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韶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市政府工作要点》的通知

韶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市政府工作要点》的通知
(韶府〔2011〕2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中省驻韶有关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九次全会部署,完成市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各项任务,确保实施“十二五”规划、建设幸福美好韶关开好局、起好步,市政府制定了《2011年市政府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以下要求,认真抓好落实。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级、各单位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举措,锐意进取,真抓实干。要以对人民、对韶关高度负责的精神,主动服从、服务全市发展大局。要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精心安排,全力以赴抓落实,努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大力争创发展新优势,开创跨越发展新局面。

  二、明确任务,形成合力

  《2011年市政府工作要点》中所列责任单位为各项工作的牵头主办单位。各责任单位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要敢抓敢管,善抓善管,落实负责,恪尽职守;对推进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困难要及时组织研究,及时推动解决;对涉及多个单位的重要问题,要主动沟通、主动协调,不推诿扯皮,不揽功推过,在落实各项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协办单位要服务大局,积极支持、主动协调、密切配合责任单位做好工作。

  三、跟踪落实,务求实效

  各级各单位对工作要点中涉及的任务,要结合实际,分解任务,制订工作方案,提出具体实施的目标、措施和时限,建立健全抓落实的机制,把责任落实到人。责任单位要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市政府办公室要加强督促检查,对进度不快、工作措施不力的单位,要及时督办,限期整改,促进各项工作落实。市监察局要加强对工作落实情况的效能监察和监督检查,及时通报情况,并作为绩效考评的主要依据。每季度结束后10天内,各责任单位要将有关工作落实情况书面上报市政府分管领导和市政府办公室督办室,2011年12月中旬前报送全年工作情况,同时抄报市委办公室督查室。

  附件:2011年市政府工作要点

韶关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四月六日

  附:
  2011年市政府工作要点

工作目标与主要任务

责任

单位

责任人

一、经济贸易方面(共63项)

1、加强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强化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管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2%、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1%、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44%。

2、全力争取更多的中央投资和省专项资金,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力争全年突破500亿元,完成重点项目投资217.6亿元的任务。建立“一个项目一个责任领导、一支服务队伍”机制。加快韶关核电、韶关机场、韶关至贺州铁路、华电韶关(南雄)热电冷联供、国电粤华韶关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以及省、市重点预备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早日获批,早日动工建设。

3、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牵头组织培育更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优势传统产业、现代农业项目进入省现代500强项目计划,加快推动已列入省现代500强项目的落实。积极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施新兴产业倍增工程,大力培育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相关政策措施,谋划产业关键技术、核心重大项目并积极推进。

4、推进乳源、始兴南岭山地森林生态及生物多样性功能区生态发展试点县工程,加快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

5、做好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工作,推进市区“油改气”工程。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发挥市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协助相关部门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6、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完成经济、社会、文化体制改革各项任务,力争在创新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积极推进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投资环境。重点推进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五项重点改革。

7、完善《县域落实科学发展观考核办法》,加强对县域发展的指导,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富县强镇和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力争壮大县域经济取得新突破。抓好乳源大部制、南雄省财政直管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8、促进区域总部经济的发展。积极组织参与省面向大型央企的重大招商活动。积极开展与省大型企业的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谋划重大合作项目。

9、加快钢铁及有色金属产业招商,到2011年底引进项目实际到位资金3亿元以上。

发改局

李维员

1、抓好工业经济运行监测调节,强化生产要素保障。落实市领导和市直部门挂点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加强对企业的综合协调服务。力争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

2、实施传统产业提升工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研究制定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方案,认证筛选1-2个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开展转型升级示范带动,做好年初、年中、年底等各阶段向省报告工作,并做好迎接省专题检查的准备工作,力争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3、积极实施产业集聚工程,引导各类产业向资源比较丰富、产业基础比较扎实的地区聚集,着力培育钢铁、铅锌、铝箔、烟草、玩具、装备制造、汽车配件、精细化工等产业集群。

4、实施新兴产业倍增工程,大力培育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5、提升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质量。认真研究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产业转移工作的若干意见》(粤府办〔2010〕61号),加强分类指导,加快推进4个省级产业转移园建设;同时,做好迎接省政协委员对园区视察的准备工作。重点强化东莞(韶关)、东莞大岭山(南雄)产业转移园建设,做大机械制造、精细化工主导产业。

6、围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开展产业招商,突出招大引强,积极组织参与省面向国内民企100强、大型央企的重大招商活动,力争全市承接产业转移到位资金120亿元以上,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7、切实抓好节能降耗。建立市淘汰落后产能协调机构,制定全市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组织企业大力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强化对节能工作的监督管理和日常监测,认真组织开展对各县(市、区)政府和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考核,做好迎接省对我市的节能考核工作。

8、落实扩大消费需求政策,力争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9、组织实施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加强物流平台建设和重点物流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区域物流中心建设。积极争取省的支持,力争2012年底前我市列入广货国际采购中心的布点范畴,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

