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11年大流通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
(淮政办发〔2011〕58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部省属驻淮单位: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大流通建设,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市场化、规模化、特色化的发展方向,围绕扩量提质、转型升级,优化空间布局,整合要素资源,加快培育大市场、着力搞活大商贸、努力构建大物流,稳步提高流通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力争将淮安建成长三角北部商贸物流中心。
工作目标:流通业完成投入300亿元,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204个;实现增加值19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14.5%;实现税收14亿元,从业人员65万人,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40家;商品市场年交易额达240亿元。
二、工作重点
加快推进以市综合大市场为重点的一批产品交易市场建设,以淮海广场中心商业区和水渡口中央商务区为重点的一批商贸商务集聚区建设,以市综合物流园为重点的一批物流基地建设。
(一)优化空间布局,做大做强产品交易市场通过打造“一综合、三集群、多特色”的空间格局,力争在市场建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一综合即:全力规划建设淮阴区火车站周边10平方公里综合大市场,打造长三角北部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商品批发及物流集散中心。三集群即:重点培育清浦区城南现代市场集群、开发区生产资料市场集群和清河新区、市经济开发区交界处综合枢纽市场集群。多特色即:积极引导洪泽水产市场、盱眙龙虾市场、楚州针织市场等一批特色专业市场做大做专,进一步放大特色资源优势。2011年,综合大市场完成详规修编,进一步确定市场功能分区和开发时序;确保“七通一平”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新建15万平方米市场用房,完成2平方公里开发任务。力争全市市场年交易额突破240亿元,其中,综合大市场年交易额超过15亿元,初步确立以综合大市场为核心,特色专业市场为补充的市场空间体系。
(二)增强商业辐射力,打造高品位商贸商务区根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着力打造市区“两主、十辅”商业中心。重点加快淮海广场中心商业区、水渡口中央商务区两个市级中心建设,进一步引进品牌项目、完善功能配套,将其打造成苏北区域性现代商贸商务集聚区;稳步提升市区现有7个区级商业副中心档次,在淮阴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规划新建三个区级商业副中心,带动整个区域消费的升级、提速。加快培育文庙新天地、大闸口美食一条街、台湾名品一条街、开发区魅力酒吧街、河下和码头古镇仿古商业街、铁山寺金陵天泉湖商业街、南京商茂龙泉湖商业街等一批特色商业街,进一步彰显淮安独特商业魅力。2011年,淮海广场中心商业区在完成东北片区开发的基础上,重点开发东南、西南片区,建设雨润中央新天地、苏宁大厦、茂业百货、颐高数码城、淮安龙游城等项目;进一步完善水渡口中央商务区配套功能,放大万达广场带动效应,集聚人气,增强商务承载能力,加快建设丰惠广场、万达环宇商业街、力宝广场、神旺商务广场、亿力未来城商业街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