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保护森林资源。认真落实《全国林地保护规划纲要》,完成县级林地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重点抓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严格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程序,严格控制征占用林地面积,严格实行用途管制、定额转用、分级管理和差别管理制度。
12.科学防控林业有害生物。加快构建现代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控减灾、服务保障体系。各县(市)、区本着“谁受益、谁管理、谁投资”的原则,完善森防机构,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建设长春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心,重点抓好日本松干蚧、美国白蛾、突发性林业有害生物及杨树枝干病虫防控工作。到2015年,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2.5‰以下,无公害防控率达到87%以上,灾害测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
13.加强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林业部门要认真履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职责,建立和完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建设,形成森林和湿地良性互动的生态系统。“十二五”期间,重点推进波罗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完成北湖湿地、南溪湿地、净月潭湿地公园、石头口门水库、新立城水库上游湿地的保护区逐级申报。
四、继续深化林业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14.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改革结束后,各级政府要结合实际,成立林业综合服务机构,出台配套改革相关政策措施,统筹实施好以林权流转规范化、抵押贷款制度化、资源管理信息化、资金来源多元化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建立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权责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林业发展长效机制。
15.推进地方国有场圃改革。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推进地方国有场圃改革,建立符合现代林业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增强地方国有场圃发展活力。加快地方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改善林业职工群众居住条件。
16.加快林业科技创新步伐。积极探索解决制约林业科技发展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的措施,使科研机构在编制上、财政资金投入上有保障。全面提升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林木良种化进程,力争“十二五”期间培育出1-2个适应我市立地条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杨树良种,为优质资源培育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加快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研发。各县(市)、区要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专门机构,突出抓好基层林业站建设,采用多种形式为农民送去造林、管护、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帮助农民解决林业发展技术难题、科学经营林地林木,充分发挥兴林富民的综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