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动重大信息系统建设。加快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居民健康电子档案、社保“一卡通”、市政公用服务“一卡通”、智能交通、应急指挥、数字医院、数字旅游等一批重大信息系统,初步实现医疗卫生、劳动保障、交通出行、水电气等服务信息网上公开和网上咨询、网上投诉等,居民在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享受到便捷、经济、优质的信息化服务。建设完善人口、宏观经济、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法人代码等基础信息数据库,促进税收、金融等基础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健全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和风险评估制度,建立网络信任、容灾备份等体系,建设计算机病毒防治、应急处置、安全通报中心等,提高网络信息安全综合防护能力。
第四章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坚持兴利除害并重,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形成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和受水配套工程、水库、河道、灌区及城市生态水系组成的复合型、多功能的水利网络体系。
加强防洪控制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重大洪水控制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建设,提高防洪减灾能力,形成较为完善的防洪体系。建成河口村水库,开工建设出山店水库,加快前坪水库前期工作,完成268座小Ⅰ型以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提高水库的防洪蓄水能力。搞好黄河堤防建设和滩区综合开发。完成淮河干流堤防标准化建设,完成淮河流域滞洪区及海河流域7处滞洪区一期工程建设,基本完成淮河滩区移民迁建。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完成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加快灌排体系建设。继续实施38处大型灌区和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开工建设赵口二期和小浪底南、北岸灌区,完成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完善渠系配套,构建较为完善的灌排体系。
加快水源工程建设。全面建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及沿线城市受水工程,全面完成南水北调移民工作。充分利用国家分配引黄水量,新修一批引黄调蓄工程。建设一批规模合理、标准适度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立应对特大干旱和突发水安全事件的水源储备制度。构建较为完善的供水网络及城市生态水系。
加快水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实施水土保持、地表水污染治理、地下水保护、城市水源地保护、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等工程;全面推进城市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力争到2015年完成县城以上的城区河道综合治理。逐步建立良好的水环境生态体系。
第七篇 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生态省建设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保障需求、高效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支撑体系,提高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水平。
第一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坚持节约优先,积极实行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各类资源保障水平。
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实施工业节能综合改造、建筑节能、低碳交通、公共机构节能、重大节能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节能产品惠民、节能服务体系建设、节能能力建设等八大重点节能工程。加快淘汰电力、煤炭、建材、钢铁、有色、化工、造纸、发酵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落后产能,对能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设备及产品实行强制性淘汰制度。推广先进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制度,加强节能监察执法能力建设,健全节能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
加强土地开发管理,促进土地合理高效利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健全土地整治机制,构建节约集约用地机制,强化监督管理机制。实施南水北调渠首及沿线、豫东等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积极盘活城市存量建设用地,清理处置闲置建设用地。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健全节约土地标准,强化用地节地责任和考核。
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优化水资源配置。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推进水资源梯级利用和循环利用,推广节水型设备和器具,建设节水型社会。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强力推进工业节水技术改造,提高中水回用率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下降30%以上。有序开采地下水资源,全面关闭各类违规建设的自备井。
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深入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和开发秩序整顿。加强金属材料、木材、水泥等材料的节约代用。
专栏10节能重点工程
|
工业节能综合改造:对高耗能设备和落后工艺实施节能改造,到2015年,全部完成低效的锅炉、窑炉、电机、变压器等更新改造,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建筑节能:建设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到2012年,全面完成居住及公共建筑集中采暖按供热表计量收费改造任务;到2015年,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000万平方米。
公共机构节能:到2015年,完成市级以上公共机构建筑及主要耗能设施节能改造,建立公共机构用水、用电、采暖、空调和设备用能等监测平台。
低碳交通:推广清洁燃料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淘汰排放和油耗超标的机动车。
重大节能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开展低热值余气发电、高效热电联产、节能型矿用磨机、新型墙材加工等研发和示范,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示范项目。
节能产品惠民:推广10类能效等级Ⅱ级以上高效节能产品,以及高效照明产品和节能、新能源汽车,到2015年,高效节能空调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全部淘汰低效照明灯具。
节能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开展以合同能源管理为主要方式的节能诊断、融资、改造和运管理等服务,到2015年,形成20家年营业收入超1亿元的专业节能服务公司、5家年营业收入超5亿元的综合性节能服务公司。
节能能力建设:加强市级以上节能监察、监测机构能力建设,完善全省能源利用监测信息平台,对年综合能耗1万吨标准煤以上重点用能单位实行能源利用状况实时监测。
|
