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揭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揭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发挥特色优势,做大旅游产业规模,实现旅游新跨越。重点推进揭西大北山生态旅游区以及“三个世界基地”的规划和建设,建立世界级的森林休闲度假、会议、康体胜地,开工建设普宁南方梅园生态村、冠科南粤生态村等项目。充分挖掘榕城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价值,以学宫广场为核心的周边历史、宗教、文化景点整合包装为“揭阳古城风情旅游区”,争创国家5A级景区。推动揭东万竹园、惠来海滨度假村、普宁德安里、揭西黄满磜瀑布旅游区、阳美玉都争创国家3A、4A级景区,推动揭西县争创广东省旅游强县工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按照“一村一特色”、“几村一品牌”的思路,打破地域概念,加强整合包装,形成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和参与性的特色乡村旅游线路。打造惠来滨海休闲旅游走廊,开发海洋文化和华侨文化资源,发展海滩娱乐、海上观光等项目,打造连接珠三角地区和海西经济区旅游走廊。鼓励有条件的酒店争创3星级以上的旅游饭店。在国家主流媒体大力推介揭阳旅游,兴办节庆活动,大力宣传推介“岭南水城”城市品牌,提升揭阳旅游的知名度。

第五章 完善服务业体系


  加快服务业结构调整,构建高效生产和优质生活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加快发展保险、法律服务、总部经济等产业;积极发展市场调查、工程咨询、管理咨询、资信服务等咨询服务业,鼓励发展专业化的工业设计,推动广告业发展。大力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着力推动餐饮住宿、房地产、旅游休闲、家政养老、社区服务等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重点培育文化创意、服务外包、人力资源服务和高技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大力推进创意产业与制造业互相渗透,培育新的服务业增长点。

专栏10: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

  三大现代物流基地:以市区和揭东为中心的空港物流基地,以惠来神泉港为中心的海港物流基地,以普宁为中心的高铁物流基地。

  现代服务业项目:阳美集团中国玉都玉文化产业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10个国际商贸城:国际再生资源城、国际鞋材城、普宁国际服装城、普宁药材城、阳美国际玉器城、国际五金不锈钢制品城、数码城、国际汽车贸易城、国际化妆品城、国际模具城。

  旅游业重点建设项目:揭阳古城风情旅游区、揭东万竹园、中国(普宁)南方梅园生态村、广东冠科南粤生态村、洪阳万花园、揭西大北山生态旅游区和“三个世界基地”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展示基地、世界知名度假基地、世界山地车高尔夫运动基地)、惠来海滨旅游度假村。


第四篇 构筑经济产业带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按照发展大经济、建设大城市的要求,依托大型产业项目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加快构筑沿海、沿江、中部、西部“两横两纵”四大产业带,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第一章 构筑沿海重化产业带


  依托惠来沿海港口岸线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重点发展临海石化产业、能源产业、大型装备、港口物流等沿海重化产业集群,打造石化产业、电力能源和装备制造基地,形成沿海重化产业带,构建“一带三基地多增长极”的空间格局。主要包括大南海国际石化综合工业园及惠来县仙庵、靖海、前詹、神泉、岐石五大镇区。

第二章 建设沿江升级产业带


专栏11:沿海重化产业带空间布局

  电力能源产业基地:北起仙庵,经靖海,至前詹的沟疏。重点发展核电、风电和火电,重点培育靖海湾火电增长极、以石碑山为核心的沿海岸线风电增长极和乌屿核电增长极。

  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包括前詹至神泉的沿海地域,重点发展与电力能源及石化产业衍生的相关装备制造业,培育以前詹修造船产业为核心的装备制造业增长极。

  石化产业基地:以大南海国际石化综合工业园为基础,规划范围包括神泉以西的区域,重点发展炼油及精细化工等产业,培育以大南海国际石化综合园区为核心的神泉湾石化产业增长极。


  依托榕江沿岸水陆空交通便捷、工业基础较好、产业集聚力强的优势,进一步整合现有资源,完善产业配套,逐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建设五大特色产业集聚区,推动五金不锈钢、化工塑料、食品制药、轮胎模具、玉器加工、新材料、电子信息、仓储物流等产业发展。

第三章 打造中部综合产业带


专栏12:沿江升级产业带空间布局

  市区产业集聚区:以揭阳市区为中心,主要包括榕城工业园区、磐东、试验区等地,重点发展五金机械、化工塑料、玉器加工、轮胎模具等产业。

  空港产业集聚区:依托揭阳潮汕机场和厦深铁路的交通优势,以空港经济区为中心,包括地都、登岗、炮台三镇,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仓储物流等产业。

