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繁荣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事业
积极推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处理工作。对涉及少数民族事务的宣传报道活动、少数民族文字出版项目给予重点扶持。支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翻译和研究工作。积极促进九年一贯制少数民族学校的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学校教育质量。编写满族语言文字培训教材,开办满族文化培训班,培养更多会讲满语、写满文的人才。新闻媒体要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活动的报道力度,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重大意义,推动民族文学、戏剧、音乐、舞蹈到社区、到农村、到学校,营造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鼓励少数民族题材的广播影视创作,市规划实施重大文艺创作项目时,对少数民族历史题材的优秀影视剧目创作要给予重点扶持。
四、大力开展群众性少数民族文化活动
加强指导和管理,支持各民族团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文化活动。定期组织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在党和国家重大纪念日前夕,少数民族文艺团体和民族乡(镇、街道)要开展系列庆祝活动。鼓励和支持民族乡村成立少数民族文艺演出队和传统体育项目竞技队,经常举办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比赛,丰富当地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支持有条件的民族乡(镇、街道)、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建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系统进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积极参与全省、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少数民族美术、书法、摄影展,并力争取得较好成绩。支持开展向民族乡(镇、街道)赠书籍、送科技、送文化等“三下乡”活动,满足少数民族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加强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
加大对列入国家、省和市级名录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推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国家、省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积极开展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工作,有计划地进行整体性的动态保护。2015年前,重点扶持建设一批具有浓郁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世居少数民族建筑和村寨(社区)。扶持少数民族古籍的抢救、搜集、保管、整理、翻译、出版和研究工作。引导和鼓励民族文化进校园,使少数民族青少年适时接受本民族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