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增加政府投入,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鼓励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发展资金,加快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用3年时间,使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均达到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和省级示范标准,有一批学校达到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标准,以满足年培养4万名技能型人才的规模要求,保证90%学生享受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同时,在实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拨款标准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公共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
围绕我市主导产业,按照现代化、多功能的建设标准,对全市现有的实训基地进行中、高标准配置和升级。在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化工医药、金融、商贸物流、生物制药、服装、旅游、动漫及软件外包等专业,建成20个满足学生技能培养需求、面向社会、服务功能完备的公共实训基地。同时建设10个体现企业配合、行业技术发展前沿、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训室。
2在行政区域内,构建校企紧密合作的人才培养格局。
(1)制定相关的地方性规章或法规,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在区域内实行企业招工和职业学校招生并行,学校负责培养,企业负责接纳就业。
(2)制定企业支持职业教育优惠政策,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政府及其部门,用于教育事业的捐赠支出(含设备),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委托职业学校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发费用,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取得的技术性服务收入符合规定的,可以免征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
(3)职业学校与企业用人单位合作研究,分产业制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4)探索建立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产学研成果产权制度。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形成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整体优势。
(1)加大投入,用于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主要用于职业学校教师培训与聘用兼职教师,购买职业学校在职教师、新录用教师到企业实践实习的岗位。
(2)制定相关的地方性规章或法规,支持职业学校从企业单位中,招聘有企业工作经历、实践能力强、具有专长与职称的技术人员到学校任专业教师。用3年时间,培养造就一支“双师”素质比例达到60%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形成良性的教师队伍建设运行机制。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