10、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实施民营企业素质提升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积极培育省民营(中小)企业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组织实施一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项目。加快打造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拓宽民营经济的融资渠道,帮助民营企业加强技改与自主创新,加快推进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民生创业园等创业载体配套设施建设,打造中小企业“孵化器”,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1、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突出抓好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装备制造数字化、清洁生产信息技术应用和节能减排信息技术应用等示范工程。推进无线城市建设,推动无线宽带业务在政务、商务、生产和生活等领域的深入应用。

12、加快机械装备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招商,到2011年底引进项目实际到位资金3亿元以上。

经信局

刘德泉

1、进一步完善科技企业创业园(孵化器)的软、硬件设施,规划科技企业创业园三期建设方案,加快科技项目的扶持和孵化步伐。推进我市省级高新区的建设,扶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我市组建技术研究院和育成中心,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

2、组织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民营科技企业。加强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抵扣自主创新政策的宣传和引导,并协调政策的落实。建立健全产业技术服务平台,推动专业镇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液压机械装备产学研创新联盟的行业技术服务平台作用,制定实施液压机械装备产业技术路线图。

3、加强产学研合作,组织企业引进科技特派员,组织企业申报科技计划项目,组织高校、企业互访,推动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资源在高校、研究院所与企业间流通。

4、抓好科技节能减排科技项目示范。

5、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积极推动、引导企事业单位开展专利申请,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普及工作。

6、加快引进科技成果、科技企业和科技项目。

7、启动我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项目建设,增强防震减灾能力。

8、加快电子信息产业招商,到2011年底引进项目实际到位资金2亿元以上。

科技局

张才明

1、全面加强国资监管基础工作,健全国资监管制度,构建现代企业架构,确保市属国企利润大幅增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着力提升国资系统投融资能力。围绕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的国有资产运作思路,指导韶铸集团做好上市前期工作,促进国有资本逐渐向证券化迈进。

3、巩固完善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切实做好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和企业经营者薪酬的核定、奖励工作。

4、推进东南轴承股权公开挂牌转让等项目的实施,促进企业产权多元化。

5、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力度。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推动国企改革重组,完善促进发展的体制机制。

国资委

高冬瑞

1、加快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着力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产业,推动利用外资增速提质、对外贸易增量促优、口岸建设有新突破,全市实际吸收外资增长12%、出口增长13%。

2、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提高招商成效。认真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制,加强目标考核。着力抓好重点产业招商。精心策划和办好我市各类主题招商活动,积极组织参与省面向世界500强企业等重大招商活动。深化区域定向招商,引进外资着眼于巩固港台、发展日韩、开拓欧美。大力拓展招商网络,积极开展专业团队招商、中介招商和委托招商。坚持走质量招商之路,拟订质量招商工作意见,在引进优质项目上取得新成绩。

3、狠抓项目推进落实,实行领导挂点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加强对签约项目、开工项目的协调服务,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开工投产率。

4、培植和壮大外贸经营主体,加强出口品牌培育工作,推进加工贸易扩大内销和转型升级,扶持鼓励我市企业进口急需的关键设备和原材料。扶持推动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升对外经济合作水平。

5、启动粤北国际物流中心项目建设,提升铁海联运质量。推进口岸大通关建设,提高口岸通关服务水平。

6、加快化工产业招商,到2011年底引进项目实际到位资金2亿元以上。

 

 

 

 

 

 

 

 

 

 

 

 

外经贸局

 

 

 

 

 

 

 

 

 

 

 

 

王克勇

1、抓好安全生产,杜绝人为责任事故,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确保深圳“大运会”和“2011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等重大活动保电万无一失。

2、完成城乡电网建设投资9.7亿元。

供电局

主要

负责人

1、加快省级产业转移示范园和省级韶关高新区建设发展,确保全年主要经济指标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5%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以上,外贸出口增长15%以上,力争园区率先跨越发展。

2、抓好园区扩园工作,增加承接产业转移用地范围,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

3、提升招商引资质量,打造特色产业园区。招商引资总额增长10%以上,实际到位资金增长20%以上,投资强度达120万元/亩。比亚迪、汉鸿项目首期投产,生物制药基地进展明显,装备机械、生物制药等产业加快发展。

4、继续完善园区路网、管网等基础设施,提高产业承接能力。加快高新技术园区的规划建设步伐。基本完成甘棠环保涂料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沐溪新323线主干道路50%工程建设。加快阳山二期征地拆迁进度,解决好征地拆迁历史遗留问题。加快园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确保沐溪文化广场建成投入使用,一个污水处理厂建成试运行,两个污水处理厂完成土建工程。

5、健全园区生产性服务平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园区创新服务体系。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华南理工大学韶关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建成投入使用,促进产学研合作。

6、认真研究、推动园区申报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循环经济工业园。

            

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

 

 

 

 

 

 

 

 

 

 

 

 

 

