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有序推进农民转市民
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重要任务。坚持城市规模扩张与户籍制度改革相结合,主城区逐步放宽农民工和其他外来人口落户条件,铜山和贾汪区加大农民转市民力度,各县城镇、重点中心镇和小城镇放开户籍限制。坚持产业集聚与人口集中相结合,切实增强城镇产业功能、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努力从制度和政策上解决好进城农民的现实问题,使已落户城镇的农业转移人口在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方面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坚持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与提高文明素质相结合,加强对进城农民的文化和职业技能教育,使进城农民尽快适应城镇生活,融入城市文明。
第四章 优化空间开发布局
树立空间开发新理念,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和城镇化格局,加快推进集中开发与均衡布局,按照“到2020年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的国土空间格局”的战略要求,调整开发内容,创新开发方式,规范开发秩序,提高开发效率,构建高效、集约、均衡、永续的美好徐州。
构建“核心集聚、一带驱动、两翼推进”的建设开发空间格局。“核心”是指徐州都市区,是我市率先实现转型升级的重点区域,包括老城区、新城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铜山城区、贾汪城区和临空产业园区六大片区。“一带”是指东陇海发展带,东陇海发展带是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是我国、我省新的增长极,是江苏持续快速发展的新引擎,包括新沂、邳州和沿线重点地区。“两翼”是指徐睢发展轴和徐丰(沛)聚合轴。
构建“双核两带三组团”的新型工业化布局。“双核”是指国家级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铜山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成为带动全市新型工业化的龙头。“两带”是指徐新工业走廊和徐贾工业走廊,依托沿线省级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加快建成区域集中、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带。“三组团”是指沛县、丰县、睢宁等省级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形成空间上集中布局、企业间紧密链接的新格局。大力推进睢宁突破和丰县崛起,推动经济薄弱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
构建“一区一带两轴”的新型城市化布局。扩大特大型城市规模,优化现代化城市结构,依托徐贾快速通道、轨道交通等交通设施,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以铜山新区、贾汪城区、临空产业园区为辅城的一主(主城)、三辅(辅城)的徐州都市区结构。以对接江苏沿海开发建设东陇海产业带为契机,打造沿东陇海城镇带;大力推进徐睢、徐丰(沛)城镇聚合轴建设,形成“一区(徐州都市区)一带(东陇海城市带)两轴(两条城镇聚合轴)”的城镇发展格局,构建“1个特大城市、5个中等城市、30个重点中心镇”的市域城镇体系结构。
构建科学合理的新型生态屏障布局。全面推进环、带、园生态建设,构建徐州城外、城郊和城中梯次推进、特色鲜明的生态屏障格局。高水平建设环城绿化带,在各城市组团间形成绿色隔离区。丰富和提升云龙湖风景区、大龙湖风景区和金龙湖公园生态内涵,建设微山湖、骆马湖休闲度假区和沿运河、故黄河、大沙河生态走廊。加快故黄河沿岸速生丰产材林基地、沂河沭河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定向培育原料林基地建设,积极推进沿大型河道、沿交通干线防护林带工程、山地绿化后续工程、城镇人居森林工程。
第五章 推进区域共同发展
紧紧抓住长江三角洲一体化、淮海经济区一体化、东陇海产业带建设、沿海开发和沿运河产业带建设的战略机遇,创新区域合作机制,集聚区域优势资源,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区域共同发展,以提高密度、缩短距离、减少分割为重点,不断提升徐州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全面融入长三角。积极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加快融入长三角地区产业体系,主动参与长三角的区域分工和国际分工,努力做好南北产业转移准备,进一步加快南北共建园区发展步伐,全面加强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区域经济文化交流,形成由政府间合作、开发区间共建、协会间交流、企业间合作的新型合作交流体制。
推进淮海经济区一体化。重点加强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进程,在交通、产业、市场、社会保障、旅游、环境保护、文化、人才、金融、科技创新等方面,共同探索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继续推动淮海经济区规划上升到国家层面,并力争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加快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大力实施“东进战略”,把东陇海产业带作为联结沿海、借力沿海的重要平台,主动融入沿海开发,坚持大交通对接大港口,全面优化徐连交通体系,敞开大通关出口,与连云港市协调制定我市进出口产品的优惠政策,实现互惠双赢。坚持大城市对接大开发,发挥我市沿海腹地中心城市优势,积极为沿海开发提供科教、金融、人才、商务等综合服务,在服务中吸引资金和项目落地,加快徐连一体化进程。
加强对口支援。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援疆工作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干部援助为关键,实行干部援助与项目援助相结合,经济援助与智力援助相结合,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相结合,做好对口支援工作。
第六章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全面落实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加快科技强市、教育强市和人才强市建设步伐,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第一节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知识创新体系。整合在徐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研发资源,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物联网和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需求,在风电设备、多晶硅材料、煤矿安全检测、嵌入式系统与软件、物联网技术和设备、生物医药技术等领域建设一批具有国内外一流水平的综合科学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知识创新基地,开展基础应用、高新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
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各种形式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资源共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合作机制。重点支持徐工集团、徐矿集团、维维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建立高水平国家级研发机构,加快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建设步伐,加大力度支持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和重点实验室等,提高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研发能力。吸引国内外科研机构、跨国公司在徐州开设分支机构和研发中心。鼓励企业通过本土化研发升级技术创新能力。鼓励中小型科技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各种类型的研发机构,改善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
成果转化创新体系。加快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徐州软件园、徐州市大学生创业园、徐州师范大学科技园、东陇海留学人员产业园等高新技术孵化园区建设,支持铜山经济开发区形成高新技术转化基地,扶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共创新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企业、高校、行业协会和其他投资主体建设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特色鲜明的科技孵化器,聚集科技人员转化科研成果,构建良好的区域创业创新环境。
中介服务创新体系。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培育壮大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提高科技服务专业化、社会化和网络化水平。积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工程技术文献信息服务平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等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三大平台。完善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评估、交易、仲裁、咨询、担保等配套服务的科技中介机构,加快建立科技信用和监理体系,扶持建设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中心、专利代理、法律服务等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第二节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健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专家咨询制度,建立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机制,依法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实施知识产权示范工程,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成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信息、法律信息、市场信息和服务信息,构建知识产权公共信息网络服务平台。积极发展知识产权代理、信息咨询、产权交易、资产抵押、风险投资等服务机构,大力发展集专利、商标、著作权及其他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培育知识产权服务品牌。
第三节 推动产学研联合上台阶
加强国内产学研合作。加大对驻徐高校院所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引导高校院所的教学科研工作与企业创新实践、徐州经济发展相结合,把人才资源变成创新创业资源,推进驻徐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积极鼓励企业介入国内知名高校院所早期研发,引进转化科技新成果。积极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建立徐州与苏南地区长期“南北”合作交流机制。
扩大国际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广泛开展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大与国外专业研发机构的合作力度,鼓励国外研发机构来我市建立研发中心。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支持徐工集团设立美洲和欧洲研发中心。
第四节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全面普及15年基础教育,优化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教育优质化、均衡化、现代化、终身化和国际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到2015年,教育发展规模、教育质量、教育投入、教育贡献度在江北和淮海经济区领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