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全面实施工业五项工程,培育一批千亿元产业集群,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体、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的“751”工业发展新格局。
专栏3:培育一批千亿元产业集群
1.铁西现代建筑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现代建筑墙体、现代建筑工程机械及建材装备制造业、现代建筑用机电业、现代建筑金属结构制品业、现代建筑产业配套服务业等产业。
2.铁西机床及功能部件产业集群。以目前铁西机床及功能部件产业集群为基础,整合机床产业现有的企业、技术、人才等资源,形成以沈阳机床集团为中心,以机床产业园为重点的产业布局。
3.铁西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整车产品以华晨宝马二期扩建项目、广汽日野和辽宁曙光为核心,重点发展轿车、大中型客车以及卡车、民航地面特种车;汽车零部件产品重点发展发动机零部件、底盘零部件、车身零部件等相关产品。
4.铁西电气及配件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变压器、开关、电容器、中压电器、低压电器、电线电缆、电气机械、电力电子类产品和设备及工程成套类产品。
5.铁西医药化工产业集群。重点建设医药、石油化工、氯碱化工、橡胶加工、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核心产业。
6.大东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依托华晨金杯、华晨宝马、上通北盛,发展以整车为龙头,特种车、改装车、零部件为支撑的汽车产业。
7.沈北新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重点做精做优粮油、乳品、畜禽、果蔬(饮料)、饲料等产业。
8.沈北新区手机(光电)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手机通讯产业、光显产业、光能产业、激光产业、家电产业和数字装备产业。
9.东陵(浑南)软件及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数字医疗、通信、数字视听、IT装备、自动控制、数控机器人、光电子及应用软件动漫创意等。
10.沈阳民用航空产业集群。打造我国北方最大的民用飞机研发、制造、运营、服务中心和最大的民机总装中心。
11.于洪装备制造配套产业集群。立足于产品上游配套、产业链条补缺、完善壮大沈阳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以装备制造配套产业为核心的特种机床、工业基础件、五金制造、电气等产业。
|
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充分发挥产业基础优势、人才集聚优势、技术装备优势,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信息、生物医药、航空、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5%以上,重要新兴产业领域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6%以上。
--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重大技术装备、高档数控机床、IC装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轨道交通装备、物流技术装备,建设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基地、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基地、IC装备产业基地、物流技术装备产业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和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提高先进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信息产业。重点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通信、数字视听、物联网技术及设备、动漫和创意文化产业,建设数字视听产业基地、软件产业基地、动漫产业基地、创意文化产业基地、通信产业基地和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园,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及三网的加速融合,打造数字城市。
--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学工程、现代中药、化学新药、生物新药、生物医药产业服务外包,建设浑南医疗设备产业园、棋盘山眼科生物医药产业园、新民市生物医药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全面推进医疗设备和新医药项目研发、中试和产业化。
--航空产业。以沈阳国家民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为基础,依托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重点发展支线飞机及部件、航空发动机、通用飞机、飞机维修及服务,建设浑南航空产业基地和北部通用飞机产业园。
--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金属新材料、有机高分子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纳米抗菌材料等资源节约型、绿色环保型、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材料,建设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基地、金属新材料产业园、现代建筑产业园和现代陶瓷产业园。
--新能源产业。以新能源开发利用为重点,积极发展风电装备、核电装备、新能源汽车、电池与组件、太阳能光伏发电、半导体照明应用产品。重点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和风电装备产业基地。推进康平、法库等风电场建设,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推进传统能源清洁利用。
--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节能关键技术和装备、环保关键技术和装备,建设沈阳市静脉产业示范基地,推进垃圾处理余热发电、秸秆综合利用、污水处理厂中水余热供热、区域热电联产、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工程。
5个优势产业: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充分发挥轿车、MPV、轻型客车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以宝马、别克、雪佛兰、中华、金杯等品牌体系为核心,进一步强化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提高整车产能;配套发展发动机、车轿、变速箱、汽车内外饰、汽车电子等5大汽车零部件体系,形成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大、有一定生产规模和档次的零部件品牌产品,增强汽车零部件的核心竞争力,将沈阳打造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制造及综合配套的产业基地。