 

钟裕荣

1、完善《韶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全面推进旅游“二次创业”,整合全市旅游资源,构建大旅游格局,发展大旅游产业,着力打造全国生态旅游休闲重点地区,确保全市接待游客人数增长15%、实现旅游总收入增长20%。

2、全力承办好“2011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有关工作。

3、以大规划、大投资、大营销、大整治、大配套、大整合理念,引进若干战略投资者,加快以大丹霞、大南华、大南岭、大珠玑和世界过山瑶祖居地为重点的旅游景区建设,编制实施《韶关市旅游交通规划》,着力推动生态休闲、户外运动两大基地建设,打响“丹霞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和“禅宗文化圣地”两大品牌,提升旅游资源开发水平,推动旅游业提质升级。力争创建3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新增3家五星级标准酒店。

4、加快省市共建旅游信息化示范区建设,建设全市旅游咨询服务网络,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城市旅游功能完善。

5、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服务、咨询、师资三支队伍。大力开展旅游培训和旅游技能服务竞赛活动,选拔一批政务导游、优秀导游。

6、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强化统一宣传措施,更加有效地推动城市形象和旅游产品的整体营销,打造一批旅游精品线路。

7、深度研究、科学包装民族民俗和地域文化产品,推进区域旅游文化中心建设,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

8、协助推进南华寺沿106国道至丹霞山的农业生态旅游以及乳城至桂头农业休闲旅游带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向农村延伸,引导乡村游做大做强。

9、鼓励支持旅游商品开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大力发展旅游购物市场,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旅游商品购销(集散)中心。

10、加快旅游产业招商,到2011年底引进项目实际到位资金2亿元以上。

旅游局

主要

负责人

1、加强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规划、开发、利用和营销工作,建设大丹霞旅游经济试验区,加快打造国内热点旅游景区,力争接待人次、旅游收入均增长15%以上,省外游客增长达20%以上。

2、规划建设景区绿道网络工程、巴寨等新景点开发工程、丹霞山文化产业园工程,以及数字景区工程,建设精品化景区。

3、大力推进文化旅游、森林生态旅游、科普旅游、自驾车旅游、户外运动等基地建设,打造一台“神奇丹霞”演出节目。

4、推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生态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加快全国生态旅游休闲基地和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建设。

5、协助办好“2011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主会场相关工作。

        

丹霞山管委会

 

 

 

 

 

 

 

 

黄大维

二、农业农村方面(共32项)

1、落实惠农支农政策,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强化技术服务,稳定粮食生产,加强“菜篮子”建设,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着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建设全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确保农业增加值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5%。

2、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加快粤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省市共建粤北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粤台(韶关)农业合作试验区、广东省现代农业100强项目示范区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华南大宗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建设,大力改造提升优势特色农业,积极培育休闲观光农业,着力推进高效生态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力争每个县(市、区)打造一个1000亩以上的精品园区。

3、大力发展、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新增5家省级示范合作社、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力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零的突破,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增长10%、产业化组织带动紧密型农户数增长5%。

4、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质量溯源管理和标准体系,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培育一批特色农业品牌。

5、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工作。

6、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大对农业水利设施、农业科技进步等方面的投入,新增标准农田3万亩以上;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及病虫害防治,提高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

7、抓好扶贫开发工作,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确保今年全市80%以上的被帮扶人口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上,被帮扶村的落后面貌有明显改观,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以良好的工作成绩迎接省人大代表的检查,并争取在省扶贫开发“双到”专项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8、协调落实十项农民福祉工程,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推进新农村建设。完成1万户以上农村住房改造。

9、加快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产业招商,到2011年底引进项目实际到位资金2亿元以上。

农业局

李卫忠

1、抓好政府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工作的落实,做好粮食收购工作和军粮供应管理工作,推进市成品粮油应急储备加工基地等粮油仓储设施建设,健全粮食流通监管体系,确保粮食安全。

2、推进粮油市场监测预警机制建设,全力做好粮油市场保价稳供工作。

3、扶持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强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发展壮大粮食流通产业。

粮食局

蒋友明

1、加强造林绿化工作,抓好“封山育林”工程和9个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面消灭宜林荒山,提高林分质量;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以及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建设200个“万村绿”工程示范点;加快林业生态县和森林生态市的创建。

2、研究提出非宜林土地退出办法。

3、大力发展竹子、良种油茶和珍贵树种等特色林业产业;积极推进以木材加工、经济林产品、森林旅游、林木种苗花卉、中药材种植业为重点的林业产业开发,加快推进林业资源产业化,发展现代林业,着力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进一步提高林业经济贡献率,加快建设林业经济强市。

4、坚持依法治林,认真落实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加强森林防火和林地林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5、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基层林业管理与服务网络建设,完善林业要素市场,规范林木资源流转,全面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探索开展森林保障业务,确保各项配套改革落实到位。

6、全面完成652 户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

7、启动山子背珍贵树种苗圃示范基地建设。

林业局

 

