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1. 以上表结构根据2004年《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标准》制定,序号1~41为“作者简况”,42~43为“导师简况”,44~50为“申报单位联系人简况”;
2.除在“填写说明”中有特殊说明的外,所以字段均为必填字段;
3.表中所有“年月”请用6位数字表示,如“1982年4月”请用“198204”表示;所有“日期”请用8位数字表示,如“2008年8月8日”请用“20080808”表示;
4.固定电话填写格式为“区号-号码”(连字符为半角),如“020-37627742”;手机号码前不要加“0”;
5.电子信箱中的“@”符号请使用“半角”方式填写;
6.填写时请注意字段长度,若有超出,请使用简写,不得自行修改数据表结构。
附件6:
广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推荐表
单位代码: 单位名称:
论文题目
|
|
论文英文题目
|
|
作者姓名
| 论文答辩日期
| 获得硕士学位日期
| 论文涉及的研究方向
|
|
|
|
|
一级学科代码
| 一级学科名称
| 二级学科代码
| 二级学科名称
| 是否自设
学科专业①
|
| | | | |
指导教师姓名(限填1人)
| | 指导教师研究方向
| |
作者攻硕期间及获硕士学位后一年内获得与硕士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代表性成果②
| 序号
| 成果名称③
| 成果出处④
| 获得年月⑤
| 查询信息⑥
|
1
|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5
| | | | |
论
文
主
要
创
新
点
| |
单
位
承
诺
及
推
荐
意
见
| 按国家有关保密规定,经审查,本学位论文不涉密,可在互联网上公开评审。
单位保密委员会公章
(无保密委员会的单位可盖单位公章代替)
年 月 日
|
经学校审查,本学位论文与授予学位时的原文一致,“代表性成果”等相关材料和数据准确无误、真实可靠,同意推荐参加广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并承担由此材料不真实性问题所带来的一切后果和法律责任。
以上特此承诺。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
注:①自主设置学科专业代码及名称须与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备案时一致。请再填写一个与自设二级学科相近的现有学科目录中的二级学科代码和名称,填写格式为“自设二级学科代码名称(相近学科代码名称)”。
②“代表性成果”限填所有各年度作者攻博期间及获博士学位后一年内获得与博士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并能反映学位论文水平的成果。可填学术论文、专著、专利、奖励等,但总数不得超过5项。成果必须是在规定时间内公开发表(含网络在线发表)或审批的,已录用、已受理和无批文的成果一律不计入。请准确填写各项成果的查询信息,确保按此查询信息能查询到该成果,以便于专家评议时核查。
③“成果名称”栏,可填写论文题目、专著名称、专利名称、奖励名称等。
④“成果出处”栏,可填写刊物名称、出版机构、奖励发放单位等。
⑤“获得年月”栏,可填写论文公开发表、专著公开出版、专利授予、奖励获批的具体年月。
⑥“成果查询信息”栏,应填写论文检索号、国际标准书号(ISBN)、专利号、获奖证书号等。填写“检索号”时,若论文被SCI、SSCI、EI、A&HCI检索,则填写论文检索号;否则填写刊物的出版年期。
附件7:
硕士学位论文作者简况表
单位代码: 单位名称:
作者姓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民族
| |
入学年月
| | 论文答辩日期
| | 获硕士学位日期
|
|
一级学科代码
| | 一级学科名称
| |
二级学科代码
| | 二级学科名称
| | 是否自设
学科专业
| |
论文题目
| |
论文英文题目
| |
论文涉及的研究方向
| |
攻硕期间及获得硕士学位后一年内
| 发表学术论文数(不重复计算)
| 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被收录数(不重复计算)
|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 | 第二作者
| | SCI
|
| EI
|
| SSCI
|
| A&HCI
|
| ISTP
|
|
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最具有代表性论文的影响因子(索引或数据库名称)
| ( )
| 已获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数
| |
攻读硕士学位方式
| 1-统招生□ 2-联合培养□ 3-在职攻读□ (请在相应框内打勾)
|
本科就读学校
| |
作者现工作情况
| 现工作单位
| |
通讯地址
| | 邮政编码
| |
办公电话
| | 家庭电话
| | 手机号码
| |
现专业技术职务
(评定年月)
|
| 行政级别
|
| 电子邮箱
| |
导师情况
| 导师姓名
|
| 导师研究方向
| |
推荐单位联系方式
| 联系人
|
| 办公电话
|
| 传真电话
| |
电子信箱
|
| 手机号码
|
| 邮政编码
| |
通讯地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