--现代建筑产业。以现代建筑制品为主体,重点发展现代建筑墙体制造业、建筑建材装备制造业、建筑用机电产品制造业、建筑金属结构制品制造业、建筑陶瓷制造业和建筑用木制品制造业六大产业,积极构建科技支撑、商贸服务、总部经济和公共服务四大服务平台,加快促进铁西现代建筑产业园、法库陶瓷产业园区、沈阳东北木材园和沈阳闽南石材城等一批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依托重点龙头企业,培育、壮大粮油加工、畜禽加工、饮料、乳品、林木加工等领域,推进传统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向食品产业、生物产业等高端方向转化,实现由传统的以粮食原料为主的一代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向高科技的以非粮原料为主的二代生物产业延伸。
--化工产业。以化学工业园为主要发展平台,形成以石油化工、橡胶加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四大产业为主导的化工新兴产业。
--钢铁及有色金属深加工业。重点发展服务于装备制造业的金属原料和深加工、金属新材料以及钢材加工配送、现代冶金装备等产业,建设国内先进的金属深加工产品研发、制造和集散基地。
专栏4:百亿元重大工业项目
1.米其林沈阳轮胎有限公司高性能子午线轮胎环保搬迁改造及扩产项目。项目总投资104亿元人民币,将成为全球技术最先进的轮胎生产企业。
2.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扩建项目。一期规划占地1平方公里,总投资5.6亿欧元,形成10万辆产能,二期扩建20万辆产能。
3.沈阳金属及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总投资达117亿元人民币,建设金属新材料加工基地。
4.数字识别工业园区。项目总投资达100亿元人民币,重点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
5.高新复合材料产业园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达100亿元人民币,到2015年引进碳纤维及下游加工、配套生产企业30家。
6.法库新能源产业集群。项目总投资达100亿元人民币,大力发展风力发电产业。
7.沈阳纸业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5亿美元,重点发展牛卡纸、白卡纸、瓦棱纸及生活用纸。
8.中国·沈阳国际特种机床装备城。项目总投资170亿元人民币,重点发展特种专用数控机床产业,建设整机生产区、功能部件生产区和配套机械加工区。
|
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和工业互动发展平台:
公共制造平台,重点发展铸锻造、机泵阀、模具、功能部件等基础产业集群,实现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公共研发设计平台,引导企业与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进行技术攻关。工业设计平台,鼓励和支持工业设计关键技术开发和应用,提升工业设计的整体水平,带动制造业发展。质量技术检验检测基地,为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公正、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优质高效服务。现代物流公共平台,重点建设符合社会化、专业化原则的现代物流系统。
三、推进沈阳经济区建设
以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加速推进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建设和沈阳经济区一体化进程。
推进城际连接带建设。沈抚城际连接带,依托沈抚新城,重点发展生态科技、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和智能产业;沈铁城际连接带,依托蒲河新城、新城子新城、法库新城、康平新城和清水台新市镇,重点发展手机制造、光电信息制造、农产品深加工及生物制药、陶瓷、通用航空、碳纤维、商贸地产等产业;沈本城际连接带,依托浑南新城、佟沟新城和姚千户新市镇,重点发展航空制造产业、现代服务业、软件外包、休闲旅游产业;沈辽鞍营城际连接带,依托铁西产业新城、近海新城、浑河新城、细河新城、沙河新城,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建筑业、现代物流业、商贸会展;沈阜城际连接带,依托永安新城、胡台新城、新民新城三个新城和大民屯、兴隆堡两个新市镇,重点发展装备制造配套产业、包装印刷产业、纸业、现代物流业、温泉旅游业和医药食品产业。
加速一体化进程。建设连接沈抚、沈本、沈辽鞍营、沈铁和沈阜五大城际连接带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构筑交通一体化发展框架。实现沈抚铁三市024电信区号共享,加速推进通信一体化。加快金融、产权交易、人才、旅游、房地产市场一体化建设,实现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完善环境保护一体化协调机制,加强区域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推进沈阳经济区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鼓励各类人才来沈落户。深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推进社会保障一体化。整合区域产业资源,建立布局合理的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
第二节 做大中心城市
以承办第十二届全运会为契机,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中心城市的承载力、集聚力和辐射力,提高城市品位和影响力。
一、大力发展服务业
以中心城区服务业集聚区、重大服务业项目和服务业领军企业为载体,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格局。
专栏5: 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1.沈阳金融商贸集聚区。形成具有行业主导力、区域辐射力、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实现国家优化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建设目标。
2.五里河国际商务集聚区。大力引进企业总部、高端商业,发展中介咨询、商务办公,建设三好街科技方城,重点发展商务、会展、传媒、科技等产业。
3.近海东北亚国际物流园区。重点发展综合保税和港口物流,为沈阳经济区提供物流服务。
4.沈阳国际软件园。主要面向从事工业软件开发与设计、提供政府与行业解决方案、信息服务外包、网络运营、系统集成、呼叫中心、数据处理、教育培训等业务的软件企业和快速成长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形成完整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生态系统。
5.大中街商贸文化集聚区。重点发展现代商贸、商务会展、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现代服务业态。
6.太原街都市商贸中心。大力发展时尚精品购物、高端商务、艺术休闲娱乐等现代服务业。
7.南塔商贸集聚区。积极导入为大型专业市场提供服务的现代贸易、商务办公、文化娱乐等项目,形成以专业市场为核心的新兴都市商贸集聚区。
8.棋盘山生态文化旅游区。重点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影视拍摄等产业。
9.沈北文化科技商务区。依托东北总部基地、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着力发展企业总部、文化娱乐、科技服务、高端商业等,成为北部商务中心。
10.泗水科技城。通过发展眼产业、先进医疗器械和健康医疗产业,形成集生物技术研发、教育培训、成果转化、商务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产业链,建设国家级生物技术产业基地。
11.和平金融街。以发展金融产业和现代金融服务业为主,打造投融资服务平台,积极构建东北金融创新中心、金融人才基地、金融服务外包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