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核心,坚持做强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做优第一产业。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稳步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着力构建具有潮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陶瓷、食品、服装、不锈钢制品、塑料工艺鞋等特色优势产业,努力推进特色产业高端化。发挥集聚效应,加强陶瓷、食品、服装、不锈钢、水族器材、电子机电等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建设,加快省级印刷包装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创建步伐。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以突出抓好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为抓手,大力开发和引进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提升传统产业科技含量,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配套建设特色产业专业市场和陶瓷、婚纱晚礼服展示中心,提升特色产业辐射带动能力,努力把我市打造成“国内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
专栏3 传统优势产业重点项目 |
包括:雅士利工业园区、广东健诚高端玻璃制品研发与生产项目、泽洲工艺陶瓷新型窑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四通卫生陶瓷废陶瓷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项目、广东恒洁超节水卫浴洁具制造项目、三元玻璃陶瓷产业化项目、广东陶艺创意文化产业园区项目、潮州市兴业日用陶瓷节能窑炉及自动化生产线项目、潮安县特色产业基地、潮州市婚纱晚礼服制作基地、潮州市佳业绿色凉果深加工项目等11项,总投资60.7亿元,“十二五”投资52.4亿元。 |
第二节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增强“招商选资”和“大项目带动”能力,大力发展能源、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先进制造业。
--发展壮大能源工业。重点促进大唐电厂5、6号机组的规划建设,壮大火力发电规模,提高企业规模效益;加快风电开发步伐,建设饶平沿海风电场和北部山区风电场,优化小水电发展布局,开展北部山区抽水蓄能电站前期研究,改善提升全市能源结构,构建广东绿色能源基地。
--做强石油化工产业。重点促进华丰石化基地发展壮大,加快饶平沿海石油产品物流配送基地建设,对接海西和广东省石化配套产业,大力发展电子化学品、造纸化学品、纺织化学品、汽车化学品、塑料与橡胶加工助剂、环保化学品等精细化工产业,培育和发展海洋日用精细化工业,建设精细化工产业集群。
--优化提升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包装印刷机械、微机控制加工机械、电子技术控制的养殖机械和电动机变频调速装置,支持包装等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推广兴业陶瓷节能窑炉成套设备应用,支持汇能大容量水力发电装备产业化项目建设;加快引进、发展船舶修造业,打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
专栏4 先进制造业重点项目 |
包括:潮州市汇能大容量水力发电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高性能超细碳化钨研究及产业化、蓖麻油生产基地基建项目、新型食品机械装置产业化项目、新型高性能永磁材料产业化、凯普生物科技园等6项,总投16亿元,“十二五”投资15.1亿元。 |
第三节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依托,建设全市的高新技术工业中心和研发中心,促进高科技的产业化,支持企业孵化基地建设。积极参与省“百强创新型企业培训工程”,支持优势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扶持一批高增长、具有自主品牌、市场竞争力强、自主创新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带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加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建设,以技术突破带动产业提升。大力发展高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LED照明、光机电一体化等新兴技术产业。加快制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拓展新兴产业产品市场,以市场应用带动产业发展。
专栏5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 |
包括:潮州市普天生物城、高功率半导体照明(LED)陶瓷基座产业化、电力电子器件用氮化铝陶瓷覆铜板产业化、表面贴装(SMD)用陶瓷封装基座产业化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潮州市三环片式电子元器件用陶瓷封装基座(产品简称PKG)、潮州市三环SOFC核心部件产业化、潮州市顺祥高效节能光源项目、潮州市正龙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潮州市思科LED中下游的加工与制作、纳米硬质合金生产线、物联网传感技术及其产业化、高亮度白光LED封装生产及其应用扩建项目等12项,总投资483.2亿元,“十二五”投资251.1亿元。 |
第四节 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
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载体建设,加快构建优质生活服务体系和生产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创意产业、人力资源服务和高技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争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有效提升全市服务业发展水平。
