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布局21处公租房。二环大型聚居区人口居住尽量与产业园区毗邻,按照职住平衡,有利于市民生活及工作方便的原则布局。公租房原则上布局在大型聚居区内,居住人口占该聚居区总人口的17%―27%,共享道路、商业、文体娱乐设施,形成和谐城市人居格局。公租房优先选点在轨道交通沿线或道路交通适宜地块,总共规划21处。合理配置公租房片区内的医疗卫生、文体、托幼、基础教育、商业服务、社区服务、行政管理、市政公用设施、园林绿地等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面积约占建设总面积的10%―15%。
图11 公租房规划图(略)
九、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优化配置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加快完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高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公共服务设施在完善城市功能、优化空间布局、引导城市人口聚集等方面的先导作用。
公共服务中心。结合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市、区、组团、社区多层次、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中心体系。以行政办公、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等社会性服务职能和商务、金融、商贸、旅游服务、会议会展等生产性服务职能为主,规划在二环区域布置10个城市公共服务中心,包括空港新城、鱼嘴、礼嘉、蔡家、北碚、西永、巴福(陶家)、钓鱼嘴、茶园、界石。完善医疗卫生设施、教育科研基地、文化娱乐设施、公共体育活动设施和城市公共休憩场所、应急避难场所等布局。
表5 主要公共服务中心
位 置
| 服 务 区 域
| 主 要 功 能
| 规划新建的重点设施
|
空港新城
| 两江新区综合功能区的东部地区
| 行政办公、会议会展、金融、商务、文化、教育
| 三甲医院、保税商店、专业会展中心、星级酒店、旅游集散中心
|
鱼 嘴
| 两江新区先进制造及物流功能区
| 行政办公、医疗、教育、商贸
| 三甲医院、物流基地
|
礼 嘉
| 两江新区综合功能区的中部地区
| 行政办公、医疗、教育、金融、商务、商贸、会议会展
| 三甲医院、星级酒店、园博会
|
蔡 家
| 两江新区综合功能区的西部地区
| 医疗教育、金融、商务、商贸、文化、体育
| 三甲医院、科技研发基地、旅游集散中心、星级酒店、体育场馆
|
北 碚
| 西部文化及现代服务功能区
| 行政办公、医疗、教育、文化、旅游服务
| 文化创意基地、旅游服务基地、星级酒店
|
西 永
| 西部综合功能区
| 行政办公、医疗、教育、金融、商贸、商务、体育、文化
| 保税商店、星级酒店、教育培训基地、三甲医院
|
巴 福
| 西部高新技术及都市休闲功能区的北部地区
| 行政办公、医疗、教育、商贸、旅游服务、文化、体育
| 星级酒店、度假基地、三甲医院
|
钓鱼嘴
| 南部文化休闲功能区
| 行政办公、医疗、商务、旅游服务、文化娱乐
| 会议中心、星级酒店、旅游集散中心
|
茶 园
| 南部综合功能区的北部地区
| 行政办公、教育、金融、商贸、旅游服务、医疗、文化、体育
| 星级酒店、三甲医院、旅游服务基地、文化设施
|
界 石
| 南部综合功能区的南部地区
| 行政办公、教育、商贸、旅游服务、文化、体育
| 三甲医院、旅游服务基地、物流基地、文化设施
|
公共服务设施。
(1)教育服务设施。按常住人口每0.5万人左右设置1所幼儿园,确保到2020年二环区域适龄儿童入园率达到95%以上;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重点,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原则,新建、改扩建一批义务教育学校,实现常住人口每3万人左右设置1所普通小学校、每6万人左右设置1所普通初中学校、每10万人左右设置1所普通高中学校,并大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确保在2020年优质教育占比达到50%以上;围绕全市产业布局,按照常住人口12万人左右设置1所中等职业学校,集中规划建设3―4个职业教育产业园区,优质中职教育占比达70%以上,在沙坪坝区、九龙坡区、渝北区建设汽摩、机电、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和现代服务业等区域性、开放式实训基地;扩建重庆大学城,推进向南(江津双福)北(北碚蔡家)方向拓展,建设重庆“江南大学园区”和“北碚大学园区”,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特色高校建设步伐,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
图12 教育科研及文化艺术类设施规划布局图(略)
(2)公共文化设施。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市级重大文化设施布局,主要在CBD片区(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西部新城片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以及北部区域(渝北区、北碚区),重点布局重庆国际马戏城、市群众艺术馆、重庆中国抗战文化博物馆、区域性图书馆等重大文化设施,打造文化新地标。加强基层文化体系建设,建设8个以上的街道文化中心、8个以上综合性影剧院,新建和改建一批社区文化活动室和文化广场,实现广播电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惠民电影工作网络全覆盖,达到“15分钟文化服务圈”的目标。继续将文物保护管理所、公益性博物馆、文物陈列室、文化遗产陈列馆等建设纳入统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范围。
(3)医疗卫生服务设施。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主城核心区优质医疗资源向二环区域扩散。加快二环区域北部、南部的市级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在北部新区建设一所涉外大型综合医院,加大对茶园新区、北部新区、大学城等区域的卫生资源建设投入,加快第五人民医院、江北区第一人民医院、九龙坡区第一中医院、北碚区中医院、渝北区人民医院、巴南区人民医院共6所区县级医院创建三甲医院工作。建设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设立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每区建立一个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街道办事处或3万―5万人设置1处卫生服务中心,1个居委会或1万―1.5万人设置1处社区卫生服务站,构建完备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继续大力推进基层卫生服务标准化建设。建设集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市场交易以及医疗养护于一体的上桥健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