罗育平

 

1、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对我市水利建设给予大力支持。

2、认真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

3、推进县城以上及重点镇防洪排涝灌渠改造建设,改善农田水利设施;积极吸引和鼓励农民建设小微型水利设施,兴办农田水利。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

4、完成省下达计划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

5、抓好水库移民区发展,加强中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工作。

6、抓好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的落实,加强全市防汛防旱防风减灾工作,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

7、加快重点水利项目建设进度,汛期前基本完成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要形成防洪能力。

8、推进水管体制改革,完善大中小型水库、排灌站和灌区等水管单位管理体制,抓好山塘、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9、做好河道采砂招标管理及日常执法工作改革。

水务局

马水源

1、加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仁化、乳源探测基地建设;完成中小流域山洪灾害防治工程气象建设任务;建立北江流域气象数据共享平台,全面提高服务水平。

2、进一步扩大气象服务范围。及时做好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预警工作;发挥农村气象信息服务体系作用,加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和交通气象信息服务工作;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气象局

林杰荣

1、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步伐,提高服务“三农”水平,做好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保障供应工作,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力争供销社商品经营总额增长12%以上。

2、加快“新网工程”建设,新增连锁网点40家;抓好农产品“平价商店”试点建设,推进农超对接。

供销合作联社

黎启民

三、城建交通方面(共51项)

1、编制实施《小岛片区旧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科学谋划和推进小岛片区改造。

2、在《韶关市西联芙蓉新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新城开发建设规划调整和整合,7月底前完成规划成果。

3、加紧编制《韶塘路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燃气工程规划》、《城市道路红线规划》和《韶关市区关键节点交通整治规划》,年底前完成最终规划成果。

4、启动《西河旧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十里亭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编制工作,年底前完成初步规划成果。

5、组织开展2个中心镇控制性详细规划、2个市区周边镇总体规划、2个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规划和50个省市级试点村的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引导县(市)编制完成10个建制镇规划。

城乡规划局

文超祥

1、加快推进原曲仁矿棚户区改造,开工首期1500户安置房建设,力争年底完成工程量的50%;启动棚户区改造二期建设工程,力争完成招投标并开工建设。抓好天子岭二期廉租房建设,确保240套廉租住房年底前竣工并交付使用。

2、建立韶关市绿道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快推进市区绿道建设。

3、推进建筑节能,启动1-2个大型公共建筑或办公大楼建筑节能改造。

4、制订出台《韶关市建筑工地泥头车管理试行办法》,健全泥头车管理长效机制。

5、加大房地产市场运行监测和监管力度,健全商品房和存量房合同备案制度,促进物业管理规范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6、抓好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建设试点工作,加快村庄整治,创建20个市级和100个县级整治示范村,建设一批具有粤北山区特色的宜居村庄。力争创建宜居城乡工作走在全省山区市前列。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梁韶灵

1、全面提升城市信息化管理水平,优化城市环境。完成“仙桥古渡”和“客家源流”等项目建设,有效增加市区公共休闲空间。

2、开展城区和各主要出口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重修城市灯色景观,完善道路绿化。

3、做好以市政府名义参加第八届中国(重庆)国际园林博览会相关工作。

4、加快推进省道248线韶关市区过境段改线乐村坪支线工程(东环路)建设。

5、加快推进林桥坑排水渠二期整治工程建设。

城市综合管理局

周伟源

1、完成芙蓉生态商贸城的招商工作,启动该项目的开发建设,推进五星级酒店及消防、道路、绿化等配套公共设施建设。

2、完成芙蓉大道南段建设,加快推进滨江路建设,启动芙蓉隧道等工程建设,协助全线动工建设芙蓉大道北段。

3、根据新城开发建设需要,积极开展融资工作,落实好各商业银行贷款,争取发行企业债券或准市政债券,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新城开发建设。

4、协助完善芙蓉新城规划,做好相关项目规划定点及控规编制。

5、协助完成新城的征地收尾和安置工作,协助制定土地报批置换方案,保障新城重点项目用地。

城投公司

刘 波

1、积极参与粤东西北交通建设大会战,全力推进广乐高速公路韶关段建设,全年完成投资35亿元。继续做好汕昆高速公路翁源段、粤湘高速公路韶关段的各项前期工作,力争大广高速公路新丰段年内动工建设。

2、做好北江航道等级“五改三”的后续工作,推进白土宏德码头项目建设。

3、启动“韶关市交通枢纽服务中心暨粤北交通(信息)指挥中心”建设,推进芙蓉新城客运综合枢纽、韶关南汽车客运站、公交首末站等站场建设。

4、推进有条件的大自然村及具有完善路网功能的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建设,建成一批乡镇客运站场,基本实现全市镇级有站、符合通客运班车条件的行政村100%通客车和100%有候车亭的目标。