第二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减量化优先,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快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壮大循环经济规模,建设全国工农业复合型循环经济示范省。抓好资源开发、资源消耗、废弃物产生、再生资源利用和社会消费等五个关键环节,实施八大循环经济重点工程,重点打造有色、煤炭、非金属矿、农业和再生资源等领域五大循环产业链。按照循环经济要求,规划、建设和改造各类产业园区,加强土地集约利用、能量梯级利用、资源综合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建成100个循环经济示范企业、20个示范园区和10个示范城镇,建设安阳安西、鹤壁宝山、邓州等一批特色循环经济试验区。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构建以城市社区和乡村站点回收为基础、集散市场为枢纽、分类加工利用为目的的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规范发展再制造产业,加强再制造产品流通和监管体系建设。完善循环经济法规和标准体系,健全循环经济财税、价格、投融资政策,创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专栏11循环经济重点工程
|
尾矿、共伴生矿综合利用:依托大型矿业集团,建设尾矿、中低品位矿、共伴生矿、难选冶矿、煤层气、油页岩及其他稀贵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项目,到2015年,矿产资源总回收率达到35%以上。
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以大宗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为重点,利用粉煤灰、煤矸石、脱硫石膏、电石渣、冶金废渣、化工废渣等生产新型建材产品,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
“城市矿产”综合开发利用:建设30个废旧电子电器、废旧办公设备、废金属、废塑料等处理基地和20个报废汽车、大型机电设备回收拆解中心。支持长葛市大周镇、博爱县产业集聚区等创建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再制造示范:重点支持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发电机、汽车轮毂等零部件再制造,建设2-3个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基地。开展工程机械、机床、矿山机械和办公用品等再制造试点。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支持利用秸秆生产饲料、肥料,依托畜禽养殖集中区和大型养殖基地建设大中型沼气和有机肥工程,到201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畜禽粪便资源化率达到95%以上。
循环型服务业示范:在宾馆、餐饮、旅游、物流等领域开展循环型服务业试点,建设一批再利用、资源化示范项目。
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依托产业集聚区,创建50个以上绿色生态循环型产业园区。
重大循环经济技术示范:依托采掘、工业、农业、建筑等领域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开展大宗固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污泥、农林废弃物等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和示范,建设一批服务平台。
|
第三章 加强环境保护
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努力保障发展需求,实现环境容量高效利用。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严格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严格环境执法、管理,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实施工业污染全防全治。健全工业污染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回收利用的全防全治体系,推进重点排污企业深度治理,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建立更加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和重污染企业退出机制,对造纸、皮革、发酵、化工等重点行业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以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和高污染行业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推进火电行业脱硫设施稳定运行,全面完成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行业脱硫设施建设。加大火电、钢铁、化工、水泥等行业企业氮氧化物污染防治,完成3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脱硝改造。加强铅、汞、铬等重金属、危险废物、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加快处理设施建设,建成省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和南阳危险废物处置中心。
加强城市污染防治。优先保护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加强城区内工业企业环境监管,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企业实施关停、搬迁或转产。推进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整治,提高城市建成区内工业烟尘、粉尘的排放控制标准,全面实施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积极防治城市灰霾污染,确保省辖市空气质量好于Ⅱ级标准天数在292天以上。加强城市声光污染治理。推进城市餐饮业厨余垃圾安全处理。
加强农村农业环境保护。以“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为主要抓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加快重点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因地制宜建设农村垃圾处理设施。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全部配套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开展农村环境监测试点工作,初步建立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严禁焚烧秸秆。
严格环境管理。落实环境目标责任,严格环境目标考核。健全环境法规和标准体系。严格环境执法,加大环境违法违规成本约束和处罚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完善全省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建立健全环境应急监管体系,完成环境监管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健全水环境断面考核制度。加大污水处理费、垃圾处理费征收力度,提高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运行效率。实施差别电价、差别水价,提高重污染落后产能企业信贷风险等级。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第四章 加强生态建设
加快建设生态省,推进桐柏大别山地生态区、伏牛山地生态区、太行生态区、平原生态涵养区建设,构建沿黄河、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形成“四区两带”的区域生态格局。
积极推进南水北调渠首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加强丹江口库区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工作,确保南水北调中线输水水质。加强淮河源头、大别山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实施千里河道治理工程,推进贾鲁河郑州段、惠济河开封段、卫河河南段、北汝河平顶山许昌段等重点河段综合治理。统筹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保证河流生态基流,促进水环境休养生息。实施湿地保护工程,开展退耕还泽,恢复湿地植被和水禽栖息地。加强各类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深入推进林业生态省建设,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成果,严格林地保护管理,全面加快山区生态体系、农田防护林体系、防沙治沙、生态廊道、森林抚育改造等省级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五年新增森林7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3.61%。实施矿区生态恢复治理工程,推进矿区农田复耕、新村建设、生态恢复同步。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专栏12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程
|
