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梅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三)加快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
  以“打造全国知名文化产业城”为目标,大力弘扬客家文化,创建文化名城。增强世界客都的认同感,创建“全球客家人的心灵家园”,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客家历史文化遗产。抓住国家发展十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机遇,全力打造全国首个“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深入挖掘和努力提升梅州的历史文化品牌价值。
  1.提升文化软实力。
  ――创建“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以客家文化核心区――梅州市行政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依托,对客家文化的诸多表现形式,尤其是对以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整体性保护。实施文化强市战略,以文化先进镇创建为抓手,扎实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着力巩固提升客家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建立优秀客家传统文化传承机制,继续申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重视培养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创建“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积极申报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设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命名一批体现客家特色、具有保护价值的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全力推动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按国家一级馆的标准,完善中国客家博物馆和市剑英图书馆的建设。扶持壮大一批文化企业,促进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协调发展。强化梅州城区的文化集聚和辐射功能,发挥客家公园、东山教育基地等重点文化工程的示范作用,推进城乡文化事业协调发展。
  ――努力创建“客家文化产业城”。依托“世界客都”这一系统性的文化资源,坚持大精品表现、大集团运作、大景点支撑、大服务引领,将客家文化资源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把梅州建成“全国知名的客家文化产业城”。利用市场机制,推动文化与旅游、商业融合,发展文化会展业,规划新建代表梅州文化形象的地标性重点文化工程。打造国际客家山歌文化节、世界客商大会等节庆文化品牌,建好客商会馆,办好客商大会。盘活客家文化特色资源,实施文化精品工程,以粤港澳文化交流合作(梅州)示范点为平台,以客家山歌、广东汉剧、广东汉乐、民俗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文博展览为项目题材,积极创作体现客家文化特色的文艺精品,排演客家原生态歌舞表演节目,尤其要策划一部老少皆宜、吸引力强、富有特色、经久不衰的主题晚会,拍摄一批反映客家题材的影视大作,打造提升《客家意象》等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叫好又叫座的客家文艺精品。塑造富有客家特色、知名度较高的国际山歌文化节等品牌,培育一批山歌大师、汉乐大师、文艺大师。做强做特一批文艺院团,建设以亮胜客家艺术中心、市山歌剧团、广东汉剧院为主体的创作演出基地,加快建设电影院线等文化网络,推进客家文化有形化、市场化,发展客家文化休闲娱乐业。加强规划和引导,打造客家文化艺术品街区,客家小吃文化街区等特色商业街区。以客家文化创意为核心,承接发达地区文化产品制造等产业转移,加快规划建设文化创意园区,加快推进麓湖山国家文化产业园、林风眠艺术园、千佛塔文化旅游区、足球文化产业园等文化重点工程建设,积极开发传媒出版、动漫游戏、影视制作、音乐创作、广告设计和网络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产业,培育2至3家有客家特色、竞争力强的文化骨干企业,力争在文化产业方面闯出一条新路。健全文化产品、服务和要素市场,建立文化产权交易平台,培育文化中介行业,延伸产业链条,逐步把文化产业建成支柱产业。
  ――提高城乡群众文明素质。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新时期梅州人文精神。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全市基层文化设施全覆盖。以创建文化先进镇为抓手,大力推进城区“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建设,争创全省公共文化建设示范区。丰富基层文化生活,提高公民文化素养。抓好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文化广场、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的规范化建设。实施文化公益工程,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全面完成“农家书屋”、“送戏下乡”、放映公益电影等文化下乡任务。
  ――发展体育事业。加强体育场馆和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体育服务。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培育体育健身市场。发展竞技体育,努力提高体育竞赛水平。发展体育产业,扩大和引导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与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的互动发展。实施《振兴足球之乡十年规划》,加快建设国家级足球训练基地,培育发展以足球为重点的体育产业。举办“李惠堂杯”等一批高水平体育赛事,全面提高梅州足球的整体实力,提升梅州足球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擦亮“足球之乡”品牌。
  2.创建教育强市。围绕建设广东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加快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普及化、终身教育全民化、教育服务多元化。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教育结构,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强学校公共安全管理,确保校园安全;重视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合理配置义务教育办学资源,以农村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力争与全省同步普及学前到高中阶段15年教育。全面整合教育资源,优化中小学校布局,顺应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趋势,完善学校寄宿设施建设,大力推动中学和职业技术教育向市区或县城集中,小学、幼儿园向镇区或中心村集中。以镇中心幼儿园为重点,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继续发展成人教育、民办教育、特殊教育。依法增加教育经费投入,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发展壮大职业技术教育,加快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和教学改革工程,逐步扩大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范围,以市职业技术学校、梅州农业学校、高级技工学校、兴宁市技工学校为重点,着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扩大办学规模,力争创办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打造全省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着力办好10所国家级示范性重点高中,其中东山中学要办成全国知名学校、打响梅州教育的品牌,成为梅州教育典范。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完善校长选拔制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努力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稳步提高教师待遇水平。大力支持嘉应学院做强做大,优化专业结构,力争开办研究生教育,创建国内知名的特色大学。在2013年率先在全省山区市中建成广东省“教育强市”。至2015年,建设一批优质学校、培育一批优秀教师,力争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3%以上。
  3.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加快推进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覆盖全体城乡居民。在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形成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站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县级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五华、平远人民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县级医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倾斜。促进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以丰顺县为试点县,开展管理体制、补偿机制、用人机制、收入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探索工作。积极推进农村中医药事业发展,落实中医药强省建设各项措施,重点推进中医药“三名”(名院、名科、名医)和“两进”(进农村、进社区)工程。到2015年,形成比较完善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四)积极创建宜居城乡,努力提高城镇化水平。
  围绕“世界客都、宜居城乡”的目标定位和“城市向山拓展、资源向城集中”的发展思路,加快形成粤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
  1.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生态园林型宜居宜业城市。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宜居为重,紧紧抓住“文化是灵魂”、“道路是骨架”、“产业是支撑”、“水系是血脉”、“生态是衣裳”这五大城市建设元素,以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加快推进宜居城市、生态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建设,努力建设宜居宜业的一流城市,不断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建立全市空间规划协调机制,形成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规合一”的规划体系。高度重视城乡规划和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用2到3年的时间,完成梅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各县县城的规划修编,以及各县县域总体规划编制。配合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突破盆地局限,在盆地外扩展新的发展空间。整合梅州城区与梅县新城,扩大中心城区范围,积极打造雁洋-丙松新城和畲江新城,形成一主两次型的组合型城市,以发挥中心城区更大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其中梅州市区要加快江南、江北建设,江南发展高端商务区、江北打造文化产业城,实现“两城联动”,推动全面优化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加快兴宁市、丰顺县两个区域性副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建设与主城区有机紧密联系的新的城市组团,拉开城市框架,构建新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形成新的城市特色风貌。力求在城市景观、城市特色方面寻求突破,打造具有浓厚客家韵味的世界客都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坚持以城带乡,扩大城市规模,加快“三旧”改造,推进“退二进三”,增强城市实力,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和服务水平,按现代化中等城市要求提高设施技术标准,大力增强城市功能。实施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城镇建设,实现城市升级。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把梅城打造成为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近百万的粤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

