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成都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1年节水农业工作方案的通知


  三、主推技术

  结合我市实际,在旱作农业区,重点推广覆盖保墒、集水补灌、农耕农艺节水等技术;在灌溉农业区,重点推广水肥一体化、湿润灌溉、测墒灌溉等技术。

  (一)覆盖保墒技术。主要包括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技术。地膜覆盖可使土壤水分利用率提高2~3个百分点,土壤干旱延后10~20天,每亩节水约40立方米,增产10%左右。秸秆覆盖可抑制土壤水分蒸发,防止水土流失,每亩可节水25立方米左右。

  (二)集雨补灌技术。充分利用自然降雨,通过微水工程集雨蓄水,提高自然降雨有效利用率与灌溉水利用率,达到补灌抗旱和高效用水的双重目的。

  (三)水肥一体化技术。将设施灌溉技术与施肥技术有机结合,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提高水、肥利用率。

  (四)湿润灌溉技术。以水稻作物为重点,对容易缺水干旱的稻田,在薄水插秧的基础上,分蘖前保持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分蘖后期晒田。拔节孕穗期灌薄层水,做到有水扬花。乳熟期每隔3天~5天灌1次跑马水。穗部勾头前田间保持湿润,勾头后湿润落干。

  (五)测墒灌溉技术。建立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定期、定点测土壤墒情和作物长势,实行因时定墒,因墒灌溉。测墒灌溉既能实现作物土壤水分实时监测,又能避免灌溉水的浪费。

  四、重点工作

  (一)深入开展农田节水示范活动。以农田节水示范推广项目为依托,扩大节水农业示范区规模和范围,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2011年全市计划创建农田节水示范区2个,示范面积0.1万亩。在旱作农业区,示范推广山丘区集雨节灌技术、地膜秸秆覆盖技术;在水稻灌溉区,示范推广水稻“湿、晒、浅、间”节水灌溉技术。

  (二)大力推进土壤墒情监测体系建设。建立标准化土壤墒情监测站点,实现“五统一”(统一设计、统一设备、统一方法、统一要求、统一管理)。配合2010年、2011年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工程规划项目县建设和2010中央农资综合补贴资金集中用于粮食基础能力建设等项目,完成标准化土壤墒情监测点建设任务,积极承担土壤墒情监测工作。

  (三)积极开展土壤墒情技术培训和监测。积极组织项目区(市)县参加培训活动,提高农业部门土壤墒情监测能力。同时,全面启动项目县土壤墒情监测工作,建立土壤墒情监测制度,定期发布土壤墒情信息,分析墒情变化趋势,研究提出应对措施,为农业生产和抗旱减灾服好务。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