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阳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阳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德办发〔2011〕16号)


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

  《德阳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六届七十四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三月十六日

德阳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经济建设加快发展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防震减灾事业直接服务于国家战略,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与之相协调,满足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时期。如何提高防震减灾能力,使防震减灾工作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已刻不容缓地摆在我们的面前。
  德阳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四川省防震减灾条例》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上一级防震减灾规划纲要,在认真总结汶川“5.12”特大地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按照市委德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结合市防震减灾工作实际编制的。德阳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是全市防震减灾事业长期发展的战略蓝图,是市政府全面部署我市今后五年防震减灾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全市各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依法加强领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四川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全市防震减灾工作具有宏观战略指导作用。
  本规划作为市政府指导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决定防震减灾重点建设项目和安排投资的依据,规划期为2011-2015年,重点规划“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
  一、我市防震减灾工作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我市防震减灾工作现状
  我市“十一五”计划期间的防震减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的方针、原则和目标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防震减灾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一是建立健全了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六个县(市、区)均成立了独立的防震减灾机构,明确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基本建立了一支专群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队伍,把防震减灾事业纳入了各级政府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增加了防震减灾事业经费的投入,研究解决了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二是加强了地震监测系统的建设。建成了我市测震数字化台网,建成了地震信息传输台网,前兆数字化改造正在逐步进行,地震监测能力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做到地震监测数据网络化、信息化,达到资源共享,地震监测环境和工作条件也得以改善。三是加强了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在规划踏勘、初步设计审查和基本建设联合审批阶段进行抗震设防要求审批,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逐步规范化。四是修订完善了《德阳市地震应急预案》、《德阳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德阳市防震减灾系统应急预案》、《德阳市防震减灾局大震应急预案》,成立了德阳市灾害应急救援队、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大队、志愿者应急救援队,部分县(市、区)依托厂矿、社区先后组建了地震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增强了地震应急反应能力和救援能力。五是加强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增强了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各级政府和领导更加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对我市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重要部署,有效地推进了我市防震减灾工作的全面发展,使之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我市防震减灾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市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共同努力,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抗击汶川地震灾害中为减轻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汶川地震也带来了很多启示和经验,由于过去经费投入少,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相当薄弱,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目前存在监测设施、设备落后和监测水平较低,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抗震能力不足,应急救援体系不健全,群众防灾减灾避险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