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10:水利建设重大工程重大水利枢纽工程:积极推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进程,工程集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利血防等效益于一体,以“调枯不控洪”的方式实现对鄱阳湖枯期水位的控制,以达到湖区灌溉、供水、生态环境保护、航运、水利血防、旅游、水景观等工程建设效益。建成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工程以防洪、发电为主,兼有航运、灌溉、养殖等功能,水库总库容11.87亿m3,防洪库容6.0亿m3;电站装机容量360MW;灌区控灌面积32.95万亩。建成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工程以防洪为主,兼顾供水、发电等,防洪库容2.96亿m3,总库容4.27亿m3;电站装机容量30MW。
防洪减灾工程:实施万公里标准堤防和蓄滞洪区建设,实施鄱阳湖和“五河”重点河段防洪整治工程、五河尾闾疏浚工程以及纳入全国规划的222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完善城镇防洪体系。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续建廖坊灌区,改造赣抚平原灌区、潦河灌区、柘林灌区、袁惠渠灌区、南车灌区、锦北灌区、七一灌区、鄱湖灌区、丰东灌区、袁北灌区、章江灌区、饶丰灌区、白云山灌区、貊皮岭灌区、万安灌区、药湖灌区、东谷灌区、共库灌区,改善灌溉面积191.1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11.2万亩。
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完成国家规划内666座小(1)型病险水库、省规划内6000座小(2)型病险水库应急工程,实施国家规划内141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使其防洪标准和工程安全状况达到国家标准,实现水库、水闸安全运行。
气象防灾减灾综合保障工程:建设全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系统、省市县三级公共气象服务网络,气象信息覆盖率在95%以上,公众满意率在90%以上,气象灾害损失占GDP的比例下降到3%以下。建设气候变化综合观测网、鄱阳湖气候与生态遥感监测中心、气候变化监测评估中心。建设赣州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基地、3个人工增雨重点作业区。对93个基层气象台站探测环境和基础设施进行改造。
第四章 健全信息通信网络
突破区域、部门、行业界限,合理布局传输通道,整合资源,加快信息通信基础网络建设,加强信息通信安全保障,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物联网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信息化。
第一节 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和数字广播电视网,形成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国家干线传输网络。部署光纤宽带网络建设,推进宽带信息网“最后一公里”和宽带互联网建设,加快有线电视广播网络数字化整体转换和双向化改造,大力推进光纤入户。重点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智慧工程、政务网“乡乡通”、“信息通信村村通”和“信息下乡”等工程。完善邮政基础设施,实施“村邮户箱”工程,实现全省乡镇邮政服务网点全覆盖。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快应急广播体系建设。
第二节 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
加快建设重点领域、重点单位公共信息资源库和业务系统,有序推进金字系列信息系统建设,加快党委系统信息化建设,构建全省涉密电子政务内网平台。完善网络行政审批、信息公开、网上信访、电子监察和审计体系。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基础平台及服务系统建设,建立“信用江西”企业及个人信用认证系统,加强数字认证(CA)系统应用,保障电子商务安全。完善网上一体化支付平台,畅通交易渠道。大力实施农村信息化工程,加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信息通信网络向农村延伸,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站(点)建设,提高农情、农资、市场信息和灾情预报服务水平。稳步推进全省物联网发展和应用,建设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开展地理省情监测服务。
第三节 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
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完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实施通信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制度。强化信息安全监控,开展安全可控关键软硬件应用试点示范和推广,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安全应急体系和应急技术手段建设,保障信息通信基础网络和重点信息系统安全。
专栏11:信息化建设重大工程社会保障一卡通工程:以省政务信息网为平台,以金保工程二期为基础,以“一卡通”为目标,按照“部门职能不变、上下左右兼容、政府补贴进卡、全省乡镇通用”的总体要求,推进财政、卫生、民政、社保等领域跨区域信息共享、协同办理和有效衔接,实现全省参保人员“人手一卡、一卡多用、全国通用”。
全省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工程:以省政务信息网为依托,有效整合、充分利用我省各种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采用一个主中心、多个分中心,分布式与集中式相结合模式建设,实现为党政领导、管理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科学决策、应急指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监察等信息服务。
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工程:以省政务信息网为依托,按照统一交易流程、统一交易软件、集中进场交易、共享评标专家、全程电子监察的原则,开发标准统一、功能完备、技术先进、安全高效的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系统,承载各级政务部门的工程招标、政府采购、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等业务。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在线申请、在线咨询、结果反馈、政策查询等高效、便捷、安全公共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智慧工程:以3G、宽带网为基础,以物联网、云计算等平台为依托,推广40余项智能化应用,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构建生态环保、交通运输、低碳产业、社会运行四大智能化体系,辐射带动11个设区市和共青城共12个无线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智慧城市群”建设。
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3G)建设工程:推进3G网络建设,全面提升3G网络质量,加快3G的演进升级,实现3G网络覆盖至所有行政村。
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工程:以光纤宽带为重点,加快信息网络的宽带化升级,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光纤到行政村。
通信传输骨干网建设工程:新建南昌至杭州、至合肥、至广州,赣州至厦门4个波分复用传输系统;扩容南昌至杭州、至惠州、至武汉、至福州、至长沙、至合肥、至深圳、至九江,九江至芜湖9个波分复用传输系统;新建萍乡至长沙、赣州至厦门2条光缆传输线路。
第六篇 促进经济生态融合 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促进经济与生态相融合、人与自然相协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一章 提升生态保障水平
