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第三节 推进“三新”示范建设



  在保护农民利益不受损害,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有序推进“三新”示范建设,引导城乡资源向新市镇、新园区、新社区集聚,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科学布局、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资源要素更加集约高效利用,让更多人享受城市化的生活和服务。先期试点11个镇和50个新社区,同步建设10个与新市镇相配套的新型工业集中区。力争“十二五”期间初步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美”的新市镇体系。

专栏10  新市镇、新社区、新园区

新市镇: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服务中心,是功能完备的镇级城、联接城乡的卫星城、商贸繁荣的产业城。

新社区:核心是公共服务体系化、集中化,建设有齐全的水、电、气等基础设施,有规范的物业管理,有配套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的现代文明小区。

新园区:有效集聚土地、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的现代产业园区,是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的主阵地。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大农村建设投入,显著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重点加强农村道路升级改造,提高路网密度和通达深度,在所有行政村通公交基础上,推进公交向村组延伸;加快农村供水管网建设,推进区域供水进村进户,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推进天然气管道向农村延伸,确保每个新市镇用上管道天然气。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县乡河道和村庄河塘疏浚等重点工程。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城乡互联互通的通讯、宽带、有线电视等网络,实现城乡信息互动、共享。建设特色农村流通市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
  加强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引导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分配,不断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和教育发展水平。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普及社区卫生服务,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便捷化、可及性。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障农村市场安全。积极推进乡村群众文化中心和体育场地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实现村村(社区)建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健身场所。
  强化基层管理。加快撤村建居步伐,健全组织机构,转变工作职能,建立综合管理体系,加强村居综合服务中心等公共平台建设,提升社区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村级组织为民服务能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文明村(居)委会、文明农户”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全面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畅通农村信访渠道,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
  优化农村环境。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强化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立完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集中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提高乡镇污水管网覆盖率,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高度重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不断提升农村环境卫生质量。2015年,农村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100%,规模场粪便、污水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
  加强茅山老区扶贫综合开发。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和转移支付力度,坚持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第十章 建设绿色生态镇江



  坚持环保优先,注重资源节约。加强生态建设,强化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发展,实现低碳转型,显著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一节 加强生态建设



  建设国家级生态市。继续高标准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健全社会监督体系,重点实施一批生态市建设重大工程。建成国家级生态市。
  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加强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源地和重要山体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开展生态修复,确保全市受保护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超过17%,提升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保障城乡饮用水安全。建设长江湿地公园,加强长江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开发。
  实施绿色家园工程。建设沿江、沿河、沿路生态防护林等一批林业重点工程。加快丘陵岗地、荒山、荒滩植被恢复和废弃矿山复绿建设。围绕重点产业集中区,兴建绿化隔离带,形成生态安全屏障。加强村镇绿化建设,所有乡镇达到环境优美乡镇要求。2015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以上。

第二节 强化环境保护



  实施蓝天工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施清洁能源普及计划,推广清洁公交,倡导绿色出行,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开展工业企业废气、粉尘治理,加大化工企业偷排监管整治,全面禁止秸秆焚烧,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2015年,全市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3%。
  实施碧水工程。强化长江、内河、水库等城乡水体保护,确保水质达标。城市内河全面实施截污治理,完成古运河、运粮河等重点河流整治,继续实施乡村级河道塘坝清淤工程。加强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对太湖流域重点污染行业实现全面达标升级,对所有重点污染源实施在线自动监控。完善城乡污水处理设施,提高运行效率。建设一批氮磷生态拦截、循环水工程,改善水环境质量。2015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5%以上。
  实施清洁家园工程。大力提高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和可利用物资回收率,积极推进餐厨垃圾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确保医疗、化学等有毒危险固废物的专业收集、清运和集中处置,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100%。加强农村固体废弃物收集,实行市集中统一无害化处理,全面实施农村零星简易裸露生活垃圾堆填场环境整修和生态恢复。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加大放射源管理,重视和解决电磁辐射、电子垃圾、有机毒物等新环境污染问题。推进谏壁、高资、韦岗等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提升环境质量。

第三节 推进绿色发展



  加强节能降耗。强制淘汰耗能高、技术水平低的工艺和设备,做好电力、钢铁、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和重点能耗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建设、推广节能建筑和太阳能建筑,鼓励推广使用高效节能产品。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逐步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传统增长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变,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推广清洁生产,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大力推进重点企业通过ISO14000体系认证。建设镇江新区国家级静脉产业园等一批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推进工业生态化转型。完善生态工业体系,建设一批“零排放”示范工程。以粉煤灰、煤矸石、污泥、尾矿和冶金、化工废渣及有机废液综合利用为重点,推进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2015年,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超过70%。

