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2.沈抚连接带热电厂。位于沈阳市东部和抚顺市西部的沈抚连接地带,规划建设2×350MW发电供热机组,估算总投资30亿元。
  3.沈北热电厂。位于沈北开发区,规划建设2×350MW发电供热机组,估算总投资30亿元。
  4.于洪热电厂。位于于洪区平罗街道,规划建设2×350MW发电供热机组,估算总投资30亿元。
  5.金山“污泥掺烧”供热工程。规划在金山热电厂完成2×220MW“上大压小”工程的基础上,建设2×350MW级“污泥掺烧”供热工程,估算总投资26.5亿元。
  6.沈海热电厂异地扩建工程。位于三环外大东与棋盘山交界处,规划建设2×350MW发电供热机组,估算总投资30亿元。
  7.沈西燃气热电厂。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西工业走廊),规划建设2台GE9351FA燃汽轮机发电机组和2台CC245MW再热双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装机规模2×400MW,估算总投资28亿元。
  8.新民热电厂。位于辽宁新民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2×350MW发电供热机组,估算总投资28亿元。
  9.辽中热电厂。位于辽中县近海经济区,规划建设2×300MW发电供热机组,估算总投资28亿元。
  10.500千伏电网建设。新建500千伏盛京、沈南、辽中变电所和新民开关站,新建500千伏线路200公里,估算总投资26.7亿元。
  11.220千伏电网建设。新建6座220千伏变电所、2座开关站,增容改造 7座220千伏变电所,新建220千伏电源线路90.06公里,500千伏变电所220千伏联网线路55公里,估算总投资25.8亿元。
  12.66千伏电网建设。建设36座66千伏变电所,增容改造15座66千伏变电所,新建66千伏电源线路264.6公里,22所66千伏联网线路250.39公里,估算总投资41.2亿元。
  13.风力发电项目。重点开发建设康平和法库风电场,全市风电装机总规模达到20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40亿千瓦时,估算总投资140亿元。


  四、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积极推进中心城区旧城改造,加强城市居民住宅小区和城市道路、城市容貌和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全面提升市容景观和环境卫生服务能力。加强排水设施改造、中小河流整治、城市防洪、涝区治理等工程建设,提高城市防洪与抗涝能力。加快新建水源工程和供水管网建设与改造,提高供水能力。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开发地下空间资源,全面增强城市防空、防灾、抗毁能力,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率。结合地铁建设,对北站南广场进行立体改造,有效解决交通混乱、拥堵、停车困难等问题,提升沈阳整体形象。建设企业档案保管中心、全市电子文件归档、在线采集及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完善邮政设施建设,扩大邮政的公共服务范围。坚持建管并重,建立城市无公害除雪、绿化养护、道路清扫、市容管理、垃圾清运、污水排放等精细化、常态化管理的长效机制,形成指挥有力、运转协调、高效快捷的现代城市管理系统。加强城市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建设,提高依法管理城市的能力,实现城市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形成全社会参与城市管理的浓厚氛围。
  五、全力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注重丰富城市文化底蕴,弘扬传统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促进历史文化积淀与现代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提高文化软实力。突出前清文化、民国文化和工业文化三大文化内涵,构建历史文化名城格局,形成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村、文物古迹及古树名木四部分的保护体系。加强民族和地域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利用,推进沈阳博物馆、新乐遗址博物馆、盛京皇城及锡伯族家庙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整合中山路欧风街和老北市民俗文化元素等一批文化街区,改造建设西塔、满融两大朝鲜族文化特色区域,保护发展锡伯族文化,全面塑造一批代表城市特色的文化品牌。

第三节 做强县域经济


  坚持以富民强县为目标,以工业化为主导,以现代农业为基础, 以城镇化为支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县域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到2015年,力争一市三县全部建成科学发展先进县(市),新民、辽中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国百强县,法库、康平跻身全省县域第一集团,郊区城市化水平显著提升,经济总量争取进入全省郊区最前列。
  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
  坚持市场导向,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创新农业经营形式,通过实施“六大工程”,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

专栏8:农业产业化“六大工程”