交通运输局

沈明祥

1、加强通航管理,提高事故预防和抢险救援能力。加强船舶、船员管理,做好船舶检验工作。

2、做好危险品运输安全监管工作。

海事局

胡小忠

1、协助编制完成《韶关市航运发展规划》。

2、抓好航道、航标、船舶的维护保养工作,继续深入抓好航道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

3、抓好北江航道“五改三”工程的落实。

航道局

曾祥辉

1、完成国道106线曲江转溪至大宝山隧道段、国道107线小塘至莲塘坳段、省道245线翁源坝仔至六里段、省道347线新丰县梅坑镇圩至黄泥塘段路面大修工程。

2、完成省道246线河塘至先刂鸡坑段二期改建工程路面主体工程。

3、做好国道323线乳源上围至清远交界段、省道248线韶关冶炼厂至曲江转溪段路面改造大修工程前期准备工作。

公路局

沈学柏

1、实施新修编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完善土地利用计划与建设项目预审管理制度。科学安排“十二五”规划主要投资项目用地计划,优先保障重点建设项目和重要民生工程的用地。加快用地报批,做好内河核电、广乐高速、深湘高速、韶柳铁路、比亚迪、汉鸿木业、甘棠化工、大丹霞、大南华文化旅游等项目用地报批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2、深化征地制度改革。依法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

3、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做好2010年度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确保通过省政府的检查验收。建立健全动态巡查检查考核机制,严厉打击各类土地违法行为,强化土地执法问责。

4、稳妥推进“三旧”改造,加快完善历史用地手续报批,重点抓好市区万紫千红等条件成熟的示范点项目和各县(市、区)确定的2到3个示范点项目。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重点加快原曲仁矿棚户区改造项目增减挂钩工作。

5、认真抓好耕地保护工作。严格执行新用地规划,把好用地预审关,落实“先补后占、占一补一”,做到补充耕地与各类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的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加快推进耕地开垦工作进度,确保完成省下达的耕地开垦任务。

6、会同林业局研究非宜林地转为非林业用地再转为开发区用地的可行性及具体办法。

7、加强矿政管理,集中查处整治重点矿区,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加快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推进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和强势矿种集中,积极争取在韶关设置稀土等矿种采矿权。抓好市县两级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和报批工作。研究提出建立政府矿产资源运作平台的方案。

8、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全面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加强对重特大地质灾害危险点的监测和治理,建立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积极争取和落实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全面完成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 建设和“每年搬迁不少于10%”的治理任务。

9、抓好基础业务建设,进一步完善土地使用权“网上交易”机制和采矿权“招拍挂”制度,抓好国土资源“一张图管地”制度建设,做好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

10、加快物流产业招商,到2011年底引进项目实际到位资金2亿元以上。

               

国土资源局

 

 

 

 

 

 

 

 

 

 

 

 

 

 

 

刘杰

1、编制完成并实施“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加快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2、加强减排工作,开展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确保完成省下达的减排任务。

3、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组织开展重金属污染场地的综合整治与修复试点示范工程,推动粤北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加快建设。

4、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把好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关,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格控制耗能大、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项目。进一步提高环评和审批工作能力,努力破解环评和报批难题。

5、开展环保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推进重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指标在线监控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健全环境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制度,坚决防止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

6、加快推进各类工业园区和重点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

7、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开展乡村“清洁美”工程,加快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问题。

8、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局

张中坚

四、财政金融方面(共13项)

1、强化增收节支,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和重点支出需要,确保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

2、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的优先方向,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的比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大力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落实我市《关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意见》,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长效机制。

3、积极运用财政手段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安排现代产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6000万元,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落实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扩大内销的财政政策。落实扶贫开发“双到”专项资金2000万元。

4、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提高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细化完善公共财政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积极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编,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制度。提高公共资产和公共资源管理水平和效益。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加快推进预算公开工作。

财政局

林 嘉

1、加强对我市重点税源行业、企业的分析,及时向市政府提出有关建议意见。

2、进一步加强组织收入工作。落实收入目标责任制, 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严厉打击偷、逃、骗、抗税行为,积极清理欠税,确保完成今年地税和国税收入任务。

3、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税收政策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工作,全力建设12366纳税服务热线。

4、积极稳妥推进耕地占用税征管职能划转地方税务部门的“两税”征管职能接管工作。

地税局

国税局

王中高

曹政生

1、加强资本市场工作,引导培育优质企业改制上市,力争国有控股企业、中小企业改制上市融资有实质性突破。

2、进一步健全政银企联席会议制度,促进银企有效对接,引导金融机构有效增加信贷投放,促进信贷平稳增长。

3、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吸引金融机构进驻,加快金融创新发展。

4、努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发挥好扶持中小企业融资专项资金、中小企业金融指导员和小额贷款公司的作用。协助引导金融机构与莞韶公司、城投公司等投融资平台加大合作,完善投融资体制。发挥政策性担保公司作用,扩大融资规模。