--整合提升旅游业。坚持统筹规划,建设以文化休闲旅游为主体,以山乡观光旅游和海滨度假旅游为配套,集休闲、观光、度假、美食、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体系,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引领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柱产业。着力扶持旅游企业做大做强,提升资源开发和市场竞争能力。积极改善旅游接待条件,加快高等级星级酒店建设,完善旅游指引标识、停车场等设施,构建与整个粤东以至海峡西岸经济区相融合的旅游圈,使潮州成为粤东地区旅游中心城市和国内外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发展壮大商贸流通业。推进市级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和城郊乡镇商业三级综合商贸服务体系的建设。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商业企业,扶持有一定规模的大型连锁商贸龙头企业,推行连锁经营、专业配送、代理制、网上购物等商贸服务方式。加快专业市场建设,重点建设潮州陶瓷国际交易中心、市陶瓷矿物原料配送中心、市工业原材料批发市场。进一步加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支持发展农资和农村消费品配送中心,健全城乡连锁经营体系。建设市级粮食储备库二期工程,培育和壮大粮食流通产业,推动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的科学发展。
--规范发展房地产业。立足保障基本要求、推动合理消费,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加快实现“住有所居”。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 合理确定年度土地的供应总量、供应结构、供应方式和供应区位,严格控制容积率,合理确定房地产开发的档次和规模,满足不同收入群体和消费群体的需求。合理引导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规范物业管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潮州港、厦深铁路潮汕中心站的有利条件,在重要的交通节点建设物流集散地,推进传统物流向临港加工、集装箱编配、保税仓储等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型物流功能延伸。积极申报设立海峡两岸商品交易物流中心,加快建设现代多式联运的配套基础设施,完善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南方沿海重要的煤炭、油气、石化及其制品配送中心。
--加快拓展金融业。促进村镇银行、小额贷款机构有序开展,稳健经营,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推动农村信用社向农村商业银行转变。引导驻潮商业银行优化信贷结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缩小存贷差。发挥潮州侨乡优势,吸引外地金融机构、华人银行落户潮州,促进金融服务多元化。规范商业性担保公司,发展壮大政策性担保公司,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协调商业保险与农业保险发展,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全面推进农房保险。提高证券业服务质量,积极扶持一批优势龙头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专栏6 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 |
包括:潮州国际商务中心区、潮州市陶瓷矿物原料配送中心、“中国瓷都”陶瓷文化创意园、饶平大埕湾石油产品物流配送基地、潮州市饶平县粤东水产品物流中心、潮州市文化名城旅游接待中心、潮州茶文化产业传播中心、潮州国际陶瓷交易中心、潮州市绿岛乡村生态旅游集群、千果山旅游区首期基础设施建设、龙湖古寨文化旅游区、潮州市紫莲生态森林度假村、梅林湖商住旅游区、潮安迎宾馆、凤凰山生态旅游区首期项目、金潮商务中心区项目、海峡两岸(潮州)商品交易物流中心、潮州市工业原材料批发市场、潮安县制造业物流配送中心、潮州市不锈钢原料专业批发市场、潮州市水果批发市场、潮州市茶叶批发市场、厦深高速铁路潮汕火车站商贸物流中心、湘桥区河内传统工艺创意产业生产基地、华丰粤东(潮州)油、气、化工公共物流中心、潮州市合宝宝马4S店、海外潮人博物馆或世界潮人文化中心(暂定名)、亚太国际(潮州)资源物流基地等28项,总投资215.6亿元,“十二五”投资168.7亿元。 |
第五节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稳定粮食和蔬菜种植面积,到201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 65万亩,年总产量达到26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50万亩,总产量21万吨。落实“菜蓝子”市长负责制,实施菜地保有量制度,确保蔬菜自给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绿色、无公害、集约化精细农业,发展壮大茶叶、水果、水产、花卉、畜牧、蔬菜六大农业主导产业,规划一批规模大、水平高、效益好、带动力强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现代海洋产业,加快标准化渔港建设,调整养殖布局,扶持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支持发展无公害水产养殖业,建设水产品加工示范和物流配送基地,全面提升渔业发展水平。积极发展现代林业,提升林业发展水平。
--促进农业产业化。完善农业土地承包关系,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加大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力度,推进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和精深加工,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科学化管理的现代农业格局。
--加大农业支持力度。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改造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加强良种繁育和动植物防疫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农业设施装备结构,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加大科技和人才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动物防疫检疫监测体系和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大力推广使用先进实用农业科技和新型农机设备,加快完善农业标准体系,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