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方向
一、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智能电网装备、风电装备、新能源汽车和核电装备等,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30%。
二、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功能性新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型金属材料等。“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27%。
三、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智能装备、系统集成装备、高端专用装备。“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26%。
四、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重点发展肝素钠系列、抗肿瘤药等生物医药产品,心血管系列、消化系统和精神系统药物等化学药品,以及医疗器械。“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34%。
五、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节能装备和节能产品制造、环保装备和环保产品制造、资源综合利用以及节能环保服务等。“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32%。
六、软件和服务外包。重点发展嵌入式软件、专业管理软件、网络游戏软件、大型数字动画软件、动画引擎、游戏开发工具软件等。重点发展日韩外包业务,积极开拓欧美市场。“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30%。
七、物联网产业。重点发展微机电传感器MEMS、RFID射频识别装置等传感器;大力发展传感网无线通信系统、高智能化音视频传感网、实时在线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等。“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35%。
|
第二节 突破发展现代服务业
围绕为制造业发展服务、现代城市功能完善和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突破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提升发展商贸流通业和房地产业,加快推进工业企业主辅分离,组建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型企业,实现服务业“总量扩大、结构优化、业态创新、品质提升”,打造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创意产业基地、职业教育和科技研发基地,富有特色的区域性生产性服务业基地、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物流商贸基地。到2015年,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6%以上,力争达到50%。
专栏:服务业发展重点方向
一、突破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自主研发、产品设计、技术交易及评估咨询、知识产权管理、质量技术监测等科技服务业;在加速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的同时,大力促进信息服务业,积极开拓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电视、网络游戏以及基于互联网的增值服务。积极发展财务类、法律类、咨询类以及广告会展等商务服务业,培育一批商务服务品牌和企业。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建立完善区域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提升创业投资,加快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有效推进各类产业金融发展,新增银行类金融机构5家,新增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各20家,培育形成上市企业60家。到“十二五”期末,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50%以上。
二、突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产业新优势。大力发展创意设计、动漫游戏、影视传媒、数字出版、工艺美术等产业,重点建设以创意产业基地为主体的北部板块、以古运河沿线文化创意街区为主体的中部板块,以常州科教城、国家动画产业太湖基地、江苏环球数字狂欢谷为主体的南部板块。到“十二五”期末,争取文化创意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
三、突破发展旅游业,建成长三角地区休闲度假中心城市和旅游目的地城市。积极发展都市休闲旅游,推动旅游休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常州大休闲产业格局。丰富特色旅游产品,打响“三城一塔”、“天目湖”、“茅山”等常州旅游品牌,建设十大精品景区。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推动旅游信息化、旅游标准化建设。到“十二五”期末,旅游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以上。
四、提升发展商贸市场物流业,完善产业功能。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完善现代流通体系,率先实现商业现代化。加快构建现货与电子交易相结合、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现代产品交易市场,推动产业基地与物流基地联动发展,打造以商品展示、信息发布、价格形成、电子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采购交易平台。依托空港、铁路、高速公路枢纽,大力发展综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现代物流企业,形成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及供应链服务企业为主体的物流产业群。
五、提升发展房地产业,引导房地产企业向旅游地产、商务地产、养老地产发展。着眼于城市配套功能的完善和城市品位的提高,鼓励房地产企业参与新型商业街区及旧城改造建设,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
|
第三节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以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加快农业向高效型、生态型、品牌型、外向型发展,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和长三角优质农副产品供应中心。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引导适当集中、规模开发、连片发展,着力培植一批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培育一批现代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努力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积极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发展种源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新兴农业产业。到2015年,高效农业比重达到50%以上,高标准设施农业比重达到10%以上。