  揭东产业集聚区:以揭东经济开发区为载体,涵盖曲溪、云路、玉窖、埔田等城镇,重点发展机电与新材料、化工塑料、食品制药等产业。

  卅岭产业集聚区:以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为中心,包括揭东的龙尾、白塔,揭西的五经富、京溪园、东园和塔头,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电、五金不锈钢等产业。

  揭西产业集聚区:以揭西城区为中心,包括河婆、龙潭等城镇,重点发展电子、电器与机械制造等产业。


  依托中石油广东石化炼油项目及百万吨级乙烯项目,通过疏港铁路和公路向腹地延伸石化产业链,加强与揭阳市区、普宁城区、惠来县城在商贸、物流、旅游、信息等方面的联系,提升现代服务业整体水平,打造中部石化产业延伸与服务业综合产业带。

专栏13:中部综合产业带空间布局

  大南海石化产业集聚延伸区:主要包括神泉、东陇、隆江、溪西、岐石等城镇,重点发展石油炼制、乙烯生产等石化上游产业,以及有机化工原材料等中游产业。

  英歌山产业集聚区:以英歌山工业园为中心,包括普宁的洪阳、赤岗、大坝及揭西的棉湖、凤江等城镇,重点发展纺织服装、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塑料、橡胶制品、新材料等精细化工。

第四章 构建西部轻工商贸产业带


  以G324线和S238线为依托,发挥沿线城镇轻工业基础好,商贸流通活跃的优势,并向两侧拓展,包括流沙、池尾、燎原、占陇、军埠、下架山等城镇。以服装城、药品城为龙头、专业批发市场为框架,打造商贸物流中心;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中医药、食品加工、医疗器械等产业,打造轻工产业基地。

第五篇 加快城镇化步伐 建设特色城市


  围绕建设“岭南水城”的城市定位,加快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塑造特色城市,扎实推进“三旧”改造,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打响城市品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海工商城市。

第一章 完善城市规划体系


  围绕把揭阳建成市区人口超过120万、建成城区面积超180平方公里的大城市目标,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拓展优化城市空间,把50平方公里新城区建成具有世界级水准的城区,把空港经济区纳入市区进行整体开发建设,把揭东建成具有市区品位、承担市区功能的高档次县城,全力构建大城市发展格局。坚持面向未来、适度超前的原则,结合工业化转型升级的有利时机,认真编制一系列控制性详规和专项规划,加快特色城市和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步伐。

专栏14:重点加快控制性详规和专项规划

  主城区180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市道路综合交通专项规划

  城市景观风貌及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城市市政综合工程专项规划(给水、排水、电力、燃气、环卫等)

  城市综合防灾专项规划(防洪、消防、人防、抗震)

第二章 塑造特色城市群


  以榕江南北河和城内水系为依托,以历史文化名城为基础,继承和弘扬中华、岭南与潮汕的优秀建筑文化,注重建筑个体美、整体和谐美、文化内涵美。加快推进水系整治复原工作,抓好水系景观配套建设,加大整治开发黄岐山、紫峰山、桑浦山力度,充分彰显水乡特色和文化品位,展现人水相亲的“水上莲花”水乡风貌。大力推进中心城区景观工程、民生工程及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市设计、建设和管理水平,逐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力争到2015年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普宁依托药品、轻纺等产业优势建成商贸名城,揭东依托工业园区、空港经济区等载体建成工业新城,惠来依托能源、石化等产业建成滨海名城,揭西依托生态优势和“三个世界基地”建成美丽山城,形成以“水”龙头为带动的“山海工商”城市发展格局。

第三章 扎实推进“三旧”改造


  抢抓有利时机增加土地资源的收储,高效利用“退二进三”腾出来的城镇土地空间,作为新一轮大发展的重要依托。用活用足“三旧”改造政策,依法完善历史用地手续,促进建设用地二次开发。加强统筹规划,处理好改造与传承保护的关系,特别是有特色和重要文化历史意义的旧城区、传统民居和风貌村落,要按照历史文化建筑保护要求进行修缮,改善人居环境。

第四章 强力推进市政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和适度超前的理念,加快建设城市供电、供水、供气、通讯、公交、环保、卫生、绿化等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县城和中心镇建设,配套完善商业、文化、卫生、居住、旅游、娱乐等功能设施,推动形成县域经济发展核心区。“十二五”期间,全市城区每年投入市政公共设施建设资金达到100亿元。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改革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做实做强政府投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走市场化、社会化建设城市的新路子。

