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第八阶段(2011年)工作方案的通知
(京政办发〔2011〕25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第八阶段(2011年)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一一年五月四日
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第八阶段(2011年)工作方案
按照“标本兼治、建管并举、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分工负责、综合治理”原则,在广大市民的支持配合下,2004年至2010年本市开展了七个阶段缓解市区交通拥堵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2010年,通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完善路网设施功能、实施疏堵工程、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综合采取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等一系列措施,在机动车保有量比2009年净增81.7万辆、达到483.6万辆的情况下,实现市区交通运行基本正常。为落实《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京政发〔2010〕42号),切实做好2011年缓解交通拥堵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和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标本兼治和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运用科技、经济、必要的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大力推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综合管理水平、开展文明交通建设等工作,着力实施公交提速、地铁运力保障、交通秩序整治、停车秩序综合整治、小客车数量调控等五项重点措施,努力实现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42%、中心城交通拥堵指数控制在6.0以下目标。
二、工作任务
(一)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载能力。
编制完成《北京市交通运输综合规划》。将大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纳入审批环节,与环境影响评价具有同等作用。编制完成中心城轨道交通线网加密规划,将80%的轨道交通新线集中在中心城。加快地铁10号线二期、6号线一期、7号线、9号线、8号线二期、14号线、15号线一期东段等7条线路建设,力争9号线、8号线二期等线路部分区段2011年底前通车试运营。
推进东二环、西二环、台基厂大街、西山隧道等地下快速通道建设。加快建设马家堡西路南延、京良路、万寿路南延等重要通道。加快重点功能区等区域配套道路设施建设,推进长安街西延、梅市口路西延等工程。制定地下环廊开放使用管理办法,实现中关村西区、金融街、奥林匹克公园地下环廊交通功能。
加快广渠路二期和京新高速(五环路至六环路段)、京港澳高速杜家坎改建工程、国道110二期建设。开工建设京台和京昆高速北京段、京秦高速(东六环路至市界)、京密高速(京承高速至怀柔开放环岛)。
建设和完善宋家庄、四惠综合交通枢纽,对公主坟、六里桥北里、大北窑、新发地桥北等4个公交线路多、客流量大的区域实施换乘设施改造。建成阜石路大容量快速公交,完善南中轴路、朝阳路、安立路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的道路设施条件,实现与其他车辆的物理隔离,推进广渠路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建设。
编制公共停车设施建设专项规划,按照差别化供给原则,对停车位配建标准进行修订。将四环路以内的公共停车设施纳入交通基础设施范畴,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实行特许经营。试点建设解放军总医院、人民医院等医院停车楼(库)。全面排查清退私自改作他用的停车场,并利用体育文化设施、绿地等建设地下停车场,增加基本停车位供给。建成2000个以上车位的驻车换乘(P&R)停车场。建成200个站点、1万辆以上规模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
(二)继续实施交通疏堵工程,提高通行能力。
制定交通疏堵工程管理办法,依托缓解交通拥堵会商机制,加快项目审批,一般情况下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手续。
完成优化平交路口10处、建设公交港湾及站台20处、完善过街设施5处。按照“单行单停”的原则,组织城区胡同单向交通,提高道路微循环通行能力。利用工程改造、科技设施设备等综合手段,对中关村、金融街、北京商务中心区等重点地区及国贸桥等节点开展区域综合系统优化。加强监管,严格规范城市道路占掘路工程施工,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畅通中心城道路微循环系统,打通断头路,市级给予项目总投资30%的补助。各区县政府完成开发商代建道路、场站等情况的调查,提出清理、移交、接管意见;完成封闭小区内市政道路情况的调查,提出分时段通行机动车的具体方案;针对常发拥堵点段,实施一批疏堵工程项目。
(三)加强交通精细化管理,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建设新一代智能交通运行协调指挥系统。建设停车智能管理系统;完善出租汽车调度服务系统,逐步提高预约叫车比例;建立交通信息发布和预警、预报系统,为交通出行提供动态信息服务;着手研究重点拥堵路段或区域交通拥堵收费方案和技术系统方案。在全市现有道路上新建100处公交优先控制系统、320处交通综合检测设备、400套视频监控设备、600套固定式违法监测设备、200套交通流检测设备、100处诱导显示屏和200套智能停车管理设备,新增200套公交车载违法监测设备、100套警车移动执法设备,研究开发物联网交通管理服务平台和机动车电子牌照信息系统,启动建设面向终端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交通组织优化与仿真系统、数据分析与信息化应用系统、智能指挥调度集成系统、异地容灾备份系统等科技系统。全面排查现有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完善标志、标线、隔离护栏等安全设施,提高道路交通安全防护等级,确保交通安全。完成中心城5240套交通标志、600公里交通标线、924公里交通隔离护栏增设任务;实施全市1700处信号灯建设项目,并全部配建违法监测设备。发展中小学校车服务系统,逐步缓解早晚高峰时段中小学校周边交通拥堵。各区县政府试点开行校车,做好服务示范与推广工作。
发布道路交通拥堵指数,动态发布交通运输信息和交通预警、预报信息,提高交通信息服务水平。把交通拥堵纳入应急处突范畴,制定城市交通严重拥堵应急预案。遇有恶劣天气、重大活动、重要节日等可能引发严重交通拥堵情况,适时采取重点交通拥堵路段高峰时段机动车单双号行驶措施。继续实施机动车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措施和黄标车限行规定。非本市客车(长途客运、省际旅游客车及执行任务的警车、救护车等特种车辆除外)早晚高峰时段禁止在五环路以内道路(含五环路)行驶,同时还须遵守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相关规定。倡导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和弹性工作制。
将顺义区、大兴区、怀柔区公安交通管理机构划归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垂直管理,其他远郊区县根据实际,逐步统一。增加交通民警编制,各区县政府可按照交通民警与协管员1∶2的比例招聘交通协管员,协助维护交通秩序。加强对货车、黄标车、危化车和非本市车辆等重点对象的管控,进一步加大对占用公交专用道及逾期未年检、未报废车辆上路行驶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违反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措施的车辆、进入限行区域行驶的大货车及违反限行规定行驶的非本市车辆等,实施连续处罚。
(四)着力实施五项重点措施。
一是公交提速。完成施划30公里以上公交专用道。逐步在京通快速路、京开高速公路、京藏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等施划公交专用道。加强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线路的接驳,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运行效率。开通定点、定线、定时,快速直达的社区通勤快车,连接通州新城、回龙观、天通苑等地居民小区与北京商务中心区、中关村等重点功能区。增设小区公交专线和区域“袖珍线路”。试点将9字头地面公交线路在三环路或四环路外实现与轨道交通线路、城区地面公交线路的有效衔接。研究推进地面公交电子站牌指示系统。各区县政府完成区域内公交场站、地铁车站、公交港湾和中途站的摸底调查,研究提出公交线路调整、站点设置合理化建议;增派公交文明乘车引导员,维护候车秩序。
二是地铁运力保障。实施1号线、5号线、八通线、13号线的信号、供电、车辆段等改造工程,提高设备设施的可靠程度和能力。更新1号线19组114辆电动客车。地铁13号线最小发车间隔由3分钟缩短至2分40秒;1号线由2分15秒缩短至2分5秒;4号线由2分30秒缩短至2分15秒。推进1号线列车扩大编组工作。增建西直门、知春路站换乘通道。完善轨道交通车站、站台指路标识系统。提早做好车辆增购工作,确保中心城新开通线路按2至25分钟发车间隔配备车辆。研究实施S2线公交化运营改造方案和通勤票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