5、抓好“三农”金融服务创新工作。推进农信社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引导、协调金融机构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金融服务,加强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

金融工作局

曾宪乐

五、社会事业方面(共114项)

1、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实现今年全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覆盖率达60%,完成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总量的80%,完成20个镇(街)“教育创强”任务。                                  

2、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坚决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借读生借读费。确保100%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初中生和小学生以县(市、区)为单位的年辍学率分别控制在2%以下和0.2%以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新增教育投资要向农村和社会薄弱学校倾斜,积极开展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建设和“千校扶千校”活动,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农民工子女积分入学工作。

3、巩固提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成果。今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1%以上。加强普通高中内涵建设,完成今年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和9所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任务。稳定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完成今年1.35万人的招生任务。

4、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力争3-5周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8%。加强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培育民族教育办学特色。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支持韶关学院、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韶关广播电视大学围绕各自的发展目标,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

5、围绕芙蓉新城建设,在引入社会资本办教育方面取得突破。

6、与人社局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推进教育资源整合力度。

7、落实国家统一考试管理责任制,严格抓好各类考试管理。继续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

               

教育局

 

 

 

 

 

 

 

 

 

 

 

 

 

 

 

林添海

1、落实《韶关市贯彻〈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实施意见》要求,努力建设区域文化中心。

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成市属文艺演出团体改革任务。指导各县(市、区)做好电影公司改制和文艺演出团体改革工作。

3、围绕文化公共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并取得明显进展。

4、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市新图书馆、新文化馆场馆建设;指导各县(市、区)加快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区)文化室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实施和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和农家书屋等国家、省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完成省下达的公益电影放映任务。

5、积极参与配合纪念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等活动,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创作生产一批主题鲜明、深受群众欢迎的优秀文化产品。配合做好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相关工作。

6、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启动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继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支持保存较完整的古民居群申报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鼓励支持创作文艺精品。

7、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指导和支持市生态文化创意园、大南华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芙蓉新城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国(翁源)兰花文化创意产业园、丹霞山文化产业园、乳源瑶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等项目建设。加大对外文化交流力度,提高韶关文化的影响力。

                

文广新局

 

 

 

 

 

 

 

 

 

 

 

 

 

 

 

 

何正平

1、深化栏目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和薪酬制度改革,增强广播电视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2、加快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加快手机电视和集视听新媒体功能于一身的《韶关民声网》等新兴媒体建设。全面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制作、播出和传输,提高节目制播质量和水平。

广播电视台

李继光

1、推进省市共建粤北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工作。实施“名院、名科、名医”和中医药强市战略,做好专科杰出人才、卫生10项重点工程和13个重点学科、33个特色专科发展专项计划。

2、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确保完成三年医改任务。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今年全市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工作。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提高保障水平,参合率达99.9%。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继续实施以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为切入点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工程,大力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今年健康档案建档率城市居民达70%,农村居民达50%。

3、围绕芙蓉新城建设需要,努力在引入社会资本办医院方面取得突破。

4、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健康教育等工作,切实做好免疫规划控制疾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的防控防治,推进妇幼安康工程建设,继续组织实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 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增强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5、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开展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工作,加强病媒生物防制管理;认真组织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农村改厕项目;积极组织开展全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加强组织协调开展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工作。

6、加快医药产业招商,到2011年底引进项目实际到位资金2亿元以上。

卫生局

邓小杰

1、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完善城乡体育基础设施。

2、加快创建户外体育运动基地,举办韶关市第四届徒步穿越丹霞山活动等户外体育运动。

3、深入开展体育“创先”工作。

4、组织实施《2011-2014年韶关市业余训练规划》,举办2011年韶关市青少年锦标赛,组队参加省青少年锦标赛、冠军赛,争取取得优异成绩。

5、抓好体育彩票销售管理,全市完成1.2亿元以上体彩销售任务。

6、协助做好参加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乳源代表队相关工作。

体育局

何著东

1、全面加快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建设。积极开展综合改革示范县(市、区)、乡镇(街道)创建活动,在全市30个村开展体现男女平等的计划生育村规民约的修订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基础群众自治试点工作。全面完成省下达的人口计划任务,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力争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6‰以下,实现“2011年全市政策生育率增幅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全市人口计生工作在全省地级市排名同比有进步,力争进入全省先进行列”的工作目标。

2、深入开展创建“两无”和“优质服务先进单位”两项活动,继续落实县、镇、村三级人口计生工作例会制度和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加强对人口计生工作基础相对薄弱、人口计划执行难度大的县(市)、镇(街)的指导和督查。推进技术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力争始兴县、南雄市创建“全国人口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翁源县、乐昌市、新丰县创建“广东省人口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翁源县、乐昌市力争晋升为省一类地区管理单位。

3、提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完善基层流动人口工作网络和制度,开展全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专项活动,推进流动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建立“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的工作机制。

4、完善和落实计生利益导向机制。做好城乡各项普惠政策与计生政策的衔接和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计生奖励政策实施方案落实工作。

