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建立新兴产业重大项目绿色服务通道,按照优先办理、特事特办的原则,加大综合协调服务力度,缩短项目产业化前期准备时间。整合开发区资源,加快专业化产业园或产业基地等园中园建设,促进产业关联性较高的企业集聚,强化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实现上下游产品配套,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强化产业链招商,有的放矢排出产业链招商项目,通过各种渠道发布专业招商信息,围绕要素互补,瞄准国际国内外龙头企业和优势企业,吸引一批旗舰型大项目落户,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未来三年,全市工业投入累计突破5800亿元,其中八大新兴产业累计投入突破1000亿元,以增量投入和高端项目拉动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壮大。
(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围绕全市实施“千企升级”创新计划,按照“上规模、上速度、上水平、铸品牌”要求,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着力搭建企业创新载体,以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企业博士工作站、企业院士工作站和企业技术中心“三站一中心”载体建设为重点,引导高层次创新人才走进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全市三年内新增市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0家,其中八大新兴产业领域增加30家,同时新增产品认证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20家。推动企业参与新兴产业基础性、战略性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高校院所、产业联盟和行业协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提高我市在技术标准领域的话语权。推进企业不断提高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 2012年新兴产业领域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要比全市平均水平提高0.5个百分点。
(四)加大市场拓展力度
鼓励新兴产业成立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加强资源共享、错位发展,支持新兴产业骨干企业、知名品牌企业采用 “抱团出击”方式参加国际国内大型展览展销会,加快推出“区域品牌”,整体对外打包宣传,提高拓展市场组织程度。实施新兴产业产品应用示范工程,坚持以应用促发展,选择尚处于产业化初期、社会效益大、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重大技术和产品,组织实施应用示范工程,引导消费模式改变、培育市场,拉动产业发展。鼓励企业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以品牌战略促进新兴产业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影响力。未来三年,全市创成市级以上品牌企业500家,其中新兴产业领域达100家以上;创成中国名牌产品60个,其中新兴产业领域达到10个;创成中国驰名商标50个,其中新兴产业领域达到10个;由市政府予以奖励。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