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长白山特产。我省人参、梅花鹿、林蛙等人工种植(养殖)已具规模,产量和品质居全国前列。
1.人参。全省园参种植面积7200公顷,产量2.27万吨,占全国85%、全球70%左右,标准化种植主要集中在长白山腹地,主要产品为生晒参、红参、人参保健品及化妆品等,2010年产值达到80亿元。
2.梅花鹿。全省饲养量49万只,占全国50%左右,现有4个国家审定品种(双阳、四平、东丰、敖东),主要产品为鹿茸片、鹿胎膏、保健酒及药用原料等,2010年产值达到15亿元。
3.林蛙。全省年回捕商品量3亿只左右,生产林蛙油160吨左右,半人工放养主要集中在东部山区,2010年产值达到15亿元。
(四)非金属矿产。
1.矿泉水。全省矿泉水总允许开采量40万立方米/日,占全国总允许开采量的18%,主要集中在环长白山抚松、靖宇、安图和辉南等地,开发生产企业44户,年生产能力360万吨,年产量240.6万吨,居全国第3位,2010年产值达到35亿元。
2.硅藻土。全省储量2.9亿吨,占全国储量的53.6%,主要分布在临江市和长白县,开发生产企业34户,年生产能力28万吨,主要产品为过滤材料、功能填料、保温材料、催化剂等,2010年产值达到13.7亿元。
3.油页岩。全省查明资源储量为860亿吨,占全国83%,主要分布在长春、吉林、松原、四平、通化和延边等地区。开发生产企业8户,2010年油页岩开采量95.5万吨,生产页岩油5万吨,实现产值6亿元。
我省特色资源产业总体上发展滞缓,竞争力不强。一是开发不规范。资源勘探技术手段落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措施不到位,矿山规模小,开发开采零散,资源市场无序竞争。二是产业规模小。开采加工技术工艺落后,深加工产品稀缺,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弱,产业集群尚未形成,产值不足800亿元。三是产业链条短。初级加工产品比重大,大多以原料和半成品为主,终端产品比重小,资源消耗大,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四是研发能力弱。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不足,专业设计研发体系建设滞后,专业研究人员匮乏,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二、总体思路、原则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态资源保护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以精深加工和终端产品为主攻方向,实施重大项目拉动、产业集群带动、科技创新驱动,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特色资源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着力打造我省产业发展新优势,尽快形成新的产业支撑。
(二)发展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