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批准实施《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不仅为我省未来发展拓展新的空间,而且为我市建设东陇海产业带、实施“东进战略”提供了新机遇。
  ——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启动。淮海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纳入国家《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有效消除区域行政壁垒,为我市集聚区域优势资源,打造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实现由自我服务型城市向区域服务型城市转变提供了新机遇。
  ——徐州进入高铁时代。京沪高铁2011年全面开通,我市作为京沪高铁和徐兰客运专线的交汇点,沟通南北、承东接西的战略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将更加凸显,为我市经济社会加速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第三节 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推动跨越发展、建设美好徐州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大力实施科教和人才强市、创新驱动、绿色增长、开放带动、统筹发展、民生优先战略,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加强环境保护,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全面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开创徐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
  ——以推动跨越发展、建设美好徐州为主题。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把“三重一大”作为“十二五”工作的龙头,推动经济实力更大提升、社会建设更大进步、人民生活更大提高、生态环境更大改善。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发展一体化转变,逐步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以实施六大战略为重点。科教和人才强市战略,坚持教育和人才优先发展,科技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建设“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加快科教资源向发展资源的转化,构筑徐州跨越发展的战略优势。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进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工作创新,树立发展新理念,探索发展新路径,健全发展新机制,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城市。绿色增长战略,以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以新型城市化支撑新型工业化,推动城市和产业联动发展、互动并进;切实抓好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加快实施显山露水、采煤塌陷地治理、景观提升和“第二次进军荒山”计划,全力打造生态经济圈、带和产业园区,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开放带动战略,东进呼应沿海开发,以大城市对接大港口,以大交通对接大开发,促进沿东陇海线工业走廊和城市群快速崛起;南融接轨长三角,全方位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全面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在区域一体化、经济国际化进程中增创发展新优势。统筹发展战略,推动城乡一体发展、城市南北共同发展、县域之间均衡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民生优先战略,推动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同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高,采取更加扎实有力的措施改善民生民计、加快富民步伐,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普惠于民。

第四节 总体目标



  “十二五”时期,徐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自主创新能力、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全面实现以县为单位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普遍过上更加宽裕安康的美好生活,为未来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
  综合经济实力迈入全国发达地区行列。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确保超过5000亿元(2010年价,下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00亿元,经济增长高于苏北、高于周边地区、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保持综合经济实力在苏北和淮海经济区的领先地位,经济总量进入长三角城市前8名、我国大陆地级以上城市前30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0%,居民消费率达到45%。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达到186件,人力资本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以上。
  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行政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财税金融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明显进展,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经济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75%;自营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实际到账注册外资年均增长15%。
  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城市化水平提高到57%以上,城市功能大幅提升,基本建成区域性产业、交通、商贸、教育医疗、物流、旅游、金融、文化“八大中心”,初步形成徐州都市圈和淮海经济区核心区,把徐州建成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城市、充满魅力的生态园林城市和充满竞争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2%,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环境污染得到有效防治,人民群众对生态和人居环境的满意度持续提高,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市。耕地保有量保持59.48万公顷,低碳经济快速发展,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CO2排放减少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完成省下达任务。
  建成全面小康社会。2011年以市为单位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2014年以县为单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市区和有条件的县(市)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城乡居民收入力争实现六年倍增,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1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700元;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2011年确保人均年收入2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社会就业更加充分,控制在6%以下,五年新增城镇就业35万人以上。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98%。

  表2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略)

第二章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引领作用,实现高新技术跨越发展、传统产业加速调整、创新型经济加速培育和农业提档升级,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做强主导产业。加快提升装备制造、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能源等主导产业发展水平,培育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加快培育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名牌产品。围绕区域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大有效投入,实现产业特色化、集聚化发展。
  装备制造业。按照“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方向,坚持以徐工集团为龙头,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地位,重点发展工程机械主机、特色装备制造、关键零部件、新兴装备制造四大高端产业链,加快突破工程机械整机制造、数控机床制造、自动控制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把徐州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机械和专业车辆制造业基地。2015年,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徐工集团进入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5名。
  能源产业。保持本地煤炭产量总体平稳,加大异地产能提升,鼓励煤电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加快延伸煤电、煤电铝、煤电建材、煤电化工等产业链。重点发展百万千瓦常规燃煤机组、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及综合利用机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示范机组。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风电、燃烧控制设备、生物能源等新能源产业,不断扩大多晶硅和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能力,建立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建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和华东地区最重要的能源产业基地,打造新能源之都。2015年,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
  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基地建设为基础,重点发展精深加工,全面提升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水平,着力打造烟酒饮料加工、粮油加工、畜禽加工、果蔬加工及大蒜等食品产业链和人造板、家具产业链,加快突破果蔬精深加工、畜禽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功能性食品有效成分检测和功能因子生物活性稳态化等关键技术,引进新型环保节木节材型板材生产线等大型现代化装备,建成全国重要的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基地。2015年,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

  做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物联网、软件和服务外包、环保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对关键项目和核心技术的联合攻关,推进产业规模化、布局集聚化,引导建立相对集中的新兴产业园区。培育和引进一批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2015年,实现产值2000亿元。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