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集聚高能级、有活力的贸易主体。集聚国内外大企业和地区总部,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和国际跨国公司全球总部或地区总部,吸引国内大企业总部、民营企业总部,培育大型跨国经营企业;集聚采用现代国际贸易运行新模式的企业,吸引国内外企业的营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货代中心、销售中心、采购中心等集聚;集聚商品和服务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企业,吸引国内外企业产业链中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环节,汇聚研发中心、创意设计中心、增值服务中心、品牌培育中心和旗舰店;集聚国际国内贸易组织、贸易促进机构和行业组织,吸引国际贸易组织分支机构入驻并开展重要商务活动,汇集国际营销网络,集聚国际国内贸易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坚持贸易主体市场化多元化,支持中小贸易主体发展。
(六)打造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空间载体。围绕一手抓整体提升,一手抓优化布局,依托浦东“三港三区”,形成我国重要的口岸集散功能载体;依托大型展馆设施和上海世博会场馆的后续利用,形成具有商品信息、商品展示、商品交易、跨国采购等功能的载体;结合虹桥商务区建设,打造长三角高端商务区和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标志性新平台。依托产业基地布局和物流园区布局,形成具有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大宗商品电子交易等功能的载体;依托黄浦江、海港、空港等区域,形成具有航运交易、航运服务等功能的载体;依托服务外包示范区和专业园区,形成具有服务外包功能的载体;依托地标性商业布局,形成具有国际购物功能的载体;依托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各区县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商贸功能区载体。
(七)推进流通现代化,发展流通新业态。探索政府扶持和规范电子商务发展的有效途径,促进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创新试点,实施“商贸领域电子商务企业示范工程”,促进电子商务在国际、国内贸易领域的应用推广。结合“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扶持和培育数据服务中心和云计算等新型业务的发展。巩固和扩大上海世博会刷卡消费无障碍建设成果。培育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平台,使其成为具有较强价格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的市场,形成10个辐射力强的专项商品交易平台。编制和完善市场景气指数、价格指数和风险指数,使其成为市场产销和商品流向的风向标。大力提高市场体系的科技含量和物流水平,广泛运用信息技术、保鲜技术、冷链技术、节能技术、物流技术、互联网与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发展科技领先、管理先进的新型业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市场和物流主体建设,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