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作目标。2011年,在全市重要节点乡镇和涉农街道建立气象信息服务站,利用2-3年的时间,建成适应农业生产区域性布局的农业气象观测网络系统,初步建立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市、县、乡三级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立适合我市农村实际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成覆盖面广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构建有效联动的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实现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到县(市)、区,组织机构、自动观测、精细预报、气象信息服务站到乡镇,形成气象为农服务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使灾害防御责任主体明确,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显著提高。
三、全力做好“两个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
(一)建立健全农村气象服务体系。推进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的建设,逐步在有条件的村建立村级气象服务点。2011年,要按照“有机构、有场所、有设备、有人员、有制度”的要求,在全市主要节点乡镇和涉农街道建立气象信息服务站,逐步构建以基层气象部门为核心、以气象信息服务站为依托、以气象信息服务点和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新型农村社会化气象服务体系。
(二)建立和完善农业气象和农村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和服务体系。加强农村中尺度自动气象监测网、信息传输系统和精细化到乡镇的气象预报系统建设,增强农村气象及其次生灾害的监测预报能力,力争使农村突发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准确率接近城市监测预警水平。2011年,在各县(市)和双阳区布设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配备便携式自动土壤水分监测仪;继续完善加密自动气象站网建设,实现自动气象监测网覆盖到所有乡镇及重点部位。要强化现代农业气象监测预报能力,加强农田小气候和卫星遥感的观测能力,建立多元化、多时效、精细化的现代农业气象预报业务。要提高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水平,建立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评估业务。实现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灾前及时预警、灾中跟踪服务、灾后影响评估。通过试验示范,大力发展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风险的气象保障服务能力。
(三)建设覆盖广泛的农村气象信息发布传播网络。市、县气象主管机构要建立面向乡镇的农业气象信息发布平台,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要建立气象信息接收平台,形成多端互联互通的农村气象服务系统。建立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完善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网建设,建立通过电子显示屏、电视、广播、手机短信、互联网等多渠道、多方式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系统。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有效整合现有资源,拓展气象信息搭载渠道,共建、共享和共同维护农村公共气象服务基础设施,逐步实现农业气象信息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