5、健全人口计生综合治理机制。深入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治理工作。改革考核办法,加强计划生育兼职单位履行职责考评。

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邓阳秋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立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管理等激励政策机制。

2、做好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2.8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万人,确保在省的考核中取得好成绩。加快推进农民工积分入户城镇工作。

3、落实省市共建粤北现代技工教育基地项目建设。走质量办学之路,加大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加快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

4、完善和落实积极的促进就业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的就业工作。抓好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和浈江区、仁化县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示范基地建设,完善四级公共就业保障服务体系,确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3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5、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落实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险新政策,扩大新农保试点范围,确保今年底全市新农保覆盖面达到60%。力争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76%,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6.9万人,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达到92.5%。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试行办法。继续完善生育保险政策,出台新生儿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加快解决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问题。推进我市失业保险基金扩大支出范围试点工作。落实国务院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率达92%。

6、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和人员聘用工作。不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建立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机制。

7、扎实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全面实施绩效工资。

8、实施富民计划,健全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的长效机制,建立最低工资与经济发展和物价调整联动机制,增加城乡居民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温新才

1、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成10个灾害易发频发乡镇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建设。落实五保供养政策,确保按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60%确定供养标准,建立五保户定期送医送药上门制度。建立低保标准科学调整机制,将年收入1500元以下的农村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做好社会临时救助工作,完成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规划项目建设。

2、继续开展争创第九届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城活动,力争实现“保一争一”目标。扎实做好各项优抚工作。

3、完善社会福利体系。加快市福利院儿童福利大楼的建设,确保6月1日前建成投入使用。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试点工作。健全完善慈善机构建设,组织韶关市十大“慈善之星”评选活动。

4、完善社会事务管理体系。切实加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村、居委会规范化建设。加快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完成5个“强居促和谐”社区和24个“强村促稳定”村委会建设任务。

5、做好区划地名工作。完成市区地名规划编制工作。完成省级湘粤线郴州-韶关段、地(市)级韶惠线和5条县级行政区域界线的联合检查,重新勘界测绘翁源-曲江段县级行政区域界线。

6、做好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确保在4月底前全面完成。

7、组织好第二届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

8、做好全省“十一五”殡葬管理工作目标考核迎考工作。

9、加快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工作和撤镇设街工作,积极稳妥地把符合条件的县(市、区)政府驻地镇改设为街道办事处。

民政局

龙勇文

1、认真做好“五五”普法工作总结表彰和“六五”普法的启动实施工作。继续推进“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

2、贯彻落实《人民调解法》,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加大安置基地建设,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教育帮扶工作;加快社区矫正工作进度,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建设,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3、抓好法律服务工作。加强律师行业规范化管理。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建立健全司法鉴定综合评价体系,提高司法鉴定能力。

4、抓好法律援助工作,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

司法局

周正祥

1、深化预算执行审计,把政府性财政资金纳入预算审计范围,强化财政转移支付和部门预算执行向基层延伸的审计。

2、完成财政决算审计,审计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3、密切关注税收征管情况,加强税收审计。

4、加强民生资金和重点民生项目审计。

5、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

6、加强对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公司的审计。

7、加强对政府部门、政府融资平台的审计。

8、加强对政府部门下属机构的延伸审计。

       

审计局

 

 

 

 

 

 

 

凌振伟

1、充分发挥统计职能,帮助各县(市、区)找寻新的增长点,找到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有关建议意见。

2、围绕201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加强分析预警和统计监测。继续加强对园区统计工作的指导协调。进一步提高民营经济核算、科技统计质量和水平。

3、推进GDP核算下管和下算一级工作,重点实施好工业、能源、投资、服务业等专业的统计改革。积极推进基本单位名录库、企业一套表制度、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系统和联网直报系统“四大工程”建设。

4、完善市对县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考核指标数据的收集、审核和汇总,测算评价结果。

5、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后续工作。

统计局

潘 萌

1、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努力探索新途径新办法,按照“一岗双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五个一”制度,推动全市各级政府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

2、加强执法监察、廉政监察和效能监察。开展网络纠风和专项治理工作,加大对涉及民生突出问题的监督检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3、严肃行政纪律,规范行政行为,保障政令畅通。

监察局

主要

负责人

1、认真做好我市部分项目代表省参加第九届全国民族运动会的各项准备工作。

2、弘扬优秀文化,配合做好2011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筹备工作。

民宗局

赵卫东

1、加强因公出访管理工作。

2、加强侨法宣传,促进归难侨扶持工作,积极开展海外侨务工作,推进侨力资源服务韶关经济和社会事业建设。

3、加强与澳大利亚宝活市、韩国荣州市等友好城市的沟通联系。

外事侨务局

林 岚

1、按照市政府稳定物价工作部署,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4%左右,努力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2、落实2011年国家粮食收购价格政策和国家烟叶收购价格政策。