  专栏6:
  “十二五”期间中心城区发展引导表

等级

中心城镇

规模

(万人)

发展引导

市域中心

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

60

优化空间结构,调整城市功能,增强研发创新能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将中心城区打造成市域乃至更大区域的休闲旅游中心、商贸中心、文化中心、行政中心、教育中心、研发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

畲江组团

15

以工业园建设为契机,将畲江组团打造成为梅州市城市副中心、重要的制造业与物流基地,发展成为梅州市主要的交通枢纽。

雁丙松组团

15

以雁洋为中心,发展成为中心城市东北腹地的旅游商贸服务中心。雁洋主要发展健康疗养休闲度假区和材料精细加工;松口打造历史名镇和内河航运枢纽;丙村着力发展矿产业和电力工业。

副中心城市

兴宁中心城区

30

以工业与商贸并举,建设成为粤、赣、闽边际地区重要的物资集聚、商贸和休闲旅游中心。

丰顺县城

30

以发展电声产业与休闲旅游为主,发展新兴产业与医药产业,在与潮汕的沟通与联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加快工业新城及县城和中心镇建设。围绕“工业新城、生态园区”定位,打造生态型工业新城。以产业转移园区为核心,将工业园与城市建设、发展工业与保护生态融为一体,走园区开发带动新城建设、新城建设促进园区开发的发展之路。重点要建设好“一城两区”,即梅州市区文化产业城,畲江生态工业园区,以及瞄准高端老人市场和亚健康人群市场的雁洋健康疗养度假区,通过规划引导,把畲江建成15万人口的宜居宜业的工业新城,雁洋建成15万人口的雁洋健康疗养度假区。梅县重点打造“客都明珠”;蕉岭县重点打造“山水特色卫星城市”;丰顺县重点打造“温泉度假城市”;平远县重点建设“文化旅游特色新城”;兴宁市重点建设“工贸商城”;大埔县重点建设“大公园式花园城市”;五华县重点建设“绿色工业新城”。力争1-2个县成功撤县设市。加快建设一批省确定的中心镇,形成梅州城镇发展的第三极。以梅州市区为中心,以七个县(市)城为重点,高起点规划建设新区,高品位整治改造旧城,形成“一个中心区、七个卫星城”的城镇群发展格局,引导农村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让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努力实现城乡面貌“三年打基础、五年一大变”。
  ――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固化旧有、规范新建”的原则,以“统筹规划、梯次推进、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注重特色、集中连片、提升水平”的思路,大力建设宜居村镇,推进客家新民居运动规划的实施,推进客家新民居建设和扶贫开发“双到”、农村危房改造紧密结合起来,加大项目、资金的倾斜扶持力度,推进住有所居,彰显客家民居建筑特色,弘扬客家民居建筑文化。科学编制村镇规划,完成中心镇、建制镇的规划修编,以及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示范、扶持、激励机制,开展“万村百镇”整治,突出以县城为中心,抓好特色镇、重点镇、交通枢纽镇建设。努力做到“五个结合”,建设好“四个中心”。“五个结合”:把小城镇建设与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结合起来,与逐步减少“空心村”结合起来,与提高“三农”服务能力和水平结合起来,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结合起来,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向工业园区转移就业结合起来。“四个中心”:努力把小城镇建设成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的消费中心、生产要素集散中心、“三农”服务中心、社会保障和公共社会服务中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事业建设,以道路、水利、供电、供水、供气、通信网络等为重点,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推进村庄整治建设,高质量建设农村新型社区。特别是要抢抓国家加大水利改革的机遇,加快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重点开发面向农村的科技、文化、卫生、教育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农业生产流通与生态旅游等信息资源。加快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重点解决农村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等问题。积极推动公共财政支出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覆盖、保障服务向农村延伸、产业升级向农村推进,全力加快农村向城市转变、农民向市民转变。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推进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