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加快民用建筑节能改造。加快实施未达标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围护结构与中央空调、风机、水泵等设施设备的节能综合改造,鼓励使用蓄冷、蓄热空调、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完成600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完成10万户农宅节能工程。全面推动建筑供热计量改革,实现新建建筑、公共机构、符合50%节能标准的既有居住建筑和节能公共建筑基本完成供热计量改造,实行热计量收费。出台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开展绿色建筑示范,绿色建筑规模力争达到2500万平方米。
(二十九)推进交通领域节能减碳。坚持公共交通优先战略,引导居民绿色出行,2015年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力争达到50%。建设完善智能化交通运行协调和应急指挥系统,拓展动态交通服务网络,全面推行甩挂运输和不停车收费。鼓励使用轻型或燃烧效率高的节能环保型汽车,大力推广应用混合动力、纯电动等新能源汽车,配套完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和输配电网络,新能源汽车规模达到4万辆以上,力争淘汰老旧机动车40万辆,组建5万辆规模的“绿色车队”。提升交通设施运行的综合能效水平,加强对交通运输工具的能耗管理,力争2012年起实施国家第五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
(三十)全面深化公共机构节能。制定公共机构用能定额标准。组织开展公共机构用能调查,推动政府办公楼、市属高校等重点单位开展能源审计,完成第三批政府机构的系统节能改造。全面加强政府机关用能管理,积极推行公务用车改革,严格公务车油耗定额管理。推动公共机构能源费用支出制度改革,能源费用盈余部分可用于部门或个人奖励。发挥公共机构节能减碳表率作用,创建50个节约型公共机构。
九、提升其他领域减碳能力
(三十一)开展农业减源增汇能力建设。加快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和现代设施农业,推广建设新型节能日光温室大棚,推动建设一批低碳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积极更新农业生产设施设备,推广节能农业机械设备,增加低耗高效农业设施比例。积极开展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生物能转化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农业的减源增汇。加强冬春季农田生物覆盖,治理裸露农田。推广复式机械联合作业、保护性耕作与节水农业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适度有序发展畜禽养殖业,培育高产优良畜禽品种,采用生物处理、厌氧发酵等技术做好粪污治理,实现绿色养殖。
(三十二)强化废弃物处理领域温室气体控制。重点建设首钢生物质能源厂、梁家务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循环经济园等一批先进垃圾处理设施,实现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到3万吨/日以上,焚烧、生化处理和填埋比例达4∶3∶3。加强垃圾处理设施的污染防控,治理非正规垃圾填埋场,重点开展垃圾填埋气回收项目。以生化处理和堆肥为主的利用,推广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全市餐厨垃圾处理能力力争达到2700吨/日以上。推进园林废弃物就近处理设施建设,推动资源化利用。继续建设和升级改造一批污水处理厂,规划建设一批污泥处理设施,有效减少废弃物处置领域温室气体排放。
(三十三)增强园林绿化系统碳汇能力。稳步推进岩石裸露地区植被恢复,完成40万亩宜林荒山绿化、55万亩关停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150万亩山区低质生态公益林升级改造以及300万亩中幼林抚育工程。完善平原防护林网,综合治理平原沙坑、荒滩、零星沙地和残次林,改造提升167万亩防护林,建成11个新城万亩滨河森林公园、南海子郊野公园、南中轴森林公园等。加强野鸭湖、汉石桥等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充分发挥湿地固碳作用。完善一批绿色生态景观走廊,沿主干道路、大中河道及部分铁路线新改建12万亩通道绿化带。拓展城市绿化空间,建设百余处精品休闲绿地,完成2000公顷代征绿地绿化和100万平方米立体绿化。
十、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三十四)增强极端气候事件应急能力。制定市区两级抗御不同类型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健全覆盖全市的气象监测和自然灾害预警系统。进行不同区域气象灾害风险及损失的预评估,优化配置各类减灾资源,完善应对各种重大灾害的应急避难设施。全面加强消防、防洪、防震等设施能力和救援队伍建设,开展定期培训和交流。重点提高抗旱应对能力,进一步加强与河北、山西等周边省市的水资源合作;开展水资源战略储备研究,加快研究海水淡化,做好项目储备。开展气候变化对园林绿化系统的影响和应对措施的研究,增强园林绿化系统抗旱、防病、防火能力。
(三十五)提升基础设施适应能力。进一步完善供气、供电、供热调度系统的协调联供机制,实现城市能源供应系统的统筹管理,提高城市生命线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和抗灾等级,有效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改造城区雨水旧沟和雨污合流管道,建设蓄排结合的城市防洪体系,完成中心城区防洪排水河道治理,增强应对局地暴雨的能力。完善城市绿地和水体布局,有效控制城市热岛效应。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保护,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防汛抗旱和水资源利用调配能力。
(三十六)增强人体健康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对于老年人、儿童、病人、残疾人等容易受极端气候事件影响的人群,进行人体健康适应气候变化普及教育。完善社区公共体育配套设施,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等各类公共体育场馆资源向社会公众共享开放,推进体育设施的便民化和可及性,为群众提供方便经济的健身活动条件。
十一、夯实节能减碳工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