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条 调查机构依法运用简易程序处理的案件,可以依法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在决定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报法制机构备案。
第八条 调查机构除收集违法事实的证据外,还应查明违法情节轻重的相关事实,并调取相关证据。主要内容包括:
(一)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责任主体、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姓名等相关信息。
(二)违法行为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程度及社会影响:
1、排放量、转移量大小及违法持续时间;
2、造成环境污染程度及损失;
3、是否严重干扰他人,或者引起群体上访,长期不能妥善解决。
(三)当事人的过错程度:
1、是否为流域、行业内环境问题突出的单位;
2、故意违法还是过失违法;
3、接受调查时,是否隐瞒实情;
4、是否积极配合,法律法规规定应予并罚的除外。
(四)违法行为危害的具体对象:
1、是否属于本市重点保护的流域、区域;
2、违法行为是否发生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或者其它环境敏感区。
(五)当事人是否同时有改正违法行为的态度和所采取的改正措施及效果:
1、是否主动中止违法行为;
2、是否采取清洁生产或者循环经济等措施,使得污染物能得到相应削减;
3、是否有主动缴纳罚款的态度。
(六)违法行为的具体方式或者手段。
(七)当事人是初犯还是再犯。
(八)当事人其他违法行为。
(九)自由裁量权规定的其它需要调查的事实及相关证据。
第九条 对违法案件场所和物品进行检查,应当全面、公正、客观、详细制作现场检查(勘验)笔录,并附行政处罚卷宗中存档。
第十条 有必要进行抽样或者封存处理的证据,应当制作取样记录,应当详细记录抽样或者封存处理的过程,参加取证的人员应在取样记录上签字。
第十一条 调查机构对需要监测的违法行为应组织监测,样品污染因子分析要全面。
第十二条 案件调查取得的书证、物证、视听材料、证人证言、勘验笔录、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等证据应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且确实充分,具有足够的证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