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韶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韶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优化提升信息传输网络。加强各类信息网络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探索有效的共建共享机制,提高互联互通水平。大力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加快光纤宽带接入,优化提升通信网络。加快全市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数字化改造和数字广播网建设,推动形成全市统一的有线数字广播电视网络。加快发展“物联网”,加快无线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固网和移动网一体化,构建泛在网络体系,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到2015年,全市互联网普及率达63%以上,实现高清互动数字电视播出。

  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加快 “三网融合”试点区域建设,统一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探索多种运营模式和试点组织方式,加快推进三网的高速互联以及业务应用的融合。构建开放式产业合作平台,促进“三网融合”新业务的开发和创新、试点及推广,积极打造“三网融合”和数字家庭产业发展示范区。

  提高公共信息服务水平。加快信息技术在与民生相关的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公交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深入应用,提高公共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加强信息资源共享,构建系统布局、层次分明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施商务电子化工程,建设便捷、高效的电子商务公共平台,推进电子商务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的深入应用。实施电子政务畅通工程,建设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和公共服务创新。实施公共信息服务共享工程,完善人口、空间地理、科教等基础性信息资源平台,建设综合性信息共享基础平台,为公众提供公共信息服务。实施网络民生民情工程,逐步完善“社保通”、“交通信息化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公共服务在线化。到2015年,全市信息化总体水平达到全省东西北地区先进水平。

  (八)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

  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把提高文化软实力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培育发展文化产业,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事业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经济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较强、文化形象好的粤北区域文化中心。

  1、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加快全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城市社区和基层农村文化设施为基础,推动各种文化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到2015年,全市文化建设各项主要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群众对政府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意度大于85%,全市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按常住人口计算,不含室外文化设施面积)800平方米以上;市区建成“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建成“十里文化圈”。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加大公益性文化产品的生产,加强公共文化资源建设和服务供给,为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公益文化产品和服务。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委托生产等形式,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生产质优价廉、安全适用的公共文化产品,满足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要。加强公共图书馆藏书和数字资源建设。推进图书馆、群艺馆和档案馆建设,不断丰富电子图书、舞台艺术、知识讲座和影视节目等数字资源。到2015年,市图书馆藏书总量达到80万册以上,全市人均公共藏书达到1.2册以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组织好“三下乡”、“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公益性文化活动。推动“全民阅读工程”,组织开展“书香机关”、“书香企业”、“书香家庭”创建活动,办好“韶城书香节”,打造“韶关大讲坛”品牌。加大“农家书屋”工程实施力度,到2015年,农家书屋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

  2、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探索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壮大发展现有文化产业,培训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业在全市服务业所占比重,使文化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鼓励和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在市区规划建设粤北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建成岭南元素突出、粤北特色鲜明、韶关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风情浓郁,集文化、教育、旅游、休闲、创业、博览、商业、服务、交易、艺术表演为一体的复合型大型文化社区。创新发展思路,加速全市文化资源、生态资源与旅游开发的对接,把全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现实的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在各县(市、区)建成一批旅游文化项目,大力推动大南华文化创意产业园、丹霞山文化产业园、乳源瑶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中国(翁源县)兰花博览中心等项目建设,形成全市旅游文化的整体规模效应,开发和发展旅游文化产品和旅游文化服务,走出一条韶关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子,促进全市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力争到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5%。

  3、提升文化品位。

  从打造城市风貌出发,在“创卫”、“创园”的基础上,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区域文化中心为载体,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打造文化品牌。继续抓好禅宗文化、丹霞文化、客属文化、珠玑文化、名人文化、史前文化、红色文化、矿冶文化等特色文化的挖掘、整理和提升。积极开发体现韶关文化底蕴、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演艺、节庆等旅游文化产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加强以粤北采茶戏、“拜盘王”、“香火龙”、瑶族刺绣为代表的一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建立完善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档案,开展韶关古籍保护和数字化建设。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水平,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4、优化人文环境。

  按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总体目标要求,围绕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制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合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大力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以韶州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为底蕴、以现代文明素质为特征的新时期韶关人文精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窗口、文明家庭等基础性的全民创建工作。加强现代公民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强化公民的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推动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进一步提高社会文明水平。培育倡导科学精神,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九)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幸福美好韶关。

  民生问题是韶关当前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十二五”时期,要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及转移就业,不断提升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提高农村劳动力工资性收入。落实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性收入,逐步扩大扶贫开发范围,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保持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完善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公务员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公务员激励和保障机制,健全宏观调控机制,逐步实现收入分配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深化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适当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制度以及工资指导线制度,构建和完善企业与职工内部协商制衡机制,实现职工工资稳步增长。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把劳动者收入的增长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完善工资指导线、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信息指导等宏观调控制度,提高企业职工收入和福利水平。

  改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改善贫富差别,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健全企业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欠薪保障制度,严格执行工资支付失信惩戒制度,加大对拖欠和克扣工资行为的执法监督检查力度。

  2、积极扩大就业。

  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促进体系。实行就业优先战略,构建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建立健全公共投资带动就业增长机制,把促进就业与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双转移”战略有机结合,努力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税收、金融等就业援助政策。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实施城乡劳动者就业扶持政策普惠制。重点解决三类人群的就业问题,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扎实开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活动。落实稳定农民工就业各项政策措施,健全服务、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机制。实施城乡就业援助计划,加强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建立和完善就业援助办法。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创建活动,总结推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模式。全面推进农民工积分制进城入户工作,推动优秀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到2015年,力争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8万人,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调整优化就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就业。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增加就业机会,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拓展不同产业的就业空间。大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完善创业政策,让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进一步加强区域劳务合作,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加强企业用工服务,努力保障本地企业用工需求。加快完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网络,破除影响城乡劳动者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劳动者合理有序流动,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完善就业失业登记凭证管理制度,切实掌握就业信息和动态变化。健全人力资源调查统计和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准确掌握全市人力资源、就业和失业人口的总量和结构。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对失业源头进行及时合理调控。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健全职业培训制度,提升普惠制就业培训能力,建立健全劳动预备制度,加强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升劳动者就业素质。稳步发展技工教育,打响“韶关技工”品牌。加快推进省市共建粤北现代技工教育基地建设,逐步建立起适应全市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技工教育与职业培训新体系。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创新送教下乡、送教进厂、校企合作等培训方式,开展“订单式”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素质。加强公共培训体系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实施大规模干部培训计划,着力解决干部知识与年龄同步老化的问题。强化在岗人员的就业能力培训,增强劳动者的可持续就业能力。加强对职业培训的规范管理和市场监督。力争到2015年,全市累计完成25万人次参加各工种和各层次的培训及技能鉴定。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