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杭州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出台《关于杭州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共设立9个合作基金。截止2010年底,引导基金阶段参股共签约出资金额3.6亿元,实际出资1.7亿元,带动放大社会资金11.8亿元。
组建杭州科技银行,服务于杭州区域内的科技型企业,重点扶持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或经过科技部门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创新服务。截止2010年底,信贷客户达221家,其中科技型企业客户和贷款量均占总客户数和累计放款额的93%以上。
成立新的杭州产权交易所,业务范围涵盖国有资源和社会资源,集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排污权、非上市公司股权托管和信托产品及其他社会资源的交易,成立以来共完成各类产权交易项目534宗,总成交金额150亿元。
4.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得到优化
强化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成立市文化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完成了杭州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中心、杭州电影公司等单位由事业性质改为企业性质的整合和改制,整合资源组建文广演艺有限公司和西泠印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杭州出版集团,引入民营资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公司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和支持国有文化集团、重点国有文化企业及其他领域大型国有企业向文化创意产业战略投资者转变。制订《关于鼓励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若干意见(试行)》等政策文件,举办文创产业投融资洽谈会,用足用好市文创产业专项资金。鼓励引导在杭金融机构、创投机构为各类文创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先后推出版权抵押贷款等融资产品,完成“宝石流霞”文创产业信托债权基金发行工作,实现零坏账率的目标。推动符合条件的文创企业上市融资。
稳步推进公交、自来水、燃气、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辅业改制基本完成。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圆满完成。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杭州银行、杭州工商信托、市燃气集团等引入了国际战略投资者。
制定了《杭州市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支持配合监事会依法开展当期监督工作规则(试行)》、《杭州市国有资产营运机构监事会利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结果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建立健全“三层架构”的国资管理组织体系,构建国资监管“八大体系”,探索和创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经营业绩考核和奖惩等制度,形成了压力层层传递、动力持续增强的新机制。
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成立专门的民营经济发展协调机构,实施两轮“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在国内率先发布并实施五年发展规划,先后出台一系列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2010年全国工商联发布统计调查结果,我市74家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居全国城市和浙江省首位。
5. 社区服务得到加强,社会领域改革不断深化
搭建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敞开式”服务。将各类工作人员和协管员统一纳入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管理。印发《关于在全市深入推进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规范社工站工作职责、功能设置和制度。形成“五系自行、四会制衡、四制维权”的社区居民自治框架,促进居委会功能完善。建立民主促民生工作机制,畅通居民利益表达渠道,健全居民参与机制。搭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平台。90%以上的社区建立了老年人、工青妇和残疾人组织,主城区社区民间组织1860多个、文体组织700多个、社区志愿服务组织420多个。
全面推进医疗卫生、药品生产流通、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体制改革“四改联动”,初步形成医改的杭州模式。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推进实施市级医院集团化管理和省区、市校合作办院模式。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政府办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100%。积极探索和推进医疗机构药品分类招标采购。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实施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至2010年末,我市城镇职工和城居医保覆盖面分别达到93.66%和94.57%,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以上。城居医保和新农合制度整合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一标准,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大力推进医保“一卡通”工程。积极探索总额预算管理下的医疗保险费用结算机制,开展医保异地结算工作。不断增强医疗惠民力度,基本实现对困难人群“全方位、广覆盖、零起点、不封顶”的医疗救助。
继续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率。扎实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进程,六城区中小学名校集团化参与面为65.1%,幼儿园名园集团化参与面为30.03%。全市义务教育段城乡学校组成297个互助共同体,共677所学校参与,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覆盖率达97.3%;学前教育城乡幼儿园组成207个互助共同体,共507所幼儿园参与,城乡幼儿园互助共同体覆盖率达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