第五章 切实加强城市管理


  理顺市区城市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系,提高城市行政综合执法水平。以“拆违、治乱、保洁”为重点,加强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整治和管理,强化城市管理考核,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教育提升市民的城市意识,营造环境优美、生活舒适、安全文明的美好家园。

专栏15:市政建设重点项目

  市区城市设防及市政配套工程(榕城围、仙梅围、渔湖围等)

  市区市政道路(天福东路、进贤门大道东、环市东路、临江北路西等)

  市区供水管网

  顺风大桥

  县(市)城区市政道路工程

  普宁广场

  普宁北部中心水厂

  揭东县城第二水厂

  揭西县一河二岸景观工程

  惠来县火车站广场

第六篇 打造特色文化 提升发展软实力


  树立忠诚奉献精神支柱,大力弘扬“自强自信、创业创新、和谐开放、感恩奉献”的特色文化,全面提升文化形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培养和引进人才,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为揭阳大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第一章 提升揭阳文化形象


  树立忠诚奉献的精神支柱,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弘扬自强自信、敢为人先精神,形成艰苦奋斗、创业创新氛围和开放兼容、和谐文明风尚。

第一节 树立忠诚奉献精神支柱


  深入、广泛、有效开展忠诚教育和感恩奉献教育活动,进一步扩大“揭阳楼效应”, 组织开展好“揭阳感恩日”和“功勋奖”、“忠诚模范”、“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宣传等活动,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忠诚履职、开拓创新、拼搏有为、无私奉献;广大群众遵纪守法、勤劳致富、崇尚道德、开明理性;广大企业做大做强、诚信经营、依法纳税、回报社会;广大学生立志高远、立修身、勤学善思、强健有为,使忠诚奉献成为推动揭阳跨越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第二节 提高全民文明素质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道德教育进村、二十四孝进脑”行动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用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化民众,形成民风淳朴、道德盛行的良好风尚。积极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节庆文化,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重视全民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力争市区到2013年进入省文明城市行列,各县(市)到2015年进入省文明县城行列。

第二章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认真实施国家、省和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全面提升教育水平。

第一节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重视0-3岁婴儿教育,建立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与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努力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到2012年,每个乡镇建成1所以上中心幼儿园;到2015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

第二节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加大向农村倾斜,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施“教育强镇”战略,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设立和壮大教育基金,着力扶持贫困户家庭子女就学,特别是233个贫困村,通过教育基金解决贫困户子女教育费用问题。到2015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毛入学率继续保持100%,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4%,“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7%;义务教育学校100%达到规范化学校标准,基本解决城镇义务教育学位不足和大班额问题;提升中小学信息化教育水平,全市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基本实现“校校通”,经济发达地区基本实现“班班通”。

第三节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继续实施“增容扩优”工程,加大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新、改、扩建力度,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增加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到2015年,60%以上的普通高中建成市一级标准以上学校,每个县(市、区)创建1-2所、全市创建10-12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其中6-8所学校建成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以市综合中专、市卫生学校、市技工学校为基础建立市职业教育中心基地,市技工学校到2012年学生规模达到1万名,各县(市、区)要集中力量办好1所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1所技工学校,全市创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4所;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含技工学校)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

第四节 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


  加强和扶持高等学校发展,进一步提高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和潮汕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水平,到2015年,办学规模分别达到1万人,成为省级示范院校。5所广播电视大学发展成为现代化、适应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要求的远程开放大学。市卫生学校2015年前升格为高职院校。争取创办华南化工学院。至2015年,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6%左右。

第五节 加大师资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以提升教师能力素质为核心,立足培养、加快引进、健全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着力引进一批名教师名校长。实施高校毕业生农村从教上岗退费政策,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完善城镇、优质学校教师对口支援农村、薄弱学校制度,促进城乡师资均衡配置。继续与北师大等院校合作实施大规模教师培训计划,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机制,提高教师学历水平,到2015年,在职教师小学大专率90.1%,初中本科率65%,高中学历达标率94%,中职学历达标率95%。

第六节 深化教育改革


  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实行党政领导挂钩联系学校制度,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采取多种措施,为优秀拔尖人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支持和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建立友好学校,特别加大职业教育领域中外合作办学力度,努力促成1-3所学校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办学。

第三章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和事业


专栏16:教育设施重点项目

  高校建设工程:争取创办华南化工学院,改善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和广播电视大学办学条件。

  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建设工程:县(市、区)骨干中职学校和市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校舍建设、实训设备配置。

  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工程:开展规范化建设,使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达到规范化标准。

  学前教育建设工程:新建一批乡镇中心幼儿园及村级幼儿园,改造提升一批城区幼儿园。

  特殊教育建设工程:全市特殊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