和监管,重点保护黄杨山和凤凰山等生态绿核、河口沿海红树林保护区、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分布区、珊瑚和珊瑚礁生态系统分布区以及海岛生态区。斗门区通过建设莲洲生态保育区、保留沙田风光等固有特色、合理利用区域内丰富自然水系,构筑城区生态廊道。万山区要凸显海岛生态城市特色,加强对自然景观、历史人文和地质遗迹等海洋海岛资源的保护,确保海洋海岛可持续发展,建设海洋生态休闲旅游胜地。
(四)以自主创新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抓手,构建开放性、协同性、竞争性的经济体系。
滚动实施十大重点建设工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率先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1.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率先转型。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协力驱动的质量效益型和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方式。举全市之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区域开发,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认真组织好重大项目招商攻关工作,积极实施“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更加重视引进中央企业。围绕建设服务港澳和周边城市的区域性消费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积极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货全国行”活动和国内各类贸易展览会,适当降低外贸依存度。优化进出口结构,巩固传统出口市场,开拓新兴市场,进一步改善外贸发展环境。坚持联合规划、联合招商、联合共建,推动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把茂名、揭阳对口产业转移园建设成为全省示范性工程。建立质量工作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深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加快质量强市建设步伐。到2015年,落户珠海的国家级和省级标准化专业机构10个以上,企事业单位参与制(修)订的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300项以上,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标准化试点或示范企业20个以上。
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主线,突出抓好政策支持、科技金融两大关键环节,着力建设创新型企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科技创新公共平台三大载体,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科技创新体系。完善和落实自主创新系列政策,积极实施《珠海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和自主创新行动计划,重点推行支持企业创新的财税、金融、投资和政府采购政策,建立扶持自主创新的风险投资机制和金融保障机制,鼓励发展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组建重点创新领域专家委员会和重点创新项目工作联络组,完善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政策联席会议制度,继续推进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快建设广东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珠海电子商务应用平台、软件与服务外包、数字娱乐产业设计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在电子信息、家用电器、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打印耗材等优势和特色产业中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一批产学研结合的示范基地,力争在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上取得新突破。加快培育50个自主创新项目和50个名牌名标产品,加快推进横琴新区与中国科学院的全面合作。每年组织实施一批技术创新重点项目,培育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把珠海建设成为区域创新中心。到2015年,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2.3%以上,申报2-5家国家级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