  1.农民增收统领工程。以农民增收统领农业农村工作,建立“市抓规划目标、县抓推动落实、乡抓产业发展、村抓致富项目”的工作责任体系和考核、奖惩机制。坚持调结构、抓输出、强素质,拓宽增收渠道,千方百计深度挖掘增收空间,在稳步增加家庭经营收入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工资性收入比重,确保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力争5年翻一番,到2015年达到2万元。
  2.粮食高产创建工程。夯实农业基础,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加强产学研结合、育繁推销一体化种业体系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沈北新区国家级种业基地。健全基层农业推广机构运行机制,引导多元化服务组织发展,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普及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实用技术。提升以农机为重点的整体装备水平,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重点推进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浑蒲、浑沙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不断改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条件,完善农业防灾减灾体系。结合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和省农科院共建项目,开展关键性技术攻关,创建水稻、玉米万亩方吨粮田,推进高产高效粮食生产示范区建设。到2015年,全市粮食平均单产水平达到550公斤/亩,比2010年提高28%。
  3.农业结构优化工程。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工厂化、精品农业,结合中低产田改造,继续发展设施和高效特色农业,加快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优化养殖结构,建设一批优质畜禽水产生产基地,推进标准化规模饲养、清洁化健康养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拓展农业功能,发展集观光、休闲、旅游、生态于一体的都市农业,推进九龙河现代农业示范区、沈阳光辉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打造以蒲河生态廊道为重点的沈阳北部现代农业观光休闲示范带。到2015年,设施、高效特色农业面积占总耕地面积比重达50%以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60%以上,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形成具有沈阳特色的现代农业框架。
  4.农产品质量提升工程。强化生产者质量意识、经营者自律意识、管理者责任意识。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安全状况例行监测和公告制度,推进万亩以上果蔬出口基地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加强流通检测和市场监管,全面加强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市场准入、准出制度。加强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鼓励企业开展标准体系认证,支持名特优产品商标注册,继续搭建农博会等营销平台,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到2015年,形成一批知名农产品品牌和高标准生产基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面积达80%,流通环节实现100%检测。
  5.农业产业化升级工程。坚持“外引内育”方式,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引导规模化、集团化发展。重点引进对本地农产品有牵动力的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生产基地,推广“龙头+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紧密产业链条。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培育专业大户、种养销带头人,提高组织化程度。到2015年,农产品综合加工率达到60%,农业产业化经营覆盖面达70%以上。
  6.一乡一业、一县一业推进工程。按照乡镇为主、错位发展的要求,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切实推进70个专业乡镇一乡一业建设。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农业经济区建设步伐,发展多乡一业,进而形成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到2015年,建成全国知名的新民果蔬产业大县、辽中蔬果花卉出口大县、法库“牛县”、康平花生产业大县;4个郊区建成特色产业与都市农业、旅游观光及休闲度假农业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二、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
  全力推进工业化,努力构建工业牵动发展、工农城乡协调并进的格局。加快推进辽中近海、沈阳胡台新城、辽宁新民经济开发区、法库开发区、康平开发区等重点产业园区建设。鼓励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推进通用航空、新能源、风电、碳纤维、钛材料、静脉产业发展,形成县域发展新的增长点。加快建成一批特色鲜明、定位清晰、错位发展的工业园区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到2015年,百亿元产业集群达到16个,形成1-2个千亿元产业集群。

专栏9:县域百亿元重点产业集群

  1.于洪电力设备配套产业园。以50万伏超高压电缆为核心产品,重点发展多等级、多制式电信电缆、六氟化硫真空断路器、特高压隔离开关、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特大容量变压器等电力装备产业。
  2.于洪工业基础件产业园。重点发展机泵阀、密封件、传动件、结构件等产业。
  3.东陵(浑南)软件与电子信息服务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数字医疗、通信、数字视听、IT装备、自动控制、数控机器人、光电子及应用软件动漫创意等。
  4.苏家屯电力电器产业集群。重点吸纳国内外高科技电力电器企业落户。
  5.苏家屯钢管产业集群。打造东北地区最大的无缝钢管生产基地。
  6.新民药业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化学原料药、医疗器械、保健功能食品。
  7.新民包装印刷产业集群。重点建设包装印刷制品区、文化和装潢制品区、包装印刷设备制造区、原辅材料区、仓储物流区和研发展示交易区等6个功能区。
  8.新民灯饰灯具电光源产业集群。重点建造集照明、灯具、灯饰、包装印刷、仓储物流为一体高效节能环保的北方最大国际化照明电器生产基地。
  9.辽中铸锻造机加产业集群。重点建设铸铁区,铸钢区,特种铸造、机加区,有色铸造、机加区,锻造区和模具加工区6大功能区。
  10.辽中机加泵阀产业集群。重点建设沈阳泵阀产业集群核心区。
  11.辽中有色金属加工产业集群。重点是以铜带产品为基础,积极发展无铅铜、精密铜板带、铜棒等下游产品,积极开发高能钛金属材料。
  12.辽中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打造集食品、农产品深加工、绿色无公害检测、物流配送于一体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13.法库陶瓷产业集群。重点加快产业集群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高科技陶瓷功能区。
  14.法库辉山乳业产业集群。重点建设20座奶牛养殖场、1座年产8万吨牛初乳配方奶粉加工厂和1座沼气发电厂。
  15.康平塑编纺织产业集群。重点引进塑编、纺织、化纤等现代塑编及纺织企业及配套企业,形成完善完整的产业链条。
  16.康平高新复合材料产业集群。建设有碳纤维区、风力发电制品区、高强聚乙烯纤维区、体育用品制品区、聚苯硫醚纤维区、航天航空制品区以及生活区和公共活动服务区。


  三、加速推进农村城镇化
  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着力加快城际连接带19个新城和新市镇及省、市重点镇、中心镇建设;依托蒲河生态廊道建设,重点推进蒲河沿线区、县(市)乡镇及近郊区城镇化。重点加快新民、辽中、法库、康平4个县(市)的县城建设,使之成为带动农村发展的综合性区域中心。推进国家和省级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建设,发挥试点镇的引领带头作用。按照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加强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健全农村拆迁补偿安置相关政策,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注重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价值的乡镇、村庄人文环境建设,引导基础设施薄弱、人口持续减少乡镇撤乡并镇。
  四、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实施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降低病险水闸比例。加快重点灌区改造,完善农田灌排体系,实行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基本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服务体系。加大农村新型能源推广力度,建设户用沼气能源生态模式5万处、能源生态环境示范工程20处、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示范工程20处,增加生物质燃气集中供气能力4万户。全面推进防风阻沙带、辽河水系绿洲等工程,深入推进“绿色村庄”、“绿色通道”、“绿色校园”、“绿色园区”、“景观湿地”等五大空间绿化,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强化动植物防疫、防汛抗旱、森林防火、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完善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建设。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