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条 职工方协商代表,由基层工会联合会或行业工会选派,并经区域、行业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未建立区域、行业职工代表大会的,职工方代表由基层工会联合会或行业工会选派并经公示后产生。职工方首席代表由基层工会联合会或者行业工会负责人担任,未建立工会的,首席代表从职工方代表中推举产生。企业方协商代表,由区域、行业用人单位代表组织选派并经公示后产生。无用人单位代表组织的,由区域、行业内用人单位民主推举并经公示后产生。
第三十六条 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
(一)本行业劳动定额标准;
(二)计件工价;
(三)行业工资标准和年度平均工资水平;
(四)工资支付办法;
(五)工资调整办法。
第三十七条 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程序、审查程序、协议履行的监督检查以及争议处理等执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八条 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协议草案应提交区域、行业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尚未建立区域性、行业性职工代表大会的,应得到区域、行业内半数以上职工的同意。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据《
贵州省企业集体合同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一)提出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要求,另一方未按规定予以书面回复,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开展协商的;
(二)不提供或者不如实提供与工资集体协商有关的真实情况和资料的;
(三)企业无正当理由变更或者解除职工方代表的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报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查工资协议的。
第四十条 工资集体协商双方的任何一方未履行工资协议义务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