专栏11 生态工业园〔eco-industry park〕

生态工业园是建立在一块固定地域上的由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形成的企业社区,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的第三代产业园区,坚持以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遵循“回收--再利用--设计--生产”的循环经济模式,着力于园区内生态链和生态网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从工业源头上将污染物排放量减至最低,实现区域清洁生产和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获取更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推进低碳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低碳发展引导,鼓励企业开发应用新技术,调整产品结构,争当低碳经济的执行者和引领者。加强低碳技术研究应用,推进低碳产业关键技术突破,促进资源向低碳产业集聚。加强低碳理念普及、推广,倡导低碳消费方式。推进低碳示范工程建设,选择1-2个省级开发区开展低碳示范试点,建设官塘新城等1-2个城市低碳生活示范区。
  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完善土地市场体系,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确保2015年耕地保有量240万亩。加强土地集约利用,严格建设用地投资强度控制标准,工业用地亩均投资强度不低于350万元。强化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整合重点地区、重要矿产资源的开发布局。积极申报建设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推动“城市矿产”资源的循环、规模和高值利用。严格岸线准入,实行岸线有偿限期使用,加强岸线资源整合,提高岸线利用效益。实施农业节水灌溉,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推广住宅用水中水回用,做好高耗水企业节水技术改造。2015年,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达到80%,万元GDP用水量120立方米以下。

第十一章 构筑现代化区域大交通



  以高铁、城际轨道、过江通道等多种区域大交通建设为契机,加强铁、公、水等多种运输方式整合,建立以重大功能性枢纽设施和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为支撑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提升区域交通枢纽地位,发挥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作用。

第一节 完善现代化交通路网体系



  公路。加快推进泰州大桥及接线、五峰山铁公大桥及接线、沿江高速等重点工程建设,构筑市域“三横四纵”高速路网,建成镇江主城绕城快速通道。加快实施104国道、338、238、241等国、省道干线公路改造升级,推进形成“五纵五横四射六联”干线公路网,2015年,国省干线公路全部达到一级以上标准。构筑镇江主城至三个辖市城区半小时快速通道,全面提升通勤效率。加强世业洲、江心洲、高桥、新民洲、扬中市等江中岛屿和江北交通薄弱区域的道路规划建设,实现一体化共同发展。加快城市道路向农村辐射的深度和广度,确保农村大自然村全部通等级公路,力争所有乡镇实现一级公路连通。2015年,全市公路网总里程7000公里以上,基本构筑多层次、广覆盖、便捷、通畅的区域大交通网络体系,形成沿江、过江、中南部三大交通走廊。
  铁路。加快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确保2011年建成通车。重点推进连淮扬镇铁路、沿江铁路以及宁镇扬轻轨等区域铁路干线的开工建设。积极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做好线路预留控制,启动部分线段建设。加强与南京、苏锡常等城市轨道系统的全面对接,特别要加快推进与禄口机场、常州机场、苏中机场无障碍快速轨道建设,实现镇江主城到禄口机场半小时通达。
  开展镇江小型机场规划论证工作。

第二节 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加快枢纽站点建设。按照适度超前、方便实用、整合畅通的原则,重点加快京沪高铁镇江枢纽站、京沪高铁丹阳枢纽站、连淮扬镇铁路大港枢纽站、宁杭城际句容枢纽站建设,优化沪宁城际高铁镇江枢纽站和沪宁城际高铁丹阳枢纽站综合运输环境,形成六大综合性交通枢纽。尤其要加强连淮扬镇铁路大港枢纽站的站点选址研究和向上争取工作,发挥大港枢纽站对新区经济发展腹地的带动提升作用,构建镇江铁路贯通南北的节点地位。高标准建设京沪高铁镇江枢纽站及周边配套设施,强化与镇江综合枢纽站、丹徒公交客运站之间有效联系,使高铁站成为连接镇江主城与丹徒新城的有机纽带。
  提升枢纽集散功能。加强城际铁路、干线铁路与港口、空港、城市轨道交通等多种运输方式的有效对接,提升市域铁、公、水、空高效联运功能。重点围绕镇江综合交通枢纽,强化各类资源整合,完善运行管理,优化内部通道建设,实现城铁站、老铁站、公路枢纽站和城市航空站之间“无缝衔接”,城铁、公交、出租车等不同客运方式之间的“零换乘”,提升综合交通枢纽的集散功能。