3、提高政府调控市场能力,加强价格调节基金征管,拓宽征收渠道,扩大征收规模,增加基金总量。

4、适时适度调整价费标准,推进资源环保价格改革,落实差别电价、脱硫电价政策。

物价局

刘伟聪

1、完成县(市、区)人防机动指挥所建设,启动韶关市人防预备指挥所建设;进一步完善防空警报网络建设。

2、推进人防机关“准军事化”建设向纵深发展,提高战时应对能力和平时业务工作能力。

人防办

赵明玉

1、坚决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督促企业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不突破省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

2、强化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等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继续实行重大隐患政府挂牌督办制度,加大事故问责力度。

3、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提升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抓紧矿山救援基地建设。

安监局

吴建文

1、切实履行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新职能,建立健全餐饮许可、监管、从业人员管理等配套制度。积极开展学校食堂、工地食堂、旅游景区餐饮服务单位等专项整治,提升餐饮服务业行业素质。

2、强化保健食品、化妆品、药品和医疗器械日常监管,提高服务水平。深化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继续整治市场表现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违规行为,提升药品质量安全水平。

3、落实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推进城市社区和农村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4、加强基本药物的生产、流通、使用、监管和分类管理,实行抽验全覆盖。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加强对基本药物使用的监测。

5、推动我市食品饮料、餐饮服务、医药产业发展,做好相关招商引资工作。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郭先桂

1、推进社会治安管理创新。认真开展春季攻势、“粤安11”专项行动,大力铲除“黄赌毒”,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群防群治工作,加大对互联网“虚拟社会”的管控力度,维护社会稳定。

2、全力做好“大运会”、省国际旅游文化节和庆祝建党90周年等重大活动安保工作。

3、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居住证“一证通”制度。

4、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完善公安业务系统建设,积极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加快实现派出所与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的信息联网。推进网上社区监控工作。

5、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强化执法监督,严格执法过错责任追究。不断深化警务公开,努力建立和谐警民关系。

6、牵头调研、制订整治市区交通秩序的综合方案和措施,着力解决市区堵车问题。

公安局

赖日先

1、深入开展“质量强市”活动,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推动企业培育和申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

2、完善公共技术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加快省级检验站建设,完成铅锌及钢材产品、粮油及制品、精细化工产品三个省级检验站的建设任务。全面启动“铅锌产品国家质检中心”的申报工作。

3、继续做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和保护工作,建立一批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引导企业申报、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

4、认真抓好食品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认真做好稽查、打假及举报投诉工作。

5、加强能源计量和工业计量管理,促进全市节能减排工作开展。加强标准化工作管理,出台技术标准化战略系列文件。

质量技术监督局

陈可志

1、加快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加大商标品牌信息披露,主动服务企业申报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

2、着力规范广告经营秩序,服务广告产业规模发展。

3、继续深化“红盾护农”战略。引导各地有特色的农产品地区注册地理标志。

4、强化监管力度,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工商局

王加林

1、起草出台法治政府五年规划。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指导督促及依法行政配套制度落实。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审查、报备工作。

2、提高行政复议效能,妥善解决行政纠纷。代理市政府做好行政应诉工作。

3、认真做好行政执法督察工作,严肃查处执法违法、违反行政执法财务制度和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规定的行为。

法制局

何超常

1、扎实推进“两集中三必进”工作。加强第五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后续管理工作,开展市级行政审批项目规范整合工作。研究建立行政审批事项动态评估、管理和调整制度,推行网上审批模式。推进行政审批事项集中管理,在重点项目建设和企业登记注册领域开展并联审批改革。

2、推进政府信息(政务)公开工作。 

3、推进电子政府采购平台建设。加强对常规货物实行网上定点采购,构建政府采购阳光平台。

行政服务中心

吴生祥

1、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和政务信息工作,提高办事办文办会的效率和质量。抓好重大事项和8件实事的督办工作。抓好《政府工作》的编纂。

2、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和体系,进一步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3、扎实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府网站资源的整合。

4、理顺土地储备管理体制,抓好土地储备工作。

政府办

王青西

六、8件实事

实 事 名 称

分管领导

主办单位

协 办 单 位

1、抓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

陈秋彦

韶关供电局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完成通自然村公路硬化400公里

邹永松

市交通运输局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实施韶南大道改造工程

尚 伟

市城市综合管理局

市财政局、市城乡规划局、市公路局

4、实施天子岭廉租住房二期工程

尚 伟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市财政局、市城乡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

5、健全完善我市四级公共就业保障服务体系

邹永松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财政局、市编办

6、建设“中华健康快车白内障治疗中心”

兰 茵

市卫生局

市铁路医院

7、推进教育创强工作,建成20个教育强镇(街)

兰 茵

市教育局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8、继续更新公交车(含购进新能源汽车)80辆,建设候车亭一批

邹永松

市交通运输局

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公共汽车公司



第 [1] 页 共[2]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