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湘鄂赣浙沪五省(市),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79个乡(镇),实行整乡整建制推进。稻麦两熟区产量目标1200公斤,其中中稻亩产700公斤,小麦亩产500公斤;双季稻产区产量目标1100公斤,其中早稻亩产500公斤,晚稻亩产600公斤;稻油两熟区产量目标:水稻亩产700公斤、油菜亩产200公斤。
--西南地区。包括云贵川藏渝五省(区、市),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80个乡(镇),实行整乡整建制推进。稻麦两熟区产量目标1150公斤,其中水稻亩产650公斤,小麦亩产500公斤;稻油两熟区产量目标:水稻亩产650公斤、油菜亩产200公斤;玉米/薯类两熟区产量目标:玉米亩产700公斤、马铃薯亩产2500公斤。
--西北地区。包括陕甘宁晋新青六省(区),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47个乡(镇),以玉米、马铃薯为主,实行整乡整建制推进。产量目标:小麦亩产450公斤、玉米亩产700公斤或马铃薯亩产2500公斤。
--华南地区。包括闽粤桂琼四省(区),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27个乡(镇),实行整乡整建制推进。双季稻产区产量目标1100公斤,其中早稻亩产550公斤,晚稻亩产550公斤。
四、实施内容
(一)集成技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特点、生态条件,科学确定、示范推广一批高产、优质、多抗的新品种;加强技术的组装配套,推广一批适应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高产技术模式;推进农机农艺结合,大力推广机耕、机播(插)、机收技术;搞好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在整乡整县推进的地区,统一品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全覆盖。
(二)开展协作。发挥行政推动的主导作用,协调财政、发展改革、综合开发、国土、水利等部门都支持整建制推进,科研、教学、推广等单位都全力参与整建制推进,加大投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院校参与的大协作格局。所在县(市)、乡(镇)农业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协调,推动落实。统筹利用好各种投资项目和专项资金,集中资源、集中力量、集约项目、合力推进。
(三)推进标准化。重点实施田间设施标准化、管理服务专业化、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方式集约化,提升生产水平。田间设施标准化,整合项目、集中资金,按照项目资金渠道不变、性质不变、用途不变的原则,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完善示范区田网、路网、水网建设,实现成方连片、土地平整、道路联网、渠系配套。管理服务专业化,积极扶持农机、植保等专业化服务组织,实行统一整地播种、统一育苗栽插、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的“五统一”技术服务,促进技术全面入户到田。生产过程机械化,大力推广农机作业技术,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力争小麦、玉米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提高水稻机插秧水平。生产方式集约化,高产创建要与培育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结合,整乡推进的必须有种粮大户,整县推进的必须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土地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生产转变,提高种粮效益。
(四)创新机制。做到“三个结合”。行政与技术结合,发挥行政部门、科研推广、基层干部在组织发动、方案制定、政策扶持、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作用,构建政技结合的组织领导体系和技术指导体系。科研与推广结合,以技术集成推广为载体,整合农业科研及推广方面的资源,推动高产优质品种的选育应用、推动高产技术的普及推广、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形成科技兴粮的合力。建立“县有技术专家、乡有技术骨干、村有技术标兵”的三级科技服务队伍。规模化经营与专业化服务结合,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引导耕地向种粮大户集中,推进集约化经营。同时,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社,开展专业化服务,探索社会化服务的新模式。每个乡(镇)都要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病虫专业化服务组织,引进龙头企业,有条件的村也应组建专业服务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