第三节 提升港口发展水平



  加大港口基础建设。强化公共码头和公用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以电子口岸为基础的港口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建设大港四期等40多个万吨级以上重点码头,实施一批码头升级改造计划,优化通关服务,提高通关效率,提升港口综合发展能力。推进扬中夹江航道整治,合理规划开发夹江岸线,提升岸线利用价值。2015年,长江港口货物通过能力达到1.4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110万标箱。
  强化港口资源整合。推进港区功能整合,明确定位分工,形成错位发展,增强镇江港整体竞争实力。重点加快新民洲、高桥以及扬中港区开发,提升大港、谏壁、龙门和高资港区的发展层次。加快引进具有港口经营管理经验的国际化战略投资者和世界知名航运企业,创新港口运营模式,强化货源组织,开辟近洋航线,推动集装箱运输发展突破。推动港口发展改革,探索通过合资、入股等方式,构建港口和开发区更加有效的联动新模式,提升港口对产业和城市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
  完善集疏运发展体系。抢抓连淮扬镇铁路、泰州大桥等区域大交通建设为我市港口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加快大港集装箱枢纽港区通港高速公路、高桥和新民洲港区集疏运通道、高资港区和西来桥作业区通港铁路等港口配套建设,进一步提升铁公水多式联运优势。借京杭运河改造升级、长江12.5米深水航道工程实施等契机,加快我市江海转运码头设施和内河泊位建设,提升江海河联运优势。2015年,铁路、公路和内河集疏运量占港口集疏运总量的30%。
  提升港口服务功能。大力发展港口物流,重点打造以集装箱和大宗散货中转贸易为主的大港港口综合物流、龙门钢铁物流、谏壁粮食物流、扬中中石油仓储物流、下蜀建材物流以及高桥化工仓储物流等港口物流基地,着力推动保税物流发展,积极争取镇江保税港区建设,全面提升镇江港口发展水平和层次。

第四节 进一步发挥内河航道作用



  重点推进“一闸两河三港口”建设。加快苏南运河谏壁船闸扩容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以苏南运河、丹金溧漕河为重点,加快市域三级骨干航道网建设,实现各主要节点千吨级沟通;加快内河港口改造,2015年前完成城郊港区京口作业区、辛丰作业区和丹阳陵口作业区等建设,建成一批公用码头泊位,发挥内河水运功能,提高苏南运河在镇江货运中承担的比重。加强丹阳九曲河、新区捆山河等其他内河水道整治,提高水运价值。

第四篇 建设幸福和谐新镇江

第十二章 提升民生幸福



  大力加强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确保财政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增幅明显高于一般预算支出增幅,城乡居民生活每年都有新改善,民生幸福程度不断提升,实现经济社会更加协调发展。

第一节 实施收入倍增计划



  调整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进一步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推进企业让利、政府减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加强对“三农”的扶持力度,提高困难群体和农民的转移性收入。着力培育中等收入群体,加强垄断行业企业工资水平的调控与监管,缓解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基本形成“橄榄型”的社会收入分配结构。
  建立工资稳步增长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全面推行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和政府指导线制度,建立职工工资与企业利润挂钩增长机制,提高低收入职工特别是基层一线职工工资水平;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建立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收入稳步增长机制。辖市逐步执行省一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
  扩大其他收入来源。广泛开展全民理财和全民创业教育,拓宽投资渠道,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和经营性收入,增加百姓财富。201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4万元和2万元,力争4.6万元和2.2万元,五年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翻番。

第二节 促进充分就业



  稳定增加就业岗位。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大力发展吸纳劳动力强的第三产业和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建立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机制。引导广大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扶持城乡困难群体优先就业。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努力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就业人员同工同酬。2015年,全市实现新增城镇就业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建设创业型城市。坚持以创业促进就业,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健全创业服务网络,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建设一批示范性创业孵化基地,提升创业带动性。重点加强创业培训,提高群众创业能力。着力培育城市创业文化,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加强对创业者劳动成果和合法权益保护。五年扶持成功创业3万人,创业带动就业15万人,建成国家级创业型城市。
  加强就业公共服务。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和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建立重点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平台,促进劳动力供求双方的有效对接。加强就业培训,大力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提高就业质量。形成城乡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建立人力资源市场预测和预警机制,实现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覆盖。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发挥政府监管和工会桥梁作用,指导督促企业增强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规范用工行为,改善劳动条件,加强人文关怀,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健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体系,完善联动争议处理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特别是一线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