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由省农业园区办负责解释。
表1 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区)考核验收评分标准
满分100分; 自评得分______分; 省评得分______分)
项目指标及赋分
| 序号
| 标 准
| 权重
| 得分
| 备 注
|
建设规模
(15分)
| 1
| (1)种植业类:建设面积3000亩以上,辐射面积达1万亩以上(蔬菜瓜果类山地建设面积2500亩以上);
(2)畜牧类:常年存栏生猪2万头,或奶牛存栏1000头以上、蛋禽存栏10万只以上、肉禽出栏50万只以上(山区、海岛地区酌情降低);
(3)食用菌类:1000万袋或500万平方尺以上;
(4)竹木类:竹子总规模10000亩以上,用材林总规模在2000亩以上;
(5)经济林类:规模1000亩以上;
(6)花卉苗木:总规模5000亩以上;
(7)渔业类:核心区经营面积1000亩以上(传统老渔区及海岛、山区可适当降低标准)。
| 6
|
|
|
2
| 示范区集中连片。其中,水果类需单树种连片规模1000亩以上;竹子核心基地2000亩以上,用材林不少于350亩;花卉苗木类集中连片面积2000亩以上;竹木类分区布点不超过5处。
| 4
|
|
|
3
| 示范区区块合理布局,功能明确定位,形成循环生产和生态生产方式。畜牧类示范区内各养殖主体间、养殖主体与周边村庄及骨干道路的卫生防护距离300米以上,距离城市规划区、畜产品加工厂等1000米以上。
| 5
|
|
|
基础设施(17分)
| 4
| 有明显标志牌。
| 3
|
|
|
5
| 园区内道路畅通,主干道和辅助道能够满足生产需要。竹木及经济林园区道路不低于3公里/千亩,宽度达到建设要求;畜牧业区块符合动物防疫隔离条件。
| 4
|
|
|
6
| 各区块沟渠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合理、排灌方便。用电安全方便,配套机电排灌设备。
| 5
|
|
|
7
| 有农作物采后处理场地等配套设施;畜禽排泄物处理与利用率达95%以上;水产养殖废水排放符合DB12DB33/229453-20056要求,有条件的应配备水质在线监控设备。竹类有效灌溉不少于1000亩,经济林不少于500亩,花卉苗木设施栽培不少于1000亩。
| 5
|
|
|
科技应用
(25分)
| 8
| 落实责任农技推广制度,实行首席农技专家负责制度,各产业区块责任农技员到位、工作任务量化到人。
| 3
|
| 附文件或记录
|
9
| 全面推广应用优良品种,主导品种及优良品种覆盖率符合主导产业示范区建设标准要求。
| 5
|
|
|
10
| 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主要农产品有生产技术标准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建立可追溯制度。标准普及率符合省级示范区建设标准要求。各项记录齐全,相关制度健全。
| 4
|
| 附证明材料
|
11
| 全面应用先进设施,主要生产环节采用机械化、自动化设施。设施化程度符合省级示范区建设标准要求。
| 8
|
|
|
12
| 主要从业人员持有绿色证书或经过职业技能培训,有若干名大学生创业;农技培训制度健全。
| 2
|
|
|
13
| 有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和成果应用转化能力。
| 3
|
|
|
产业化水平(18)
| 14
| 形成一批带动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示范区内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比率符合省级示范区建设标准要求。
| 3
|
|
|
15
| 建有完善的订单机制,主要投入品订单供应率、主导产品订单收购率符合省示范区建设标准要求。
| 4
|
| 附证明材料
|
16
| 有完善的产后销售网络和产品销售渠道。
| 3
|
|
|
17
| 示范区内农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农产品要求,农产品实行品牌经营。
| 5
|
| 附认证材料
|
18
| 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示范区实施主体运作规范,机制健全。
| 3
|
|
|
综合效益
(25)
| 19
| 示范区内农产品主要生产技术指标、综合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达到省级示范区建设标准要求。
| 15
|
|
|
20
| 推动集约化生产水平和资源利用率提高、加快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发挥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机会的示范带动作用。
| 4
|
|
|
21
| 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民食品安全意识;改善农民生产环境和居住环境。
| 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