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报送内容。应包括以下四大基本要素:事件发生时间、地点、简要过程等基本情况;涉及人数、造成环境污染、社会影响等危害程度;领导到场、是否需要支援等处置情况;是否可控等事件态势。
(三)报送时限。凡需向市政府报送的突发事件信息,事发县(市、区)政府和涉及的业务主管部门(单位)必须坚持“边处置边报告、边核实边报告”原则,在事发后1小时内向市政府应急办电话报告事件概况(涉密信息通过机要渠道报送和处理),3小时内书面报告详情(同时报送电子文档)。确因通信、交通中断等特殊原因无法及时获知信息的,在接到事件报告后1小时内报市政府应急办并说明迟报原因。
四、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相关制度
(一)严格执行直报制度。凡需向市政府报送的突发事件信息,事发地县(市、区)政府在向市政府报告的同时,可以直报省政府应急办。市政府应急办综合市级层面的处置情况后向省政府应急办报送。
(二)严格执行现场报送制度。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地县(市、区)政府领导必须按规定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靠前指挥,控制事态,妥善处置;县(市、区)政府应急办负责人必须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加强综合协调,协助政府领导做好处置工作。同时摸清掌握有关情况,建立处置现场与上级政府应急办的联络通道,及时报告动态信息。事件处置结束后,及时总结和报告处置结果。
(三)严格执行日报制度。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按照“有事报信息,无事报平安”的原则,坚持每日定时向市政府值班室报送突发事件信息或平安信息。凡发生需上报的突发事件而报平安的,一律视为漏报或瞒报。
五、不断拓宽突发事件信息来源渠道
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在企业、社区、农村、学校等基层单位设立信息报告员,建立和完善信息报告网络。各县(市、区)、开发区管委会、市级各部门要密切关注互联网信息和新闻媒体报道,多渠道获取突发事件信息;切实加强与医疗卫生、公安、消防等各类应急力量的直接联系,确保第一时间获取事件处置的相关动态信息。要逐步开通面向社会公众的突发事件信息接报平台,鼓励社会公众及时报告各类突发事件信息。
六、建立完善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考核问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