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体育事业。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组织、活动和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对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各级政府投资兴建的各类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达到人均0.45平方米。不断提高体育工作水平,完善业余训练体系,提高人才质量,确保各级体育人才输送率达15%。落实体育产业政策,发展壮大体育产业,繁荣体育市场,确保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达到0.5%。
(八)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抓手,推进平安和谐工程。
坚持以化解矛盾纠纷为主线,以预防和打击犯罪为手段,以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为重点,努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立足于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积极做好排查调处工作。加强对信访热点难点问题的排查,加大农村调解会建设力度,探索建立民间纠纷调处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的长效机制。落实综治信访维稳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信访工作的长效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和完善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机制。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创新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思路,健全维护社会稳定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平安云浮”建设,完善城乡区域警务工作和平安社区(村)、群防群治网络,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构建全方位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突出治安问题,增强群众的安全感。
--提高社会管理服务水平。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方式。加强镇(街)群团组织等专业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发挥社会组织自我管理和参与公共管理的积极作用,积极推动社区建设,形成政府与社会组织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社会管理网络,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五、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
进一步发挥环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大西关”区位优势,充分利用粤港澳合作、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中国-东盟合作等平台,大力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工业园区资源和传统产业优势,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努力吸引大企业、大财团的投资。严格限制低水平、高污染、高能耗的外资项目进入。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研发中心等领域,推动能源、交通、环保、物流、旅游等领域的合作。积极开展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中外合资、合作试点。实施全市园区建设共建共享机制和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形成全民抓招商的良好氛围,力争全市每年引进产业转移项目资金150亿元以上。
(二)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优化进出口结构,坚持以质取胜,加快推进对外贸易从货物贸易为主向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重转变。鼓励加工贸易延伸产业链,扶持一批有规模、有优势的加工贸易企业从贴牌生产、委托设计向自主品牌转型,增强设计研发能力和品牌营销能力,增加内销业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外建立生产基地、营销中心、研发机构和经贸合作区,开展境外资源合作开发、国际劳务合作、国际工程承包。统筹设立云浮新港、南广铁路都杨综合保税区。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实现海关查验、检验等方面的规范化、国际化、便利化。服务贸易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2013年达到10%,到2020年达到30%以上。
努力改善营商环境,培育熟悉国际规则的金融、法律、会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队伍。在企业设立、经营许可、人才招聘、产权登记和跨境交易等方面提供便利高效的服务,保护投资者权益,使云浮市成为营商环境最佳的地区之一。
(三)主动参与区域合作。
--主动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辐射。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对接,积极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城市规划、轨道交通网络、信息网络、供电网络、城市供水等方面进行对接。建设肇云轻轨、都杨西江大桥、汕湛高速云浮都杨至新兴县城路段等基础设施。充分运用珠三角的港口、机场、码头等基础设施。加强产业合作,努力争取珠江三角洲地区、港澳加工贸易企业在云浮延伸产业链条,向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实现转型升级。大力承接珠三角先进制造产业的转移。加强与佛山、东莞、中山、肇庆和广西梧州等相关、相邻市的协调沟通,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合作。
--加强与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合作。加强与港澳台的经济合作,依托云浮现有港澳台资企业,拓展合作领域。支持建立多种交流机制,加大协会、商会等民间交流力度,鼓励开展经贸洽谈、合作论坛和商务考察。加强与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相邻地区经济实体的合作,促进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加快罗定农产品贸易中心、郁南农副产品交易中心的建设,加快出省通道建设,扩大与邻省对接平台。
--积极开拓东盟等国际经济区域市场。鼓励企业以多种方式与东盟国家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品营销、农林产品种植加工和水产品养殖加工等方面的合作。开拓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新兴市场。
六、构建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创新规划机制,以科学规划引导科学发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科学发展,为探索山区科学发展新模式提供强大动力。
(一)探索农村改革先行先试。
率先创建广东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市,大力推进农村“六项改革”,即建立统一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广覆盖的涉农保险体系、建立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机制、建立关爱农村基层干部的激励机制、建立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农村发展“十大工程”,即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工程、打造国家级畜牧业产业化示范中心工程、绿色农产品工程、发展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工程、农民创业就业工程、县域经济集聚发展工程、村镇统筹规划工程、农村清洁工程、农村福利工程、农村民主善治工程。
(二)建立“三规合一”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