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水务改革发展的意见
(徐委发[2011]12号 2011年3月3日)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水务改革发展,事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事关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对于打牢徐州“三农”基础、加快振兴老工业基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l号文件精神,结合徐州实际,现就加快水利水务改革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水利水务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主要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推动跨越发展、建设美好徐州,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按照水利现代化建设要求,把水利作为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安全水利、民生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进一步提升防洪减灾能力、民生水利保障能力、水资源高效利用能力、水环境保护能力、水务公共管理和服务能力,加快实现防洪减灾由传统防控向科学防御转变、水利工程建设从注重建设规模向注重投资效益转变、水资源利用从粗放利用向高效利用转变、水工程管理从行业管理向社会管理转变,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水务保障。
(二)目标任务。力争通过5年左右努力,初步建成现代化的水利水务综合保障体系。“十二五”期间,全市基本建成标准较高、协调配套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功能齐全、长效管护的农村水利工程体系;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水资源保障体系;有效控制、河湖健康的水生态保护体系;依法治水、管理规范的水工程管理服务体系;综合配套、保障有力的政策法规支撑体系。流域骨干工程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区域骨干工程基本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区域除涝标准达到5-10年一遇,徐州市城区防洪标准达到50-100年一遇;全市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达到85%以上,旱涝保收面积达到 72%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o.58以上;全市年用水总量控制在50亿立方米以内,城乡供水保证率进一步提高,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污水集中处理率逐步提高,经处理的尾水达标排放;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形成,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和合理配置的水价形成机制基本建立。到2020年,全市初步实现水利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