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去年的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我市二产占经济总量的60%以上,工业结构中,居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的资源型、初加工工业仍占较大比重,工业经济提质增效难,财政增收难。二是产业技术水平偏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大中型企业技术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低于国家要求,新产品产值率和技术进步贡献率均低于先进地区平均水平。三是产业集聚区建设面临土地、资金等要素瓶颈制约。产业集聚区新增建设用地少,供需矛盾突出。县级财政力量薄弱,投融资平台优质资产不足,融资渠道单一,造成集聚区基础设施投资资金缺口较大。
二、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福民强市为目标,突出“一抓三创”工作重点,坚决打好项目建设、经济转型、机制转换、城市提升、民生改善、环境创优、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六加一攻坚战”,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建设主要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幸福指数的提升和对各级干部的满意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确保社会稳定大局绝对不出大的问题,确保安全生产绝对不出大的问题,努力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当示范、做标兵、上水平。
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1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外贸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完成省定目标;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5%;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三、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加强经济运行调控调节,着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坚持月度运行监测与经济形势分析制度,加强对50户重点企业和重点产业的分析、监控,准确研判经济运行态势,及时发现并解决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确保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利润总额增长12.5%。加强煤电油气运供需协调。引导发电企业与省内外大型煤炭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确保电煤长期稳定供应和价格平稳。抓好电力运行调度,强化需求侧管理,提高电能利用效率。提高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外运保障能力。进一步扩大融资规模。加强银企衔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就业、中小企业、产业转移、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继续推动企业上市。努力做好稳定物价工作。增强价格调控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强化价格监测分析和预警预报,努力实现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
(二)不断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全力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全年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3600个以上,总投资5143亿元,确保年度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875亿元,增长21%以上。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做到从项目谋划、前期、开工到竣工全过程,有目标、有节点、有考核、有追究,确保项目推进速度和质量。抓好重大项目示范带动。完善重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明确目标任务,着重解决制约项目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强力推进第一批188项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投资234亿元。突出抓好40个重大示范项目,每月督导项目进展情况。切实抓好中央投资项目。围绕国家投资方向,认真筛选、补充争取资金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全力做好中央资金争取工作。同时,加强对中央投资项目的督导检查,严格资金使用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进度。
促进消费需求持续增长。认真落实国家收入分配相关政策,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完善消费信贷政策,支持城乡居民增加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扎实推进家电下乡和汽车以旧换新工作,力争全年完成销售家电下乡产品40万台以上,汽车以旧换新量有较大提高。加快城乡商贸网络建设。积极推进宝龙城市广场二期、正大国际广场一期、升龙商业广场、名门广场等一批大型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10亿元。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工程”,新建和改造农家店500个,全市农家店覆盖率达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