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完善随班就读制度,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利,不断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省教育厅、省残联)
63逐步实施残疾学生免费高中阶段教育。大力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完善高校招收残疾考生政策。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标准。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资助力度。(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残联)
64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措施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在优秀教师表彰中提高特教教师比例。(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编办、省财政厅、省残联)
二、体制改革
(九)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65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具有湖北特色的课程体系,推进学校、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协调沟通,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科技厅、省科协)
66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着力培养经济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社会发展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省经信委)
67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加强教学方法研究,开展新教法改革实验,提高课堂效果。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知行统一。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的实验实习、实践锻炼和生活体验。开发实践课程、活动课程,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省教育厅、省人社厅)
68充分利用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提升学生人文艺术修养。全面规划和建设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和活动中心,建设一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特色基地和校园文化精品项目。鼓励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农村、关心社会,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省教育厅、省文化厅、团省委、省妇联、省发改委)
69关注学生特长潜能,注重因材施教。建立和完善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推进优异学生培养模式改革,改革学生跳级、转学、转专业、选修课程等管理办法。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实施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推进部属高校和省属高校对口支持合作,为学生跨校选修、辅修第二学士学位、课程和专业搭建平台。(省教育厅)
70探索建立校校联合、校企联合、学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国际合作等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深化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支持研究生培养单位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生培养方法。(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科技厅、中科院武汉分院)
71改革人才评价制度,注重全面发展。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探索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科学制定学校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省教育厅、省人社厅)
(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72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完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构建高中阶段学校统一招生平台,实行高中阶段学校统一的招生录取办法。规范高中优秀特长生录取程序和办法。(省教育厅)
73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秩序,统一招生编码,实行网上录取、电子注册、自主招生。制定和完善普通高中学生就读中职学校的实施办法。(省教育厅、省人社厅)
74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行普通本科院校与高等职业院校分类入学考试。鼓励普通本科院校以统一招生考试为主,根据各自选才要求辅以面试等方式选拔人才。探索建立高职院校注册入学制度。支持省属高校自主招生,完善监督机制。改革研究生招考办法,发挥和规范导师在选拔录取中的作用。建立有利于专门人才、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健全择优录取、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等规范程序。(省教育厅)
75综合考虑高等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等因素,改革高校招生计划分配办法,促进生源与院校资源的优化配置。今后一段时期,招生计划向与经济社会发展耦合性强的学科专业和设在市(州)的高校倾斜。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省教育厅)
76成立湖北省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加强教育考试机构建设,推进标准化考场建设,加强考试管理和依法监督。(省教育厅)
(十一)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77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省委组织部、省编办、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省政府研究室)
78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制度,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提高师生满意度和社会认同度。(省教育厅、省监察厅、省人社厅、省编办)
79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公办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完善高等学校校长选拔任用办法,试行委任、聘任、选任等选拔任用方式。(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人社厅)
80加强学校章程建设。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省教育厅、省总工会、团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