以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充分利用山、水、林、湿地等生态要素,有效组合各种自然资源和绿色空间,构建城乡一体化、点线面结合、和谐优美的生态环境体系。
第一节 建设生态屏障
深入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一大四小”工程:“一大”指的是到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3%;“四小”指的是县城和市府所在地的绿化,乡镇政府所在地的绿化,农村自然村的绿化,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和矿山裸露地的绿化。工程,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及天然阔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易灾地区生物措施治理等重大工程。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明显提升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释氧固碳能力。强化江河源头区、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源区、防风固沙区、水土保持区和渔业水域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建设,突出抓好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依法保护各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文化遗产地、地质公园,形成点面结合、功能互补的各类生态区域。
第二节 加强生态治理
以鄱阳湖湿地为核心,以国家级、省级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为重点,采取自然修复与工程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继续实施山江湖工程,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统筹鄱阳湖流域上下游、干支流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实施长江暨鄱阳湖流域源头水资源保护工程,控制水库水体养殖污染,切实保护“一湖清水”。开展乡村河堤治理、丘陵山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以流域为单元的生态综合治理,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地质灾害避灾搬迁工程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搞好森林资源管护,加强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强化自然保护区监管,加大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管理力度,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专栏12: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工程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程:重点实施长江暨鄱阳湖源头水资源生态保护工程、五河源头综合治理工程、鄱阳湖流域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鄱阳湖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与保护工程、鄱阳湖流域工业污染源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
鄱阳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重点建设湿地示范保护区、湿地保护区,建设湿地公园,恢复湿地植被50万亩以上,治理五河入湖口湿地30万亩。
鄱阳湖流域气象灾害应急示范工程:增设11部X波段移动天气雷达和4210个六要素自动站。升级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建立和完善中尺度数值预报、短时临近预报等业务系统。建设1个应急指挥中心,11个分中心。提升分行业、分灾种气象灾害应急保障能力,减缓对资源、环境、生态的压力。
山江湖工程:开展鄱阳湖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建设鄱阳湖国家重点实验室及鄱阳湖低碳技术研究院,建设鄱阳湖流域天地一体化的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及“数字鄱阳湖”,着力打造15个山江湖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及5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成50个山江湖试验示范基地。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综合治理500个小流域,治理崩岗9500座(处),治理坡耕地330平方公里,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加强威胁30人以上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治理742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并对其中558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的66200人实施移民搬迁。
矿区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工程:治理5000口废弃矿井,治理54处矿山地质环境重点区域,开展萍乡、赣州等矿区生态修复及废弃资源综合利用。
生态移民工程:将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受自然灾害威胁及生活极其贫困的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区及自然保护区的人口实施搬迁工程,建设移民住房5万户、建筑面积500万平方米。
种质资源库建设工程:收集保存江西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代表性与典型性的种质资源,以植物为主,兼顾生物种质资源,为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开发及合理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第二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政策引导和协调管理,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第一节 创建循环型生产方式
以冶金、化工、建材、造纸、印染、制药等行业为重点,推进清洁生产,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加强共伴生矿及尾矿综合利用。积极创建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优化企业结构和布局,鼓励企业间通过资源共享、废弃物利用等途径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推进建筑、道路和农林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农业立体种植、养殖,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和轮作复种、间套作等耕作方式,支持林纸一体化生产。
第二节 倡导绿色消费模式
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和节能省地型住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抵制过度包装。推进政府绿色采购,逐步提高节能节水产品和再生利用产品比重。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垃圾分类投放意识与行为,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实施绿色标识认证制度。
第三节 健全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回收网络,提升再生资源回收规模化水平。加快完善再制造旧件逆向物流回收体系,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合理配置垃圾分类回收设施,完善分类回收、密闭运输、集中处理体系,推进餐厨废弃物等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培育一批可再生资源专业回收、处理、利用企业,促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
