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渠道,提高应急反应速度。一是完善应急商品投放网络。各市商务主管部门要结合保供商品品种、市场规模、企业辐射范围等,选择5家以上配送中心、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农贸市场,作为应急调运集散地和供应点,建立应急投放网络,制定应急投放预案,落实快速联系机制,做到响应及时。二是加强部门协作。积极与经济和信息化、交通运输、铁道部门沟通协调,建立紧急状态下应急商品调运工作机制,确保应急商品调运运力。充分利用“绿色通道”政策,协调交通运输部门帮助企业解决农副产品运输中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建立直供渠道。把大中小学校、重要厂矿企业作为重点保障对象,组织本地区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流通企业建立应急直供机制。鼓励有条件的零售企业为特殊情况下交通不便区域的居民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四)抓企业,完善应急调控体系。一是加强应急商品数据库企业管理。根据市场调控需要,优化商务部应急商品数据库重点联系企业商品品种和地区结构,督促企业及时准确填报数据。二是建立地方骨干企业队伍。各市要确定一批生活必需品保供骨干企业,明确企业货源情况,并建立快速保供联系机制。三是开展应急骨干企业培训。积极开展应急骨干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组织学习相关工作制度和应急管理知识,掌握应急指挥平台应用方法。
三、强化监督,切实确保市场供应工作措施的落实
一是要加强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建立保障市场供应工作信息周报制度,各市商务主管部门要设立专人负责,每周及时报送当地市场运行和保障供应工作情况,要特别关注价格波动较大的生活必需品(如粮油、蔬菜)等的市场供应状况,对发现的市场异常波动和供应紧张情况,必须及时上报省商务厅。
二是各市要组织开展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求状况巡查,深入当地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综合超市和其他商品销售场所,现场检查生活必需品价格、供应变化情况。
三是要把保障市场供应工作与“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当前的重要活动内容加以考核;重点抓好对保障市场供应工作组织开展情况的考核检查,对发生市场断供和重大市场波动的市,取消年度评优、评先资格。
四是强化对保障市场供应工作的监督检查。省厅近期将组织对各市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情况进行督查,对表现好的给予表扬,对落实不到位的给予批评。各市也要对本地县市区和重点企业保障市场供应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