1.环境保护工程。
(1)水污染深度治理:重点实施213家企业废水深度治理、中水回用、清洁生产等工程建设。
(2)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实施41家现役燃煤机组脱硫脱销除尘改造,57家燃煤电厂脱硝除尘改造,113家冶金、焦化、水泥、建材重点企业废气脱硫脱硝除尘改造。
(3)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重点对47家企业工业固废污染治理及资源化综合利用,续建驻马店市、扩建安阳市、新建固始县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
(4)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实施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128个,开展废水综合治理、废气烟尘净化、废渣无害化处置和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
(5)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重点实施9个土壤修复治理试点工程。
(6)千里河道治理:实施贾鲁河、双洎河、惠济河、涡河、清潩河、黑河、沁河、伊河、洛河等16条河流河道清淤、截污、人工湿地、河道生态净化、生态修复等综合整治工程。
(7)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实施2000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3000个生态文明村创建、500个省级生态乡镇创建等。
2.生态建设工程。
(1)林业生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太行山绿化等国家和省级林业重点工程,造林1300万亩,实施森林抚育改造1600万亩,新增固定二氧化碳能力723万吨。
(2)黄河生态涵养带建设:全面实施沿黄滩地生态修复保护,逐步实施退耕、退牧,扩大湿地保护面积,构建沿黄生态涵养带。
(3)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实施矿区损毁土地农田复耕、矿区新村规划建设、生态重建“三位一体”综合治理工程32个,整治规模15000公顷。
(4)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实施淮河上游、漳卫河上游、伊洛河两岸、丹江口库区等重点水土流失防治区的水土保持工程,完成坡耕地改造29.3万亩、生态修复1600平方公里。
|
第五章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综合运用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增加森林碳汇等多种手段,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快节能环保、低碳能源、再制造等绿色产业发展,积极培育以低碳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点,构建低碳型工业、建筑、能源和交通体系。加强植树造林,采取保护性耕作,增加森林和农田碳汇。鼓励开发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推行绿色税收、绿色信贷和绿色保险,扩大政府绿色采购,构建有利于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快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监测制度。支持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科学防范和应对极端天气与气候灾害及其衍生灾害。加快建立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加大重点区域地质灾害治理力度,完善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加强救援队伍建设,提高物资保障水平。开展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科学安排危险区域的群众和生产生活设施的合理避让。
第八篇 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省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充分发挥中原文化独特优势,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建设华夏历史文明重要传承区。
第一章 提高公民文明素质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构建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和新时期河南人的“三平”精神,积极宣传和维护“普普通通、踏踏实实、不畏艰难、侠肝义胆”的河南人形象。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不断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提倡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强化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发扬团队精神。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第二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村和城市社区为重点,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公办民助、省市共建、社会捐助、资产置换等多种投融资方式,积极推进中原文化艺术学院、省图书馆新馆、省博物院二期等重大文化工程建设。完成省直文艺院团排练剧场新建改造工程。加强市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改造。加快县级档案馆建设。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加强农村和社区文化服务,推动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促进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加强文化设施运营管理和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文化单位和文化设施正常有效运转。健全政府对公益性文化活动的资助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捐助文化事业和文化活动。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结合的精神文化产品。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开办河南网络电视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弘扬河南特色优秀文化,扩大文学“豫军”在全国的影响,努力振兴豫剧、曲剧、越调等传统剧种,抢救和保护地方特色小剧种,发展歌舞剧、交响乐等现代艺术。
第三章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整合文化资源,完善产业链条,培育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加快扩张规模和提升层次,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做大做强广播影视、出版传媒等优势产业,支持骨干企业发展壮大,推动广播影视集团化经营,加快河南出版产业基地、河南高清数字网络电视城、中原数字出版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支持网络广播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数字和网络出版物发展,开发生产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力强的文化产品,加快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等企业上市步伐。大力发展动漫游戏、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推进中视新科等动漫产业基地做大做强,建成动漫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通少儿动漫频道,支持本土动漫、影视制作企业发展,加大国内外知名企业引进力度。支持会展创意、设计创意、旅游创意等产业发展,建设一批知名度高和影响力强的特色创意园区。积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挖掘传统文化,融合现代元素,加快推进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支持发展一批历史文化街区、特色文化村镇,建设形成一批省级、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到2015年,全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500个,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