第四节 完善政策技术支持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规划指导、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和再生产品标识制度,建立完善全省循环经济统计评价制度,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促进萍乡、景德镇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南昌、新余、九江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推进萍乡市、永修云山经济开发区、江铜集团、华春集团等单位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建设。
专栏13:循环经济重点工程资源综合利用:实施粉煤灰、煤矸石、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废物、公路垃圾等大宗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支持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煤炭、石灰石等矿产共伴生矿和尾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推动秸秆、废弃木料等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打造一批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推进萍乡、鹰潭、新余、龙南、丰城等一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实现废旧金属、废弃电子器件、废纸、废塑料等再生资源的循环、规模和高效利用。
循环化、生态化改造:在重点园区或产业集聚区进行循环化、生态化改造,完善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各级各类园区均建成省级生态园区,创建10个以上国家级生态园,分三批建成200个以上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单位。
再制造产业化:依托现有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建设若干国家和省级再制造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汽车零部件、电机、照明产品等再制造示范企业,实现再制造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餐厨废弃物资源化:率先在南昌、九江、赣州等中心城市建设一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逐步向其他城市推广,实现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示范推广:推进产学研结合,建设若干重大循环经济共性、关键技术专用和成套设备生产、应用示范项目与服务平台,提升循环经济技术水平和支撑能力。
第三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污染物减排,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监管,明显改善环境质量。
第一节 控制污染物排放
实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总量控制。执行严格的饮用水源地保护制度,继续推进重点流域环境管理和水污染防治,加强对“五河一湖”和东江源头等主要江河湖泊的排污管制,防治地下水污染。大力推进火电、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治理,强化脱硫脱硝设施稳定运行。推行燃煤电厂脱硝,开展非电行业脱硝示范,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加强颗粒物污染防治,有效控制城市噪声污染。建立健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控制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和酸雨。继续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分阶段集中建设全省工业园区、有条件的特色产业基地、重点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大力开展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
第二节 加强环境风险防范
科学划定环境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加强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以鄱阳湖流域为重点,开展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加大持久性有机物、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污染防治力度。提高核安全管理能力,确保核与辐射安全。推动重大环境隐患治理。加强对重大环境风险源的动态监测与风险控制,提高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能力。
第三节 强化环境保护监管
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加强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建设。完善环境保护科技和经济政策,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严格环保准入门槛,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执法监督,建立环保社会约束和监督机制。
专栏14:环境治理重点工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在县县建有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基础上,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基本实现工业园区都建有达标运行的污水处理设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工业废水实现达标排放。
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程: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完善垃圾收集网络,“五河”和东江源头保护区及鄱阳湖周边乡镇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
脱硫脱硝工程:新建燃煤机组全部配套建设脱硫、脱硝装置,现有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上的燃煤机组实行脱硝改造,推进非电行业二氧化硫治理和脱硝示范。
重金属污染治理及土壤修复工程:加强铅、汞、镉、铬和类金属砷等重金属污染治理,对重金属排放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改造,实施稀土、钨尾矿综合治理造地工程,开展受污染土壤、场地、水体和底泥等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工程。尾矿库风险治理工程:关闭取缔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严重污染环境的尾矿库,对遗留污染物造成的土壤污染进行治理与生态修复。
环境监控体系建设工程:建设鄱阳湖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在全省县城建设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在全省主要河流的县界断面、主要饮用水源地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完善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网络,在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网络中增加氮氧化物和氨氮在线监控设施。
第四章 加强能源资源集约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