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健全住房保障制度。扩大政策性保障住房覆盖面,建立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及普通商品房为主的城镇住房供应保障体系,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四、推进教育现代化
  提高学前教育普惠水平。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推进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逐步实现农村每个乡镇、城市每个街道至少有一所公办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开办幼儿园,积极扶持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加强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管理。积极开展科学保教,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建立学前教育困难资助体系。规范学前教育管理。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5%以上。
  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2015年完成新一轮标准化建设。支持区县(市)政府统一掌握、统一调配区域内教育资源,实现区域内学校校舍、设备、校长和教师配置均等化。适时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推进优质学校以兼并、办分校或委托管理等方式与区域内薄弱学校或新建居住区配套学校开展合作办学,实现区域内优质学校合理布局。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评估。加强民族教育,完善特殊教育学校综合服务功能。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支持力度。
  加强普通高中标准化、特色化建设。坚持以区、县(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强化区、县(市)政府发展普通高中教育责任。探索普通高中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推进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到2015年,全部公办普通高中实现标准化。实施新课程改革,开展小班化教学试点。推进特色学校和特色学科建设,在省示范高中建立骨干教师学科培训基地,实现学科全覆盖。
  做强职业教育,促进终身教育。全面落实国家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试验区建设任务,积极创建6-8所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围绕我市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进一步整合资源,打造10个全国一流专业,30个全省一流专业,建成20个公共实训基地和10个创新实训室。加强国际合作,建成一批与国际接轨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促进校企合作,推动企业参与技能型人才培养,打造“沈阳技工”品牌。健全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完善数字学习港信息平台,创建学习型城市。
  提升高等学校为沈服务水平。加大财力扶持和政策激励力度,支持沈阳高校内涵建设。围绕沈阳区域发展,引导沈阳高校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提高沈阳高等教育水平,增强沈阳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整合沈阳高校优势资源,完善各项政策措施,探索校域合作新模式,促进沈阳高校与地方政府的交流,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提高沈阳高校对沈阳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
  提高安全教育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建立科学管理的学校安全防范体系和学校卫生安全责任制与监测机制,提高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做好学校健康教育与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等防控工作,加强学校餐饮管理。
  五、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
  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建成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及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东北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
  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逐步扩大基本药物使用效率,提高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供给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进一步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费用统筹范围,形成稳定的投入补偿机制。严格界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合理确定诊疗路径,科学选择适用技术,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统筹规划建设,提高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完善精神卫生、职业病防治、结核病防治、妇幼保健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康复及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满足城乡群众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心理保健等综合健康需求。加快急救医疗体系,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传染病预警监测防控和应急体系建设。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科学规划区域卫生资源,积极培育国家、省级医疗学科和医疗中心,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功能、数量和规模,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减轻群众看病负担。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健全公立医院监管机制。加快社区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质量和层次。加强农村卫生事业建设,推进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实现每个行政村有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满足群众不同层次医疗服务需求,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以电子病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重点,整合现有信息化资源,实施居民“一卡通”工程。实现检查、检验结果共享;改造服务流程,方便群众看病,合理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效率;制定分级诊疗标准,完善县医院与城市对口支援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基本形成智能、惠民、便民、快捷的医药卫生公共服务信息化体系。
  六、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繁荣群众文化。积极推进群众文化精品工程建设,每年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2万场以上,提高群众文化活动水平。重点建设艺术大厦、艺术中心、朝鲜族文化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打造10个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的文化活动品牌。坚持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加快少儿图书馆等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少年儿童的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科学常识培养。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做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农家书屋等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少数民族文化活动中心。
  实施艺术精品战略。办好第八届、第九届沈阳艺术节,每年重点打造1-2台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的优秀剧目。大力实施百万市民艺术共享工程,每年组织公益性演出300场。
  提高新闻出版质量。重点培育1家出版社成为全国有特色、有知名度的出版社,培育5家名报、名刊;沈版图书达到2200种,图书再版率保持在5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力争每年有3至5种图书、5种以上报刊在全国评比中获奖。
  提升广播电视水平。广播实现半数以上栏目成为名牌栏目,节目收听率逐年递增;力争打造2-3个全国知名的电视品牌栏目,确保有1-2个频道成为全省第一、全国有名的强势频道,有1-2个节目获国家新闻大奖。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按照“绿色、环保、低碳”的理念,举全市之力,把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办成展示沈阳形象、提升城市品位的体育盛会。重点建设一批体育场馆、市民健身中心、市民广场等休闲娱乐设施,综合改造建设沈阳市竞技体育训练中心、沈阳市马术运动中心等一批全运会比赛场馆项目。加强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大发展。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全面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加强体育场馆的运营和管理,积极发展体育产业。
  七、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建立由市、区县(市)两级政府分类别、按比例合理负担的公共服务投入保障机制。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服务,建设一批便民服务工程。扎实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进一步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社会工作机制建设,逐步将社区建设成为基本公共服务的基本单元和社会管理的组织节点。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完善利益协调和社会矛盾疏解机制,推进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组织转移。积极做好优抚、退伍安置工作,开创“双拥共建”新局面。

