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四川省试点广元市实施方案》的通知
(广府办函〔2011〕81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广元经济开发区、市天然气综合利用工业园区管委会:
《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四川省试点广元市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四月六日
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四川省试点广元市实施方案
为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把广元建成川陕甘三省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根据《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四川省试点方案》,结合广元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基础条件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坚持低碳发展路径,实施资源转化战略,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努力建设川陕甘三省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为全市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科技资源优势明显。广元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四川广元),是四川北部地区重要的科研、国防科技工业基地,现有各类科研机构76家, 市级技术创新中心25个,生产力促进中心8家、孵化器8家,有专业技术人才6.21万人。2009年,全市共申请专利196件,组织实施专利53件,专利产品实现产值近10亿元。
(二)特色产业基础较好。广元是国家先进电子产品及配套材料产业化基地、中国食品产业发展重点园区、国家循环经济产业区,有零八一电子集团、能士智能港四川有限公司等科技型企业近百家,主要发展电子产品整机、非晶超微晶材料聚磁环、物联网RFID芯片等产品,涉及电子机械、金属、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的多个领域;农业资源、品牌优势突出,是全省产粮、生猪养殖集中区,猕猴桃、茶叶、食用菌、烟叶、核桃、油橄榄等产业独具特色,开发潜力巨大。
(三)资源区位优势明显。广元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境内已探明可供工业采用的矿产30多种,煤、黄金、铝土矿等资源储量较大,天然气探明储量4000亿立方米,蕴藏水能资源296万千瓦时,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极具开发潜力。广元机场复航,成绵广高速、广巴高速、国道 212 线、宝成铁路复线等穿境而过,随着广南、广陕、广甘高速及兰渝铁路、成都至西安城际铁路、广元港一批重点交通水利设施的加快推进,广元将建成连接西南西北的综合交通枢纽。
(四)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广元现有高新技术企业6家、创新型培育企业2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已建成王家营工业园、塔山湾军民结合产业园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9个。已形成能源、金属、农副产品、建材、电子机械五大工业板块。并与省科技厅建立科技战略合作关系,正加快推动创建四川省技术创新试点市。
(五)科技创新环境良好。广元坚持把科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不断加强自主创新,着力推进创新型广元建设。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自主创新走创新型发展道路的意见》等文件,把“一把手抓生产力”纳入各级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全民关注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2009年全市财政应用技术与研究开发经费达2023万元。
二、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
(一)基本思路。围绕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五个一”的基本思路和“三个着力”的工作重点,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核心,突出企业主体、创新载体和产学研一体,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改造提升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和知名品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二)总体目标。到2015年,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科技支撑条件明显改善。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2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100亿元,省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达50家,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2个,专利申请量达5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年均增长10%以上,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