专栏:新兴农业产业
加大政策性财政投入,积极扶持种源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休闲观光农业、农业知识产业、农业社会化服务产业五大新兴农业产业的发展。以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种苗育成产业化为突破点,优先支持品种引进、适应性驯化和良种繁育,发展种子种苗基地化和商品化生产,扩及到畜禽、水产种苗育成,形成全面的种源产业化体系。以规模化园区为依托,鼓励兴办农产品加工业,支持现有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和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小型企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拓展农业产加销一体化和产业化经营,引领全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快速发展。鼓励以特色农业集中区、农业综合科技示范基地、大中型园艺场和园区、水产养殖基地和特种水产养殖、丘陵山地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等为依托,结合山水风光、农村景观、民俗文化和新农村建设,开发多样化、多功能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加强农业科技知识生产和技术创新,加速农业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与转化,增加农业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资金投入,制定有关增强农业科技实力的政策,形成国家创新中心与地方创新中心功能互补的创新体系,把农业知识和技术转化为农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业生产服务产业发展,增强检测检疫和疫病防控服务能力,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加强农产品物流配送服务业。
|
第四节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提升传统制造业。鼓励引导冶金、纺织服装、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加快调整产品结构提升档次,依托创新品牌提升附加值,改造装备提升工艺降低能耗。进一步严格市场准入,制定和实施严格的技术、用地、能耗、排放、效益等标准,依法淘汰高耗能、高耗水、占地多、效率低、污染重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生产工艺和产品。
专栏:传统制造业提升重点
金属冶炼业。加强技术改造,加快技术进步,以发展优特钢及深加工为主线,重点发展轴承钢、焊丝钢、钢帘线、子午线、汽车用和家电用冷轧薄板、高强度石油钢管、高合金锅炉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加强产学研合作,打造国内一流的优质特种铁合金生产基地。“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0%。
纺织服装业。加速纺织原料更新换代,运用纳米、生物酶等加工技术,重点开发产业用纺织品。推进关键零部件和成套设备的产业化。注重提高CAD、CAM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与设计开发水平,开发品牌服装、特种服装,研制开发生态、保健服装,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9%。
建筑材料业。控制水泥总量,进一步优化结构,鼓励和引导发展深加工产品,逐步减少对环境资源的依赖。积极开发健康、环保、节能、轻质、安全、耐久型房建材料和装饰装修新材料。
化工。继续推进小化工整治。加快推进化工集聚集约发展,重点推进滨江化工区提升发展。
|
提升生活服务业。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管理手段提升生活服务水平,采取品牌化、标准化、连锁化、网络化的发展模式扩大生活服务规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在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把非基本公共服务的部分交给社会和市场,通过企业化运行、产业化发展、市场化经营,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立足放大我市农业资源和主导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提高优质稻米、花卉苗木、经济林果、畜禽养殖、特种水产等特色农业。
第五节 促进产业集聚开放发展
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集聚区。重点建设光伏太阳能、轨道交通、输变电设备、新材料、半导体照明等制造业省级特色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要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基地,围绕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加强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提高集聚发展水平。加快提升特色鲜明、主业突出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进一步完善集聚区各项配套功能,为生产生活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形成4-5 家百亿元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动现代农业优化布局,促进优势农业和特色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净增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各类企业3万家,培育形成百亿企业20家,千亿企业2-3家。
加快提升开放发展水平。加快促进开发区向专题园区、生态园区、科技园区和特色园区发展,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高层次人才、高品质人居环境联动发展态势。围绕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加强产业链上下配套,加快重大项目引进,实现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发展。加快开发区从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转变,着力推进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出口加工区等特殊功能区建设,引导鼓励省级以上开发区创建生态园区,提升园区高端项目承载力和核心产业竞争力。创新开发区管理和运行体制,推动区镇联动,区镇、区企共建;建立健全开发区投融资体系,有效利用多种资源加强资本运作;最大程度下放审批权限,打造机制创新区。用足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以外引外、以民引外,在招商领域、重大项目上取得新突破,努力提高五大产业、新兴产业引资比重,加快突破外资金融、担保、人才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引资,提升功能性服务业、新型城市业态和创意产业的外资档次;加快推进内资引进实现新突破,加快本地民企与央企对接,加快推进中石油、国网等央企合作项目建设;鼓励企业“走出去”,通过境外兼并收购、股权置换、投资控股等方式,重组境外优质资产、高端品牌和研发机构,提高跨国经营能力。提升外贸外经发展水平,优化出口市场结构,加快建设各类国家级、省级出口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