专栏10:便民服务工程

  1.菜市场便民工程。按照每1.5平方公里、1万人建设一个1000平方米菜市场的标准改造、新建一批标准化菜市场。
  2.社区商服工程。按照每个辐射3.5-4.5万人、服务总面积不低于5万平方米、辐射范围0.8公里半径的标准,加快推进社区商服中心建设。
  3.早餐工程。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参与,推进全市早餐便民网点稳步增长。
  4.社区连锁便利店工程。鼓励便利超市连锁企业通过加盟、特许经营等现代化连锁经营模式,进驻社区。
  5.家政网络中心功能提升工程。提档升级家政网络中心,积极打造便利高效的供需对接平台、诚信优质的企业发展平台和规范有效的服务监督平台。
  6.家庭服务品牌培育工程。引导重点企业实现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经营,鼓励大型企业实现跨区经营和全方位服务,加快形成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健全社会安全体系。深入开展“平安沈阳”创建活动,切实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会治安动态管控,提高路面见警率,打造平安和谐的社会治安环境和有序、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积极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增强城市整体抗御火灾风险的能力。加快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强化监管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建设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所,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打造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和水平,建设安全发展型城市。完善民族关系协调运行机制,促进各民族大团结。
  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加快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应急系统建设,全面推进全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极端灾害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推动应急管理法制化和规范化,提高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八、加强文明城市建设
  加强对广大群众尤其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及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建立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推进文明市民教育、文明出行提升、文明交通规范、文明礼仪推广、文明志愿服务、文明单位创建、文明环境整治、文明指数考评等十大文明行动,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夯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基础。
  九、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加快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现人口信息资源共享。稳定适度的低生育水平,大力推进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建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宏观调控机制。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利益导向机制。加强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着力推进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免费技术服务全覆盖。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加强妇女卫生保健、扶贫减贫、劳动保护和法律援助等,保障妇女平等获得就学、就业、社会保障、婚姻财产和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依法保障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改善儿童成长环境,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强化体制机制创新


  以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利益平衡的体制机制。
  一、推进改革创新试验
  以振兴装备制造业为核心,以建设沈北新区沈阳市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先导区为示范,以促进铁西新区等重点空间的跨越式发展为突破口,统筹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企业发展、科技研发、空间布局、生态建设以及要素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在沈阳经济区、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大型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推进重点企业上市,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支持重点国有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重组,鼓励大型企业集团对外并购重组和扩张,积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三、加快发展非公经济
  进一步落实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沈阳市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依非公经济对财政贡献增长率逐年加大对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的投入,初步建成市、区县(市)及开发区、产业集群(工业园区)三位一体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框架,积极探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营造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的环境,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强产业集群规模和内涵的整合提升,重点打造培育百亿、千亿产业集群。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